《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5606266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顷平方千米》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顷平方千米教案公顷平方千米教案1 教学内容: 书上第84页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培育同学的空间观测和动手操作技能,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使同学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控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 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 填写正

2、确的面积单位 指甲的面 数学书本的封面 黑板的面 二、 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出示: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 三、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究竟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同学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同学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老师向同学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

3、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平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小结:在我国960

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雄伟的高山,有宽阔的草原,特别宽阔壮丽。 四、巩固练习。 1、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相互说说你在哪儿见过1公顷、 2、换算。 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2平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3、填空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 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 公顷。 4、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看黑板,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本41页 2、练习二十第2、4题 板书设计

5、: 公顷、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测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约的单位换算。 2、使同学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育相互合作的技能。 教学重点: 援助同学认识1平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

6、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预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平方千米。 1、告知同学1平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径直揭示:平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平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依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

7、积是1000000平方米。 填好课本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 3、1平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方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观测、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章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依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平方千米,你能估量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习十四第6、7题。 1回

8、忆学校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全部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依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日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3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

9、千米。(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究竟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同学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同学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老师向同学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老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足球场的面

10、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三、练习 练习二十 2 四、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进一步掌控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育同学的推想技能。 【教学重点】使同学进一步掌控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掌控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索 1让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同学径直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同学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

11、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同学列式计算,老师依据详细状况,做出判断。 3同学争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ppt课件:公顷 平方千米 师:我们学会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当怎样测量呢?同学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在测量土地的面积时,我们经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老师讲解并描述: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

12、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生活中的数据,援助同学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 1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1公顷。 2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 三、巩固反馈,掌控换算方法 15公顷 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 公顷 320000平方米 公顷 410000公顷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千米活动设计 用身体当标尺 长度、面积测量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通常我们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长度和面积的估测,这就要求我们对长度和面积有一个“标度”,例如我们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张开手指,中指指尖到拇指之间的距离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标度”。 【活动目的】 通过同学活动,提高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更好掌控数学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预备】直尺,一块未知面积的方巾或裁减后的报纸等。 【游戏的规章】 1要求同学事先测量好自己身体上一些尺寸,例如:自己一步有多远,自己的足长。 2每个人都对预先预备的图形面积进行估量,可以借助身体上的“标度”。 3将答案。 4大家共同完成对物风光积的测量和计算。 5比较大家的数据,看谁的偏差比较大,找出误差缘由。 6大家相互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