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53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上磨坊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则cos2+sin2=()ABCD2参考答案:C【考点】GH: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求得要求式子的值【解答】解:若,则,故选:C2. 椭圆上两点间最大距离是8,那么( )A32B16C8D4参考答案:B3. 已知集合,则的元素个数为A. 0 B.1 C.2 D.3参考答案:C4. 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2、的表面积为()A36B64C144D256参考答案:C【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利用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求出半径,即可求出球O的表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设球O的半径为R,此时VOABC=VCAOB=36,故R=6,则球O的表面积为4R2=14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半径与表面积,考查体积的计算,确定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是关键5. 设命题p:直线xy+1=0的倾斜角为135;命题q:平面直角坐标

3、系内的三点A(1,3),B(1,1),C(2,2)共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为假Bpq为真Cpq为真Dq为真参考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先判断命题p,命题q的真假,进而根据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真值表,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xy+1=0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45,故命题p为假命题;直线AB的斜率为2,直线BC的斜率为1,故三点A(1,3),B(1,1),C(2,2)不共线故命题q为假命题,故p为真命题,故A错误;pq为真命题,故B正确;pq为假命题,故C错误;q为为假命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为载体,考查了复合命题,直线的倾斜角,三点共线等知

4、识点,难度中档6. 已知x,y的取值如下表:从散点图可以看出y与x线性相关,且回归方程为,则a=()x0134y2.24.34.86.7A3.25B2.6C2.2D0参考答案:B【考点】回归分析【专题】图表型【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回归直线的性质,由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中系数的求法,我们可知在回归直线上,满足回归直线的方程,我们根据已知表中数据计算出,再将点的坐标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即可求出对应的a值【解答】解:点在回归直线上,计算得,回归方程过点(2,4.5)代入得4.5=0.952+aa=2.6;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回归方程过定点,考查线性回归方程,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字母系数,是一个基

5、础题7.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的右支上一点,且,则的面积等于( ). . . .参考答案:C8. 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A. 243B. 252C. 261D. 279参考答案:B由分步乘法原理知:用0,1,9十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含有重复数字的)共有91010=900,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998=648,因此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900648=2529. 甲、乙两位同学将高三6次物理测试成绩做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加以比较(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0分),乙同学对其中一次成绩记忆模糊,只记得成绩不低于90分且不是满分,则甲同学的平均成绩超过乙

6、同学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分析】首先求得甲的平均数,然后结合题意确定污损的数字可能的取值,最后利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求解其概率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设被污损的数字为x,则:,满足题意时,即:,即x可能的取值为,结合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满足题意的概率值:.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茎叶图的识别与阅读,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古典概型计算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0. 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公差,则 ( )A B C D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tan+ =4则sin2= 参考答

7、案:略12. 已知,且,则= . 参考答案:0 13. ,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参考答案:略14.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m3. 参考答案:15. 观察下列等式:;.可以推测,m n + p =_参考答案:962略16. 已知四面体ABCD中,且DA,DB,DC两两互相垂直,点O是的中心,将绕直线DO旋转一周,则在旋转过程中,直线DA与直线BC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值是_参考答案:略17. 如图,已知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AB=4cm

8、,AC=6cm,BD=8cm,CD=2cm,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参考答案:60【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计算题;运动思想;数形结合法;空间角【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出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最后求得结果【解答】解:在平面内做BEAC,BE=AC,连接DE,CE,四边形ACEB是平行四边形由于线段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AB平面BDE又CEAB,CE平面BDECDE是直角三角形又AB=4cm,AC=6cm,BD=8cm,CD=2cm,则:DE=2cm,利用余弦定理:DE2=BE2+BD22BE?BDcosDB

9、E,解得cosDBE=,DBE=60,即二面角的度数为: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余弦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线面垂直的性质,二面角的应用属于中档题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平行于x轴且过点A(3,2)的入射光线 l1被直线l:y=x反射反射光线l2交y轴于B点,圆C过点A且与l1, l2 都相切.(1)求l2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圆C的方程;(2)设分别是直线l和圆C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及此时点的坐标参考答案:解:(1)直线设.的倾斜角为,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即.3

10、分已知圆C与,圆心C在过点D且与垂直的直线上,,又圆心C在过点A且与垂直的直线上,,,圆C的半径r=3,故所求圆C的方程为. 7分(2)设点关于的对称点,则,得,9分固定点Q可发现,当共线时,最小,故的最小值为12分.此时由,得. 14分19. 已知椭圆(1)过椭圆右焦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AB,交椭圆于A,B两点,F1是椭圆的左焦点,求三角形AF1B的周长;(2)已知点P是椭圆上一点,且以点P及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求点P坐标.参考答案:(1)4(2)略20. (本题满分12分)二次函数(1) 若,求函数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概率;(2) 若,求函数在上为减函数的概率.参考答案:(1)

11、从集合任取一个数,从几何任取一个数,组成所有数对为共6个.由,即 满足的数对有共2个,所以,满足条件的概率.(2)由已知:又即 试验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事件“函数”构成区域,如图故所求概率为21. 某高校2011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第1组160,165),第2组165,170),第3组170,175),第4组175,180),第5组180,18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第3、4、5组的频率并估计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该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3、4、

12、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3)在(2)的前提下,学校决定在这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接受甲考官的面试,求:第4组至少有一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的概率?参考答案:【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分层抽样方法;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析】(1)利用频率等于频数乘以组距得到各组的频率,根据众数是直方图中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坐标,求出众数的估计值(2)利用频数等于频率乘以样本容量得到,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利用各组的人数与样本容量的比乘以60得到每组抽取的人数(3)列举出从六位同学中抽两位同学的所有的抽法,列举出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至少有一位同学入选的抽法,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

13、式求出概率【解答】解:(1)由题设可知,第3组的频率为0.065=0.3;第4组的频率为0.045=0.2第5组的频率为0.025=0.1估计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为167(2)第三组的人数为0.3100=30人;第四组的人数为0.2100=20人;第五组的人数为0.1100=10人;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第3组抽30=3人; 第4组抽20=2人; 第5组抽10=1人; 所以第3,4,5组分别抽取出3人,2人和1人(3)设第3组的3位同学为A1,A2,A3,第4组的两位同学为B1,B2,第5组的1位同学为C1,则从六位同学中抽两位同学有:(A1,A2),(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共15种可能其中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至少有一位同学入选的有(A1,B1),(A1,B2),(A2,B1)(A2,B2),(A3,B1),(A3,B2),(B1,B2),(B1,C1),(B2,C1)共9种可能所以第4组至少有一名学生被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