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438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市长河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计算sin43cos13-cos43sin13的结果等于A. B. C. D. 参考答案:A2. 已知集合AN*,Ba|a2n1,nZ,映射f:AB,使A中任一元素a与B中元素2a1对应,则与B中元素17对应的A中元素是( )A3 B5 C17 D9参考答案:D3. 事件分为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范围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1上,4

2、. 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边卫1的等腰梯形的面积是 A B C1+ D参考答案:B5. 已知集合U=1,2,3,4,5,6,7, A=2,4,5,7, B=3,4,5,则(uA)(uB)= .参考答案:1,2,3,6,76. 三棱锥P-ABC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B. 6C. 8D. 10参考答案:B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两两互相垂直,它的外接球就是它扩展为长方体的外接球,设,则,解得,.则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所以球的直径是6,半径长R=,则球的表面积S=4R2=6故选B.点睛

3、:空间几何体与球接、切问题的求解方法(1)求解球与棱柱、棱锥的接、切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接、切点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2)若球面上四点构成的三条线段两两互相垂直,且,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求解7. 设函数f(x)=x2+ax+b,已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1x3,(1)若不等式f(x)m的解集为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f(x)mx对任意的实数x2都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3W:二次函数的性质;7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1)由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1

4、x3,可以确定f(x),不等式f(x)m的解集为R,等价于mf(x)min(2)由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根的个数以及对称轴和端点值问题【解答】解:(1)函数f(x)=x2+ax+b,且f(x)0的解集为x|1x3,a=4,b=3f(x)=x24x+3,f(x)=(x2)21,f(x)最小值为1不等式f(x)m的解集为R,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1(2)f(x)mx对任意的实数x2都成立,即x24x+3mx对任意的实数x2都成立,两边同时除以x得到:x+4m对任意的实数x2都成立,x2时,x+4,m,综上所述,m8. 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且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为. . . .参考答案:B9. 若

5、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B= ( )A0,1,2,3,4 B1,2,3,4 C1,2 D0参考答案:A10. 又则( )A. a+bAB. a+bBC. a+bCD. a+bA,B,C中的任一个参考答案:B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a2a3=5,a7a8a9=10,则a4a5a6=参考答案:5【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由数列an是等比数列,则有a1a2a3=5=5?a23=5;a7a8a9=10?a83=10【解答】解: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1a2a3,a4a5a6,a7a8a9成等比数列,所以故

6、答案为12. 在等比数列中,公比为q,前n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q等于 参考答案:313. 若过点引圆的切线,则切线长为 参考答案:2根据切线长性质,切线长、半径、点到圆心距离形成直角三角形,设切点为M , ,代入则 14. 函数在区间上是递减的,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参考答案:略15. 在数列中,那么的通项公式是 。参考答案:16. 已知,则的减区间是 参考答案:17. 函数是幂函数,且在x(0,+)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 参考答案:2【考点】幂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幂函数的定义,令幂的系数为1,列出方程求出m的值,将m的值代入f(x),判断出f(x)的单调性,选出符和题意的m的值【

7、解答】解:是幂函数m2m1=1解得m=2或m=1当m=2时,f(x)=x3在x(0,+)上是减函数,满足题意当m=1时,f(x)=x0在x(0,+)上不是减函数,不满足题意故答案为:2【点评】解决幂函数有关的问题,常利用幂函数的定义:形如y=x(为常数)的为幂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与指数符号的关系是基础题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f(x)=()x,x1,1,函数g(x)=f2(x)2af(x)+3的最小值为h(a)(1)求h(a)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实数m,n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mn3;当h(a)的定义域为n,m时,值域为

8、n2,m2?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函数最值的应用 【分析】(1)g(x)为关于f(x)的二次函数,可用换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在特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定区间动轴;(2)由(1)可知a3时,h(a)为一次函数且为减函数,求值域,找关系即可【解答】解:(1)由,已知,设f(x)=t,则g(x)=y=t22at+3,则g(x)的对称轴为t=a,故有:当时, g(x)的最小值h(a)=,当a3时,g(x)的最小值h(a)=126a,当时,g(x)的最小值h(a)=3a2综上所述,h(a)=;(2)当a3时,h(a)=6a+12,故mn3时,h(a

9、)在n,m上为减函数,所以h(a)在n,m上的值域为h(m),h(n)由题意,则?,两式相减得6n6m=n2m2,又mn,所以m+n=6,这与mn3矛盾,故不存在满足题中条件的m,n的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二次函数在特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一般结合图象和单调性处理,“定轴动区间”、“定区间动轴” 19.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A1C与平面BDC1交于点OAC、BD交于点M、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点,求证:(1)C1、O、M三点共线(2)E、C、D1、F四点共面(3)CE、D1F、DA三线共点参考答案:【考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分析】(1)

10、利用C1、O、M三点在平面ACC1A1与平面BDC1的交线上,证明三点共线;(2)利用EFCD1,证明E、F、C、D1四点共面;(3)证明CE与D1F的交点P在平面ABCD与平面ADD1A1的交线上即可【解答】证明:(1)A1C平面BDC1=O,OA1C,O平面BDC1;又A1C?平面ACC1A1,O平面ACC1A1;AC、BD交于点M,MAC,MBD;又AC?平面ACC1A1,BD?平面BDC1,M平面ACC1A1,M平面BDC1;又C1平面ACC1A1,C1平面BDC1;C1、O、M三点在平面ACC1A1与平面BDC1的交线上,C1、O、M三点共线;(2)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点,

11、EFBA1,又BCA1D1,BC=A1D1,四边形BCD1A1是平行四边形,BA1CD1;EFCD1,E、F、C、D1四点共面;(3)平面ABCD平面ADD1A1=AD,设CE与D1F交于一点P,则:PCE,CE?平面ABCD,P平面ABCD;同理,P平面ADD1A1,P平面ABCD平面ADD1A1=AD,直线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P,即三线共点20. 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求a,b的值;()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奇函数 【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奇函数定义,在f(x)=f(x)

12、中的运用特殊值求a,b的值;()首先确定函数f(x)的单调性,然后结合奇函数的性质把不等式f(t22t)+f(2t2k)0转化为关于t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最后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f(0)=0,即又由f(1)=f(1)知所以a=2,b=1经检验a=2,b=1时,是奇函数()由()知,易知f(x)在(,+)上为减函数又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f(t22t)+f(2t2k)0等价于f(t22t)f(2t2k)=f(k2t2),因为f(x)为减函数,由上式可得:t22tk2t2即对一切tR有:3t22tk0,从而判别式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点评

13、】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应用;同时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决策略21. 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为A(1,5)、B(2,1)、C(4,3),M是BC边上的中点(I)求中线AM的直线方程;(II)求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参考答案:【考点】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分析】(I)求出M的坐标,利用两点式,即可求中线AM的直线方程;(II)求出直线AB的斜率,利用点斜式求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解答】解:(I)B(2,1)、C(4,3),M是BC边上的中点,M(1,1),中线AM的直线方程为:,即2x+y3=0(II)直线AB的斜率kAB=6,直线AB边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3=(x4),(9分)即x+6y220(10分)【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考查两点式,点斜式的运用,比较基础22.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CC1=AB,D为AB的中点,设AC1、A1C交于O点(1)证明:BC1平面A1DC;(2)证明:AC1平面A1CB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