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6757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城前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产生生长素 B进行光合作用C快速生长D产生较多的有机物参考答案:A 2. 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A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将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和H2O D能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参考答案:C3. 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 )A.伤寒杆菌 B.炭疽杆菌 C.乳酸菌 D.天花病毒参考答案:C4. 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

2、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1是指细胞膜 B. 图中9是指叶绿体内膜C. 图中12是指线粒体外膜 D. 图中8是指内质网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代表核膜,2代表细胞器膜,3代表细胞膜,故A错误;从各细胞器中发生的反应可推断出4为叶绿体,9是类囊体薄膜,故B错误;5为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有ATP的合成,故11为线粒体内膜,则12为线粒体外膜,故C正确;内质网是脂质等的合成场所,故6为内质网,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及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3、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5. 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参考答案:B6. 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浆细胞分裂并产生抗体C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参考答案:B【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

4、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B、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

5、再分裂,B错误;C、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增殖可以分化形成记忆细胞,C正确;D、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明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7.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解离液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细胞的通透性B卡诺氏液可加速细胞染色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使染色体着色D此实验的原理是低温使染色体断裂,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参考答案:C【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

6、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解离液的作用主要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B、卡诺氏液具有固定细胞的作用,B错误;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D、此实验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化,D错误故选:C8. 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的时候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 A

7、. 生长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 D. 乙烯参考答案:A9. 某同学没吃早饭,到上午第4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参考答案:C10. 我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六倍体,染色体数为42条)与黑麦(二倍体,染色体数为14条)杂交得到F1的染色体数目和F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从而培养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4条、28条 B.28条、56条 C.14条、56条 D.12条、28条参考答案:B11. 下列对生物细

8、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 高尔基体是酵母菌脂质的合成的“车间”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参考答案:B略12. 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B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C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D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激素A、B 含量也增加参考答案:D【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

9、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2、分析图解:由图可知,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则丙为甲状腺;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答】解:A、据图可知: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调控,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A正确;B、根据试题分析,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B正确;C、在四个过程中

10、是促进,是抑制,C正确;D、由于存在反馈调节,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激素A、B 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D13. 以下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相同C. 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中DNA数量上升D. 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可以被碱性

11、染料染成深色,A正确;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B错误;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中RNA数量上升,而DNA的数量不变,C错误;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性,D错误。1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因而不能生长B鲜花切离花株后及时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以延长保鲜期C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D生产啤酒时用脱落酸处理大麦,可降低生产成本参考答案:B【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和极性运输,但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12、因为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2、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3、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解答】解:A、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所以植物在黑暗环境中能合成激素,促进生长,A错误;B、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可使花卉延长保鲜期,B正确;C、2,4D是生长素的类似物,促进基部生根,非两端,C错误;D、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无须发芽就产生淀粉酶,可降低生产成本,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植物激素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13、,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5. 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艾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参考答案:A16.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参考答案:C

14、17. 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C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D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C18.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参考答案:C19.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D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