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31940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古诗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简单介绍: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

3、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 h hu hu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

4、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

5、句的意思是:_。 2、此句中诗人把_比作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望洞庭教学设计五,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二 :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37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中门庄小学朱晓翠 【文本细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

6、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今夜为何如此静谧?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里洞庭。此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古时

7、小妇人的青螺髻了!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com) 本文转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

8、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解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

9、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 “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

10、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com) 本文转载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运用古诗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得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庭寺 1、背诵。 2、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秋夜思恋友人、故乡的深情。 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是唐朝的刘禹锡。 2、

11、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今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板书:理解字意,串

12、讲诗意(想象)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八、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两首古诗 1、齐读。 2、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

13、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 同是写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刘禹锡是赞美之情。感情不一样,意境也不一样。 凄凉、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这就是诗,因此需要我们去研读、去体会。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解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