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

上传人:壹画 文档编号:3496903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复习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厦门集美中学 汪会喆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1章第1节的内容,作为人体生理的内容的开端,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必修模块中有关新陈代谢知识的提升,又是对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的铺垫,对学好后面的相关知识有很大的意义。 本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 在近几来的高考试题的考查中,本节内容及相关知识出现频次较高,

2、在形式上,既有以选择题形式直接或间接考查重要概念、基本原理等最基础的知识,又有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含表达设问的简答题,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相关知识等能力。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在高二上学期已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同时,本节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这一重要概念的生成又与初中教材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联,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相联系。三、 设计理念高三第一轮复习课要处理好回顾已学知识和整合提升之间的关系,因此复习课中既不能完全重复新授课

3、的思路,面面俱到,又不能不顾学生遗忘、混淆、错漏相关知识的实际而盲目拔高提升。因此在本节复习课程中,教师按照“巩固-整合-提升”的原则,既兼顾基本概念的复习,又从更高的层次让学生重新理解细胞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同时对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适当的例题进行点拨提升。本节课中,教师始终围绕“细胞生活在由细胞外液构成的内环境”中这一核心概念的构建,通过教师本人体检报告单这一情境的设置,引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为什么抽血检查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某些细胞的病变?”、“怎么对检测报告单中血浆的各组分进行归类?”、“将细胞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按适当比例配制成培养液,细胞在其中能否正常生活?”等问题,通过

4、“问题驱动的模式”,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应用模型建构法,让学生完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的构建,层层递进,最终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四、 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已学知识,结合课本,描述内环境组成;通过建构细胞外液物质流动模型,能够说出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2. 分析实例,说出内环境的成分及细胞生活所需要的适宜的理化性质。3. 通过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能够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 结合实例,能够说出引起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并能归纳出引起组织水肿的常见原因。五、 重点难点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5、质交换的媒介。六、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展示教师的肝肾功能检查报告单,简要介绍转氨酶的特点,提出问题:为什么抽血检查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某些细胞的病变?观看教师的检测报告单,找出其中异常的指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 回忆已学知识,说出细胞和血浆间存在在物质的交换。设置相关情境,引入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提问: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归纳总结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血浆等之间的关系。展示组织细胞局部生活示意图:提问: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建构人体细胞外液流动模型:例题精析:(07上海卷)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

6、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回忆相关知识,说出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等细胞外液构成的内环境。识别组织细胞局部生活示意图中各结构的名称:E:毛细淋巴管,F:毛细血管,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回答问题: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血浆和组织液中。结合课本,建构完整人体细胞外液流动模型: 练一练,完成例题,找出正确选项:A。激发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完成知识系统的构建。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通过模型的构建,加深对细胞外液各组分关系的理解。巩固提升,区分消

7、化道、尿道等非内环境。 细胞外液的成分提问:怎么对检测报告单中血浆的各组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进行归类。提问:内环境中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物质有哪些?提问: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是否完全相同? 例题精析:下列有关组织细胞局部生活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C、D三者的成分完全相同B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C 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AD . B、C、D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草履虫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组成成分进行归类:1.无机物与有机物;2.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调节物质等。说出内环境中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

8、转氨酶、载体等。回答问题: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大体相同,但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练一练,完成例题,找出正确选项:C。培养学生分类归类的能力。巩固提升,注意区分单细胞生物不生活在内环境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提问:将细胞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按适当比例配制成培养液,细胞在其中能否正常生活?归纳总结出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温度:37C。2.pH:血浆7.357.45,缓冲物质H2CO3/NaHCO3、NaH2PO3/NaHPO3。问: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pH会发生什么变化?会低于7.35?渗透压:提问:渗透压产生的原因?血浆渗透压主要由什么物质决定? 思考问题,联想到细胞的生活还需要适宜的温度、p

9、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思考回答问题:因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pH会降低,但是由于NaHCO3等物质的调节作用不会低于7.35。结合课本,思考回答问题:渗透压是由于溶质微粒对水分子的吸引力而产生的。血浆渗透压主要由Na+、Cl-、蛋白质决定。发散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细胞生活的环境的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中,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交换是通过内环境来进行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完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的构建,展示学生作品:补充完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的构建:通过模型的建构,完成知识体系的整理,加深学生对各

10、概念间联系的理解。组织水肿通过人体各系统的的协调合作,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但是一旦这种协调平衡被打破,细胞的生活环境也会受到影响。提问:“大头娃娃”脸部浮肿的原因?追问:可能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还有哪些?应用相关知识,思考回答问题,找出答案: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减小,引起组织液过多,组织水肿。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说出常见的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等。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加深对细胞生活在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达 标练习 例题精析:(2019新课标卷)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溶液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 ,尿量_,从而是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练习,找出答案:(1)呼吸 下降(2)降低 增加(3)会评价,巩固,提升。七、 板书设计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