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技术壁垒

举报
资源描述
固废处理技术壁垒 一、 固废处理技术壁垒 有机固废处理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融合了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其他学科在内的多方面技术,跨度范围广、学科交叉多、综合性强。 有机固体废弃物种类较多,不同种类有机固废处理技术不同,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有机固废种类较多,包括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粪污、市政污泥、生活垃圾、动物固废等,每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技术不相同。如通常情况下,餐饮垃圾含水率、含油率较厨余垃圾高,且餐饮垃圾所含的油脂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厨余垃圾含有较多的纸、塑料袋、筷子甚至刀具、砧板等杂质,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原料性质差异导致二者预处理技术存在差异,因此拥有餐饮垃圾处理技术的企业不一定拥有厨余垃圾处理技术。 国内厨余垃圾成分复杂,厨余垃圾处理末端分选难度大,目前国内厨余垃圾预处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成功的案例较少。 厨余垃圾预处理通常采用滚动筛筛分分选或螺旋挤压分选技术,具有:①杂质稍多,设备易卡、断,故障率高处理线不稳定;②减容率低;③大部分有机质没有分选出来直接作为杂物焚烧,没有资源化利用;④产生的杂物含水率较高,焚烧需要消耗热值等缺点。环境园模式处理多种有机固废,从简单、机械叠加组合处理技术到深度协同、深度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如餐饮垃圾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环境园可以将餐饮垃圾进行简单的挤压脱水,液相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固相焚烧处理;也可以将餐饮垃圾进行除杂、除油预处理,杂物焚烧处理,预处理产生的油脂深度资源化为生物柴油,浆料厌氧发酵;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焚烧发电,沼渣作为有机肥原料或焚烧处理,沼液回农田或废水处理。深度资源化处理技术需掌握餐饮垃圾预处理、厌氧发酵、提油、制备生物柴油等多种技术。 综上所述,国内餐厨垃圾、粪污、动物固废等有机固废的处理技术仍处于发展期,核心工艺技术、关键设备由少数企业掌握,技术水平是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二、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整合难度大 目前国内的环境工程技术行业从学术上讲属于一个系统性的一级学科,其相对应的二级学科尚未系统性的建立起来;因此,环保工程技术行业现有的规范和标准相对都较为宽泛,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项目可以从现有的规范和标准中找到相应的非常具体的蓝本作为依托;细分领域的发展缓慢,导致了环保工程技术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整合难度加大,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环境工程行业的创新和研发。 三、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对策 (一)改变思想,重视环境工程技术行业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要改变环境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道路上碰到的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的思想,改变思想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明确环境保护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未来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有循序渐进的发展思想,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对当地的经济和人文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一步步实现的,解决了基础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升华和提高,而环境治理就是基础问题,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思想上要真切的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加大对环保工程技术行业的资金投入 因为环境工程技术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往往都是侧面的推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的体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环境工程项目确定和实施过程人们的主动性不强,因此造成了资金不足的现象;为推动环境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强化保障性资金的投入,对于环境保护意识超前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补助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朝着科学和理性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同行业制定统一的治理标准,同时加强监管力度,杜绝那些靠牺牲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的存在,以确保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专项资金的投入可以落实到位。 (三)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实现整个环境工程技术行业的专业化提升,是推动环境工程技术行业发展的基础;专业化的提升需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需加大专业人才数量的培养,高校需投入更多资源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的环境工程技术行业人才;第二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通过高校和环保企业的沟通和交流,确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毕业生的实用性。第三将高校的新技术等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结合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去,通过实践总结优势和缺陷,在优势保持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缺陷,在提升高校科研成果实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先进性。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在我国环境工程管理目前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支持,它不仅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更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得到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的高度重视。如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继续按照以前的发展模式,只管经济,不顾环境,那么不难预料,不出二十年,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下,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社会一定会产生不安定因素,而且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这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迎面而来,便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彻底解决的了。因此,环境工程管理,不仅是为了提高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更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的千年大计。 2019年,统计范围内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9864.4亿元,同比增长了13.5%。对2016、2017、2018、2019年统计范围内相同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上述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但近三年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逐年收窄;营业利润年均增长率3.9%,2017、2018年利润率连续下滑,2019年保持稳定。具体到细分领域,与2018年相比,除土壤修复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止至2017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达到6.87万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将达8.13万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将达8.87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07%,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将接近14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环保上市公司总体实现了较高速和较大比例的营收增长,各细分领域总体均实现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长。基于不同环保细分领域2020年运营收入及2021年预测及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情况,大部分环保细分领域仍属于需求旺盛的成长期。目前节能环保上游设备领域是一个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大量中小型企业围绕价格、产品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我国节能环保上游设备领域的行业集中度总体较差,市场化程度较低。节能环保常规技术产品已经相对成熟,但在高端技术产品方面仍较为欠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低水平运营现象较为普遍。 大型环保企业需要高级技术人才来研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满足特种工艺污染治理需求的产品。而现在的环保人才中,能够驾驭大工程、能同时承担多项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可独立设计多项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紧缺的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对环保专业性人才培育太少;二是环保行业以前受重视程度低、人才整体存量偏少;三是环保行业人才需求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增长,凸显了环保行业人才的整体结构性失衡;四是环保行业人才配置和流动有待整体优化,环保行业的专业猎头公司太少。 四、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存在思想上的轻视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是一项投入大,产出小的民生工程;因此人们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环境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大多数建设单位为了压缩环境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及建设周期,往往直接忽略或缩减环境工程项目投建前期的一系列基础工作的投入(如对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监测、对采取处理工艺的试验性研究等),导致环保企业为了生存,只能凭借经验或借鉴现有的成熟技术确定处理工艺,以适应市场要求。 鉴于环保工程技术行业以上现状的存在,导致环保企业在环保工程技术的创新研发缺少源动力即缺乏环保工程技术研发和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时间,因此国民思想上对环境工程技术上的轻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五、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资金投入不足 控制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是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虽然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认知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因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预算都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出现能不投入即不投入,能少投入即少投入的局面;因此,环保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之路,因为资金缺乏也是举步维艰。 六、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专业度不高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度不高也是目前环境工程治理中表现出的显著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专业性不强,主要是因为环保企业为了市场生搬硬套,对技术的改进不足,导致实效性差;另一方是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因为环境工程技术行业相对其它学科发展较晚,且门槛较低,很多一知半解的环保从业人员充斥在行业的大军内。 因专业程度不高使整个环境工程技术行业存在着很多随意性,正因为这种随意性也导致了环境工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漏洞频出、问题不断。 七、 环境工程行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环境工程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的完备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工程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 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也明确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7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要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同时,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2020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GDP增速预计放缓,若按照5%测算,2025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万亿元。 近年来,绿色金融正逐步成为环保融资的机遇和亮点。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制度将进一步完善,继续发展绿色信贷,支持有条件的银行探索绿色金融专业化经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物范围。强化直接融资,支持绿色债券规范有序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发展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等新金融产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的发展将有利于快速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根据生态环境部有关报告,到2030年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未来三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将会增大,节能环保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