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铁路分局淮南子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铁路分局淮南子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需氧型生物与厌氧型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参加呼吸作用的原料不同       B.两类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 C.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不同   D.控制酶合成的核酸不同 参考答案: D 2. 水稻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现有某一髙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植株杂交得到F1,F1与矮杆易感病植株杂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易感病=1:1:3:3(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例为1:1 C.F2的髙杆易感病植株中杂合子占2/3 D.F2中共出现了4种基因型   参考答案: C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F1与矮杆易感病植株(aabb)杂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易感病=1:1:3:3,由于后代中高杆:矮杆=1:1,则F1为Aa;后代中抗病:易感病=1:3,因此F1基因型有两种,即BB和Bb.由此可以确定,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aabb. 【解答】解:A、F1与矮杆易感病植株杂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易感病=1:1:3:3,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从题干可知,亲本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例为1:1,B正确; C、由于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矮杆易感病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F2高杆易感病植株全为杂合子,C错误; D、F2中出现了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子一代的基因型,进而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再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4. 图甲表示某种多肽链的合成过程,图乙表示这种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且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有利于蛋白质的快速合成 B. 该多肽合成过程中消耗的大多数能量一定来自线粒体 C. 图甲中遗传信息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往左 D. 除去图乙中该多肽的3个甘氨酸后,产物中会增加6个氨基和6个羧基 参考答案: B 图甲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每个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有利于蛋白质的快速合成,A正确;图甲显示: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还没有完全与DNA模板链脱离就与核糖体结合,据此可判断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原核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因形成的mRNA的长度从右向左越来越长,因此图甲中遗传信息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往左,C正确;图乙中的3个甘氨酸均位于肽链的中间,每去掉1个甘氨酸需水解掉2个肽键,同时生成2个氨基和2个羧基,所以除去图乙中该多肽的3个甘氨酸后,产物中会增加6个氨基和6个羧基,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异同而导致对B选项的误判。因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所以原核细胞的转录、翻译都是在细胞质中进行,边转录边翻译;真核细胞有核膜,因此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中,先转录后翻译。 5. 右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所不同 B. 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 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根细胞对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 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曲线 参考答案: C 6.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曲线表明PCNA可能与DNA的复制有关     B.只有增殖细胞中才含有PCNA的基因,其它细胞则没有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参考答案: B 7. 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与③不相同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保卫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参考答案: C 8.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②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基因型 ③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型的频率发生改变 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⑤马和驴杂交产生骡,所以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⑥不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参考答案: A 【考点】B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①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①正确; ②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表现型,②错误; ③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③错误; ④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④错误; ⑤马和驴杂交产生骡,但是杂交后代不育,属于生殖隔离,⑤错误; ⑥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溶于酒精溶液。下图为“DNA的粗提取”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其操作目的错误的是(    )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表面的杂质[高&考%资(源#网]     B.②是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析出DNA     C.③是选用2mol/LNaCl溶液,溶解粘稠物中的DNA     D.④是纯化DNA,去除溶于95%酒精的杂质[K.Com] 参考答案: A 10. Y(黄色) 和y(白色) 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参考答案: B 11.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C 12.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 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 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参考答案: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经过了复制但还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图中都含有2个抗虫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都有4个,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也经过了复制,但仍是位于同一个细胞内,甲、乙、丙都有4个,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甲有2个,乙有0个或4个,丙有2个或4个,C错误。甲的配子中含有1个抗虫基因,乙配子中含有2个或0个,丙中含有1个或2个,D正确 13. 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物细胞内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参考答案: B 14.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l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辅助性T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 C.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和分泌相应的抗体 D.T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 参考答案: B 15. 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 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元 参考答案: D 16.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会响应胰岛素的信号,如果该信号的传递受到影响,就有可能患糖尿病。科研人员发现,某种病毒会产生类似于胰岛素的分子,而且能够作用于人体细胞。这一发现表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其它的可能性。请据此分析以下问题。 (1)病毒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结合,促进_____________,使血糖下降。 (2)人体感染病毒后,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认为该病毒可能导致人体因胰岛素不足而患糖尿病,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胰岛素)受体    (2). 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抗体和淋巴因子    (4). 病毒产生的胰岛素类似物与胰岛素相似,可能导致人体产生的抗体,在破坏病毒产生的胰岛素类似物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胰岛素分子,而使人患糖尿病 【分析】据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免疫调节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 病毒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与胰岛素结构相似,通过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 (2) 人体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