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县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县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果食用花生油里混有水分,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参考答案: C 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K+、Na+、CO32-、SO42- B.1.0 mol/L的NaNO3溶液:H+、Fe2+、Cl-、SO42- C.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NH4+、Ba2+、HCO3-、Cl-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Fe3+、NO3- 参考答案: A 略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和十六烷互称为同系物     B. 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高,符合当前绿色化学的要求     C. 等物质的量的硝基(—NO2)和NO2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D. C2H6O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①②⑥   D.②③⑥ 参考答案: D 考点: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根据各种方法来选择所需的仪器. 解答:解: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所以错误; ②蒸馏烧瓶是用于蒸馏实验的容器,蒸馏是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所以正确; ③漏斗可用于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所以正确; ④燃烧匙是做物质燃烧实验用的仪器,所以错误; ⑤天平是称量药品质量的仪器,所以错误; ⑥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密度不同的液体的仪器,所以正确; ⑦胶头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仪器,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所需的仪器,难度不大,注意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5.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强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参考答案: B 略 6.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 C 略 7. 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是。下列关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2                B.该原子的中子数是113      C.该元素是一种新原子                    D.该元素是一种新元素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左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右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分液漏斗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参考答案: D 考点:分液和萃取.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 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C.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D.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解答:解: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正确; 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B正确;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正确;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分液,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 9.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参考答案: B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应该先滴加Ba(NO3)2溶液检验CO32-,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Mg(NO3)2溶液检验OH-,过滤,最后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检验Cl-,所以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 本题选B。             点睛:再检验一种离子时,要先分析有哪些干扰离子存在,选择合适的检验顺序可以避开干扰离子的干扰。特别要注意的是,银离子可以和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只不过氢氧化银不稳定,它会分解为氧化银。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 氢键是化学键的一种 C.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参考答案: D 【详解】A.一般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易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 C.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故C错误;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D正确。 故选D。   11. 从1 L  1 mol/L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关于这100 ml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含NaOH   0.1 mol               B、浓度为  1  mol/L C、含NaOH  4g                      D、浓度为0.1 mol/L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均相同的是 A.0.5 mol H2和0.5 mol O2 B.1 mol HCl和1 mol CO2 C.4 mol H2O和3 mol NH3 D.1 mol H2O和1 mol CO2 参考答案: AD 略 13.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烷的结构式:C2H6 参考答案: B 略 14. 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焰色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15. 在下列物质中,可以随身携带乘坐飞机或火车的是                           A.鞭炮                 B.硫磺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甲: 乙: (1)甲、乙两同学在第一阶段得到含溴海水中,氯气的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步骤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A装置中通入的a气体是Cl2 B.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 C.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SO2 D.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参考答案: (1)甲    酸化可防止Cl2与H2O反应    (2)SO2+Br2+2H2O===4H++SO42-+2Br-    (3)甲    含溴海水中溴的浓度低,直接蒸馏成本高,甲流程中③④⑤步实际上是溴的富集过程,可提高溴的浓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4)D 【详解】(1)氯气通入到海水中,发生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若用硫酸酸化,则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从而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2)步骤④用二氧化硫与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来吸收溴蒸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 (3)工业流程要求首先对试剂进行富集,大批量生产,且降低成本,则甲符合;工业进行蒸馏时需要大量的能源,且产量低; (4)A.A装置中通入的a气体是Cl2,利用氯气将溶液中的溴离子氧化为单质,A正确; B.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氯气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否则通入热空气会降低氯气的利用率,且产生氯气杂质,B正确; C.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SO2,用二氧化硫吸收空气中的溴单质,进行产品的富集,C正确; D.C装置的作用吸收多余的SO2气体和未反应的溴蒸气,D错误; 答案为D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在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3 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 A.蒸馏水  B.Na2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