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莨山镇窑市中学高三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莨山镇窑市中学高三数学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二项展开式的第三项为,则关于的函数图像大致形状为(    )                       参考答案: D 略 2. 设函数 若是奇函数,则的值是(      ) A.           B.            C.           D. 4 参考答案: A 3. 正三棱柱中,,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A)1     (B)3      (C)         (D) 参考答案: A 略 4. 已知有穷数列中,,且,从数列中依次取出构成新数列,容易发现数列是以-3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记数列的所有项的和为,数列的所有项的和为,则(     ) A.         B.       C.         D.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5. 如图描述的是我国2014年四个季度与2015年前三个季度三大产业GDP累计同比贡献率,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累计比较2014年同期增速有上升的趋势 B.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增加 C.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增加 D.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 B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由已知中我国2014年四个季度与2015年前三个季度三大产业GDP累计同比贡献率的条形图,逐一分析给定四个上结论的真假,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已知中我国2014年四个季度与2015年前三个季度三大产业GDP累计同比贡献率的条形图可得: 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累计比较2014年同期增速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故A错误; 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增加,故B正确; 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没有明显增加,故C错误; 相对于2014年,2015年前三个季度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没有明显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6. 在复平面内,复数 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参考答案: D 略 7. “a=﹣1”是“直线x+ay=1与直线ax+y=5平行”的(  )条件. A.充分但不必要 B.必要但不充分 C.充分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参考答案: A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a=0时,两条直线不平行;a≠0,由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解得a.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答】解:a=0时,两条直线不平行; a≠0,由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解得a=±1. ∴“a=﹣1”是“直线x+ay=1与直线ax+y=5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8. 已知sin()=,则cos(2)=(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GI: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分析】由二倍角公式可得cos(﹣2α),整体利用诱导公式可得cos(2)=﹣cos(﹣2α),代值可得. 【解答】解:∵sin()=, ∴cos(﹣2α)=1﹣2sin2()=, ∴cos(2)=cos[π﹣(﹣2α)] =﹣cos(﹣2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化简求值,涉及二倍角公式和诱导公式,属基础题. 9. 定义平面上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为:两条相交直线交成的不超过的正角.已知双曲线:,当其离心率时,对应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如图所示,已知与⊙相切,为切点,过点P的割线交圆于两点,弦,相交于点,为上一点,且,若, ,则=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已知,且,则的值是             . 参考答案: 答案:   13. 已知向量,,则      . 参考答案: 14. 数列中,若,(),则       . 参考答案: 略 15. 设为坐标原点点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 答案:   16. 如图所示是毕达哥拉斯树的生长过程;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上再连接着正方形……如此继续。若共得到31个正方形,设初始正方形边长为1,则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参考答案: 17. 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___▲___.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5=35,a5和a7的等差中项为13.        ( 1)求an及Sn;        (2)令,求数列{bn}的前n 参考答案: 略 19. 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一点A的横坐标为x1(x1>0),过点A作抛物线C的切线l1交x轴于点D,交y轴于点Q,交直线于点M,当|FD|=2时,∠AFD=60°. (1)求证:△AFQ为等腰三角形,并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B位于y轴左侧的抛物线C上,过点B作抛物线C的切线l2交直线l1于点P,交直线l于点N,求△PMN面积的最小值,并求取到最小值时的x1值. 参考答案: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分析:(1)设,则A处的切线方程为,即可得到得D,Q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到|FQ|=|AF|.由点A,Q,D的坐标可知:D为线段AQ的中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AQ,可得|AF|,利用两点间的距离概率及点A满足抛物线的方程即可得出. (2)设B(x2,y2)(x2<0),则B处的切线方程为,与切线l1的方程联立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同理求出点M,N的坐标.进而得到三角形PMN的面积(h为点P到MN的距离),利用表达式及其导数即可得到最小值,即可得出x1的值. 解答: 解:(1)设,则A处的切线方程为, 可得:, ∴; ∴△AFQ为等腰三角形. 由点A,Q,D的坐标可知:D为线段AQ的中点, ∴|AF|=4,得: ∴p=2,C:x2=4y. (2)设B(x2,y2)(x2<0),则B处的切线方程为 联立得到点P,联立得到点M. 同理, 设h为点P到MN的距离,则==  ①   设AB的方程为y=kx+b,则b>0, 由得到x2﹣4kx﹣4b=0, 得代入①得:S△==, 要使面积最小,则应k=0,得到② 令,得=,则=, 所以当时,S(t)单调递减;当时,S(t)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S取到最小值为,此时,k=0, 所以,解得. 故△PMN面积取得最小值时的x1值为.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转化为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等知识与方法,熟练掌握其解题模式是解题的关键. 20. 已知f(x),x∈R是有界函数,即存在M>0使得|f(x)|≤M恒成立. (1)F(x)=f(x+1)﹣f(x)是有界函数,则f(x),x∈R是否是有界函数?说明理由; (2)判断f1(x)=,f2(x)=9x﹣2?3x是否是有界函数? (3)有界函数f(x),x∈R满足f(x+)+f(x+)=f(x)+f(x+),f(x),x∈R是否是周期函数,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条件举反例f(x)=x,即可判断, (2)根据函数的性质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 (3)根据条件进行化简,结合函数周期性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1)否,反例:f(x)=x,F(x)=f(x+1)﹣f(x)=1有界,但f(x)=x无界. (2)当x=0时,f1(x)=0, 当x≠0时,f1(x)=, 当x>0时,x+﹣2≥2﹣2=2﹣2,此时f1(x)∈(0,], 当x<0时,x+﹣2≤﹣2﹣2=﹣2﹣2,此时f1(x)∈[,0), 综上f1(x)∈[,],有界, f2(x)=9x﹣2?3x=(3x﹣1)2﹣1≥﹣1,则|f2(x)|≥0,则f2(x)无界. (3), ∴,, 综上, ∴f(x+1)﹣f(x)=f(x+2)﹣f(x+1) ∴f(x+n)=f(x)+n(f(x+1)﹣f(x)),∵f(x)有界,∴f(x)=f(x+1),是周期函数.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一个靶子由四个同心圆组成,且半径分别为l,3,5,7. 规定:击中A,B,C,D区域分别可获得5分,3分,2分,1分,脱靶(即击中最大圆之外的某点)得0分. ( I)甲射击时脱靶的概率为0.02,若未脱靶则等可能地击中靶子上 的任意一点,求甲射击一次得分的数学期望; (Ⅱ)已知乙每次射击击中的位置与圆心的距离不超过4,丙每次射击击中的位置与圆心的距离不超过5.     (i)乙、丙二人各射击一次,且二人击中各自范围内每一点的可能性相等,求乙得分比丙高的概率;     (ii)乙、丙二人各射击一次,记U,y分别为乙、丙二人击中的位置到圆心的距离,且U,    V取各自范围内的每个值的可能性相等,求乙获胜(即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