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驯龙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驯龙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项中物质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l2O3 Si Na2O2 Na2SiO3 两性氧化物 单质 碱性氧化物 硅酸盐 参考答案: C A、氧化铝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B、Si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说法正确;C、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故C说法错误;D、硅酸钠属于最简单的硅酸盐,故D说法正确。       2.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y                        D.氧化性:MFe2Oy>SO2 参考答案: A 略 3.  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通过如图所示的洗气瓶,(1)、(2)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A.(1)NaOH,(2)浓H2SO4 B.(1)饱和NaHCO3,(2)浓H2SO4 C.(1)浓H2SO4,(2)NaOH D.(1)浓H2SO4,(2)Na2CO3 参考答案: B 略 4. 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 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 PCl3(g) + Cl2(g) PCl5(g) 有关数据如下:   PCl3(g) Cl2(g) PCl5(g) 初始浓度(mol/L) 2.0 1.0 0 平衡浓度(mol/L) c1 c2 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0 min内,v(Cl2) = 0.04 mol/(L·min) B.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 D.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PCl3的     参考答案: D 略 5.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比是4∶5  B.14g14C和12g12C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C—Cl键数为4 NA D.常温常压下,11.2LCO2与8.5gNH3所含分子数相等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冰醋酸、小苏打、明矾、氧化铝 B.化合物:液氯、干冰、烧碱、纯碱 C.混合物:漂白粉、铝热剂、矿泉水、磁性氧化铁 D.胶体:豆浆、墨水、血液、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 A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分析】A、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 D、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是一种均一介稳定的分散系. 【解答】解:A、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电解质;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电解质;小苏打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电解质,氧化铝熔为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A正确; B、液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B错误; C、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中次氯酸钙是主要成分;铝热剂是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呈粉红色的混合物,矿泉水为水的混合物,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为纯净物,故C错误; D、生理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电解质、化合物的判别和胶体,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已知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D A.制备乙酸乙酯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A错误;B.左池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C.碳和浓硫酸加热生成SO2和CO2,两气体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装置形成密闭系统,如果手捂住烧瓶,玻璃导管内能形成水柱,即可证明气密性好,故D正确;答案为D。 9. 下列有关说法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停车场安装催化光反应设施,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D.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能发生焰色反应,放出绚丽缤纷的颜色,故A正确;B.生石灰无还原性不能与氧化性物质反应,故不能防止食品氧化,故B错误;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汽车尾气中的NOx能与CO反应生成氮气和CO2,从而减少污染,故C正确;D.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的成分是无机化合物,则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焰色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汽车尾气处理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10.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n必定小于p                 B. m +n必定大于p C. m必定小于p                     D. m必定大于p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  N2    B  SO2    C  CO2    D  CO   参考答案: 答案:B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Ksp(AgCl)=1.77×10-10,Ksp(Ag2CrO4)=1.12×10-12,可以推知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溶解度大        B.0.1mol·L-1的Zn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气体,最终得不到ZnS沉淀。是因为溶液中c(Zn2+)·c(S2-)<Ksp(ZnS)        C.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沉淀发生转化,据此可推知碳酸钡的Ksp比硫酸钡的小        D.AgCl在10mL 0.01mol·L-1的KCl溶液中比在20mL0.05mol·L-1的AgNO3溶液中溶解的质量少 参考答案: B 略 13.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HC1气体通入Fe(NO3)2溶液中               B.SO2通入溴水中          C.NH3通入CuSO4溶液中                                    D.CO2通入Ba(NO3)2 参考答案: 略 15.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B. 0.1molH2(g)与0.1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HI(g)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 C. 8.0gCH4与足量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HCl分子数最多为2NA D. 标准状况下,将54g铝片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生成134.4LNO2 参考答案: C 【详解】A.100g质量分数为17%双氧水,其中H2O2的质量为17g,即0.5mol,仅H2O2中就含有1NA个氧原子,此外,还有83g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未计入,A项错误; B.H2与I2的反应方程式为:H2+I22HI,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所以0.1molH2与0.1molI2混合后反应,容器内分子数始终为0.2NA,B项错误; C.CH4与Cl2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每有一个CH4中的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同时就会生成一个HCl分子,8.0gCH4即0.5mol,总共含有2NA个H原子,所以最多可以生成2NA个HCl分子,C项正确; D.铝遇到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均会发生钝化现象,只是Al的表层被氧化为致密的Al2O3薄膜,而内部的Al得到有效地保护,无法被氧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测量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 mL烧杯、100 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 g· cm-3)、水。按图8-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100 mL)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安装可省略):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 mL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②往烧杯中注入水,直至水面没过漏斗颈。 ③在100 mL 量筒中装满水,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量筒中不应留有气泡),使漏斗颈伸入量筒中。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约100 mL空间。 ④将长颈漏斗(或玻璃棒)插入烧杯并接近烧杯底部,通过它慢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 (2)使样品在反应时能保持在烧杯底适当的位置。(或避免反应时样品漂浮)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以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Al2O3以及其它少量杂质]为原料生产氯酸钾联产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电石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