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宁国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绯红(fěi)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 B.诘责(jié)     慰勉(miǎn)     不辍(zhuì)   杳无消息(yǎo) C.佃户(diàn)   锃亮(zèng)     盎然(àng)     颔首低眉(hán) D.酒肆(sì)       炽热(chì)       摹画(mó)       雷霆万钧(jū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皆舌。 C.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棉不断,下起来没完…… D.密匝匝的细粹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 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 D.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填空。 ①白头搔更短,______。 (《春望》) ②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 ③衣沾不足惜,______。 (《归园田居》) ④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⑤山随平野尽,______。 (《渡荆门送别》) ⑥______,徙倚湖山欲暮时。 (《登岳阳楼》) ⑦《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优美自然景色的句子是:土地平旷,______,______。 ⑧《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⑨《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寥寥数语,意味隽永,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妙传神。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②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③,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黄冈竹楼记》) 注:①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②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 ③氅:(chǎng)用鸟类的羽毛缝制成的外衣。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以其价廉而工省 (4)宜鼓琴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B.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C.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D.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4.《记承天寺夜游》和《黄冈竹楼记》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谪居之时写下的散文,他们的情感抒发有何异同之处?请结合文章简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想象一下,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是不是也很“不容易”,同样的“不容易”,作者为什么要略写这一细节,而详写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 2.赏析下列的句子。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钱塘观潮①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②。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③,轻舟故溯洄④。 鸱夷有遗恨⑤,终古使人哀。 【注释】①钱塘:钱塘江,浙江的下游。②台:指观潮的台。③绝岸:陡岸。④溯洄:逆流而上⑤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相传战国时代的夫差听信谗言迫伍子胥自杀,并下令将其尸首装入“鸱夷”皮袋抛进江中,后来伍子胥化为了钱塘江潮的潮神。 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观潮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作者感想的诗句是_______联,首联的表达方法属于__________,这一联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观潮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农历______________前后。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声驱千骑疾(       )            ②绝岸愁倾覆(         )        ③轻舟故溯洄(        )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 B.“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C.“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既突出了钱塘江潮惊涛拍岸的气势,更衬托出了弄潮儿迎潮而上、不畏艰险的气魄。 D.前三联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 4.颔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描绘出了一种怎样的气势? 5.在《一着惊海天》一文中,写舰载战斗机着舰时也引用了这首诗的颔联。那么,在《一着惊海天》中,引用该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写句子。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找到真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成功需要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以情动人;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