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舒兰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札付(zhá)藤条(téng)怨怅(chàng)恁地(píng) B.浑家(hún)簇拥(cù)桑梓(zĭ)星宿(sù) C.侥幸(jiăo)存恤(xù)带挈(qiè)谬举(miù) D.纶巾(guān)羞赧(nán)筵席(yán)发证(zhè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不可名状   丰功伟绩 B.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C.俯拾即是   自惭形秽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 D.眼花瞭乱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C.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D.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⑥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⑧诗以言志,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借助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各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迁客骚人                       迁:(官职)升迁 C.则有去国怀乡                 国:指国都 D.不以物喜                       以:因为 2.下面句子中属于判断语句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感极而悲者矣。 C.此乐何极。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对于本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者应邀作文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卓越政绩。 B.文章第③段写作者在绵绵细雨中再登岳阳楼,看到满眼萧条的凄惨景象,触景伤情,生出无限悲凉之意。 C.第④段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与第③段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遗忘得失荣辱的乐观情怀。 D.本文以“记”为名,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行文中又多用对偶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挺住   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   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 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   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   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从12日下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危险区的农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   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国,挺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分点作答)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露从今夜白”说的是哪个节气?但作者不仅仅是说恰好遇到了这样的节气,而是和“月是故乡明”一句,渲染出一种气氛。请做出赏析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仅仅十个字,但“破”和“在”,“城春”和“草木深”形成了两相对照,这种反差有强烈的震撼力,有力透纸背之功。你能否发现,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同样的反差对比,找出来做一分析。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简要赏析。 4.两首诗均写战乱。《月夜忆舍弟》中的“寄书长不达”和《春望》中与“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表现主题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什么手法?通过这样的表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个字) 七、作文(共40分) 《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笔下的雪景气势磅礴,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请发挥你的想象,模仿《沁园春·雪》,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一段描绘雪景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