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大江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大江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10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⑤⑥⑦⑩    D.①③⑤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电极反应式 出现环境 A O2+2H2O+4e—=4OH— 碱性环境下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B 4OH——4e—=O2↑+2H2O 弱酸性环境下钢铁的吸氧腐蚀的正极 C 2H++2e—=H2↑ 用Cu作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阴极反应 D H2—2e—=2H+ 用惰性电极电解H2SO4的阴极反应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  ) A.用 NaHCO3 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 溶液 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C.除去SO2 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 溶液 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NaHCO3 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 B.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 C.二者均与Na2SO3 溶液反应; D.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 解答:解:A.NaHCO3 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应选浓盐酸、加热洗涤,故B错误; C.二者均与Na2SO3 溶液反应,应选饱和NaHSO3 溶液除杂,故C错误; D.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则不能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鉴别、仪器的洗涤、混合物分离提纯、反应中的热效应及盐类水解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 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                           ……①     Sb4O6+6C=4Sb+6CO↑                                 ……②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3 参考答案: B 略 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  Δ H>0 , 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0~5 min内,v(H2)=0.1 mol/(L·min)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的本质原因是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 A 略 6.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D 解析:气体的气体没有交待标准状况,故A项错;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0.2molNa+,故B项错;有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应生成2mol HCl,故C项错。Ca为+2价,故1mol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A,D项正确。   7. 参考答案: A 8.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2012年3月22日,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 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   参考答案: D 略 9. (双选)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R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及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的半径:X>Z>M C.由X与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单质不能从M与R元素构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 参考答案: B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 A.F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A错误; B.O2﹣、Na+、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故B正确; 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故C错误; D.Na与氯化铝溶液反应,首先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铝反应,不能置换出Al单质,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0.   下列物质固态时,必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 参考答案: 答案:D 11.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参考答案: B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Li和Al都属于金属,合金中Li较Al活泼,根据正极反应式知,原电池的电极材料Li﹣Al/FeS,判断出负极材料为Li,发生反应为:Li﹣e﹣=Li+,又知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所以电池反应为:2Li+FeS=Li2S+Fe,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确的反应式是2Li++2e﹣=2Li. 解答:解:A、Li和Al都属于金属,所以Li﹣Al应该属于合金而不是化合物,因此化合价为0价,故A错误; B、根据正极反应2Li++FeS+2e﹣=Li2S+Fe与负极反应2Li﹣2e﹣=2Li+相加可得反应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故B正确; C、由正极反应式知负极应该是Li失去电子而不是Al,故C错误; D、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确的反应式是2Li++2e﹣=2Li,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涵盖电解池和原电池的主体内容,涉及电极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问题,做题时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本题中难点和易错点为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2. 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苯(硝基苯):加少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B.乙醇(水):加新制的生石灰,蒸馏 C.CO2(HCl、水蒸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D.乙烷(乙烯):通入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参考答案: 答案:BC 14. 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H+、SO42—、ClO—                 B.Fe3+、Fe2+、SO42—、NO3— C.Al3+、Na+、SO42—、CO32—                D.K+ 、H+、Cl—、MnO4— 参考答案: D 15.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 与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C的单质可以作为光纤通讯材料 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D.高温下,A单质能置换出C单质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3分)牙有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有湿润的甘油等物质。牙宵中的摩擦剂一般由CaCO3,、Al(OH)3, SiO2中的一种或儿种物质组成。为探究某品牌牙有中摩擦剂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取适爱牙宵样品,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盐酸后,发现仍有少铽不溶物。为进一步探究牙有中燴擦剂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假设】根据题目信息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牙斉鹰擦剂的成分为和 假设2:牙宵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 假设 3: 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设计实验方茱,验证假设。请写出实验步骧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也可补充)。可选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淸石灰水 【交流提髙】 办组同学了解到一些品牌牙裔中的摩擦剂使用了纳米级碳酸钙。查阅资料知工业上常将电石渣进行处理,得到Ca(OH)2悬浊液,畀不断通入CO2,即可制得纳米级的CaCO3。通过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试回答:①反应一段时间内,PH变化很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临近反应终点时,溶液的PH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共13分) 【提出假设】假设3:牙膏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