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徐溜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徐溜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参考答案: D 2. 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地(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自转周期T) (       )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g和地球的半径R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 C.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r 参考答案: AB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圆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有一原长为2R,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D.地面对容器支持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 AB 4. 如图2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用长度不同的两轻绳悬于等高的O1、O2点,绳长LA、LB的关系为LA>LB,将轻绳水平拉直,并将小球A、B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取释放的水平位置为零势能的参考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下落过程中,当两小球到同一水平线L上时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 B.两小球分别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 C.A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比B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大 D.A、B两小球只要在相同的高度,它们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相等 参考答案: AD 5. (单选)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4.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使它们的电量都加倍,同时使它们之间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变为____      参考答案: 7.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离地表的高度为h,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______    __,地球的质量为___  _____。   参考答案: 8.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宇航员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超重”或“失重”).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应向________方向飞行(选填“偏东”、“偏西”). (2)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假如登上月球,你能够________(填代号) A.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B.轻易跃过3米高度 C.乘坐热气球探险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发现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cm 参考答案: (1)超重 偏东  ks5u        (2)  B 9. 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A、B、C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0s,x1=3cm, x2=5cm,利用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m/s2,B点的速度vB= _______m/s 。 参考答案: 2m/s2,0.4m/s 10.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 中,得一匀变速运动纸带如图所示,点1,2,3,……为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三个打点未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测得S1=4cm,S2=10cm,S3=18cm。则小车在打下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以上两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1.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2)抛出点在A点上方竖直高度为         处。(要求填准确值) 参考答案: 0.04              0.1125    12.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判定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电场强度的方向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小球所受重力、电场力、细线拉力这三个力的合力F合=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向左     向右    0 13.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使小球(    ) A.抛出后只受重力                                   B.抛出后机械能守恒 C.抛出后轨迹重合                                   D.抛出时的速度方向水平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6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O、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         运动,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参考答案: 匀加速    1.2 15. 多用表在测量时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当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如图20-8(a)、(b)、(c)时,多用表的读数分别为: (a)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b)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c)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铅笔直尺作图)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参考答案: 900 解:(1)设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① 由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 ② 由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s 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17. 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取决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下图表格中是铁路设计人员技术手册中弯道半径r及与之对应的轨道的高度差h。 弯道半径r/m 660 330 220 165 132 110 内外轨高度差h/mm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根据表中数据,试导出h和r关系的表达式,并求出当r=440m时,h的设计值; (2)铁路建成后,火车通过弯道时,为保证绝对安全,要求内外轨道均不向车轮施加侧向压力,又已知我国铁路内外轨的间距设计值为L=1435mm,结合表中数据,算出我国火车的转弯速率v(以km/h为单位,结果取整数;路轨倾角很小时,正弦值按正切值处理)(g取9.8m/s2) (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交通运输的快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运输力,国家对铁路不断进行提速,这就要求铁路转弯速率也需要提高。请根据上述计算原理和上述表格分析提速时应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每组的h与r之乘积均等于常数 C=660m×50×10-3m=33m2 因此h·r=33m2 (或h=33m2或h·r=33000m·mm或h·r=3.3×107mm2)①    (2分) (注:不写单位得1分)     当r=440m时,有:     h=m=0.075m=75mm                    (1分) (2)转弯中,当内外轨对车轮没有侧向压力时,火车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② (2分) 因为θ很小,有:③ 由②、③可得:④(1分) 代入数据得:v=15m/s=54km/h  (1分) (3)由④式可知,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适当增大内外轨的高度差h;    (1分) b.适当增大铁路弯道的轨道半径r。(1分) 18.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1 m、只能承受74 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h=6 m.转动中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了.(取g=10 m/s2) (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 (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