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岱崮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岱崮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有电荷消失了 C.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D.因为摩擦可以吸引周围空间的电荷    参考答案: C 2. 如图所示,在倾角θ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质量为m,现在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推物体,物体恰能在斜面上斜向下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F与m关系为 A. F=μmgcosθ      B. F>μmgcosθ   C. F<μmgcosθ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C 3. 下列现象中,与离心现象有关的是(    ) 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往外甩 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 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压干” D.运动员投掷铅球时,抛射角在42o左右 参考答案: AC 4. 篮球比赛是人们比较喜欢且普遍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甲通过空中将篮球传给运动员乙,运动员乙接住篮球后扣篮得分,在传球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甲对篮球做正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负功 B.运动员甲对篮球做负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正功 C.运动员甲对篮球做正功,运动员甲对篮球做正功ks5u D.运动员甲对篮球做负功,运动员甲对篮球做负功 参考答案: A 5. 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作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 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B.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做的功一定等于零 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D.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只爆竹竖起升空后在高为处达到最高点,发生爆炸分为质量不同的两块,两块质量之比为2∶1,其中小的一块获得水平速度v,则两块爆竹落地后相距          。 参考答案: 7. 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 参考答案: 8. 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的向心力.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如果一颗人造卫星离地面的8R0(R0为地球半径),它的环绕速度为___km/s. 参考答案: 2,6解析解: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环绕速度,即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环绕速度,则由可得v=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半径增大到原来的9倍,所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大小应为,即为原来的倍.因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它的环绕速度为2.6m/s. 9.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忘记记下斜槽未端小球重心的位置,图中的4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他便以A点作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则由图可知抛出点的坐标为[    cm,    cm]。 参考答案: 10. (填空)(2014秋?城东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坡面上放一块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的木板,木块质量为ml,质量为m2的人在木板上应向      以加速度 --------                                          奔跑时,可使木板不动.   参考答案: 沿斜面向下; 牛顿第二定律 设此时人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F,人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现对人和木板分别应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木板:m1gsinθ=F 对人:m2gsinθ+F=m2a 联立以上解得:a=,方向沿斜面向下 故答案为:沿斜面向下; 11.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      m处(g=10m/s2)。 参考答案: 2     1.5    0.0125 12.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的计算式为vb=      (用L、g表示) 参考答案: 2;0.70m/s;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为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v0=,而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两段相邻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y=gT2=L,联立方程即可解出 【解答】解:从图中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 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L, 再根据v0= 解出:v0=2 代入数据得:v0=0.70m/s, b点的速度为:. 故答案为:2;0.70m/s; 13.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 ,圆柱体质量为m。若把重力沿垂直于墙面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分解,则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小为              ;垂直于墙面的分力大小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 利用图所示装置,测定平抛初速时,应注意:在安装斜槽轨道时,除了要使斜槽处于竖直平面内,还应使               ;小球每次均应从          静止释放。 (2)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从原点水平抛出,经测量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 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         () 参考答案: 斜槽末端水平(3分)、   同一位置(3分)、    2(4分)、       (4分) 15.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中准备了如下器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包含碳粉纸片);B.220V交流电源及导线;C.铁架台(含铁夹);D.重锤;E.天平;F.秒表;G.纸带. 上述器材中不必要的是       (只需填字母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2)某同学按照正确操作选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重锤质量为m=0.2kg,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计时器打到D点时,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动能的增加量为     J.(要求计算数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E、F   (2分)   刻度尺 (2分)     (2)0.380(2分),    0.372—0.374均正确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滑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所示,abcdef为同一竖直平面上依次平滑连接的滑行轨道,其中ab段水平,H=3m,bc段和cd段均为斜直轨道,倾角θ=37o,bc段与和cd段之间由长度不计的小圆弧衔接,滑板及运动员在转弯处c无机械能损失。de段是一半径R=2.5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其正上方的d点为圆弧的最高点,滑板及运动员总质量m=60kg,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o=0.6,cos37o=0.8。运动员从b点以υ0=4m/s的速度水平滑出,落在bc上时通过短暂的缓冲动作使他只保留沿斜面方向的速度继续滑行,除运动员做缓冲动作以外,均可把滑板及运动员视为质点。则他是否会从d点滑离轨道?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当以从b点水平滑出后,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落在Q点,如图所示。设BQ=s,则    ①  ②           由由①②解得      落在Q点缓冲后       (5分) 从    ③ 运动员恰好从d点滑离轨道应满足:  ④ 由③④得   即    可见滑板运动员不会从圆弧最高点d滑离轨道。  (5分) 17. 如图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OO′匀角速转动,规定经过O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在圆心O正上方距盘面高为h处有一个正在间断滴水的容器,从t=0时刻开始随传送带沿与x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已知容器在t=0时刻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再滴一滴水。求: (1)每一滴水经多长时间滴落到盘面上? (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为多大? (3)第一滴水与第二滴水在盘面上落点间的最大距离x。 参考答案: 18. 一个物体从4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求 (1)落到地面的时间; (2)刚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3)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