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北京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mol·L-1H2SO4溶液                             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                                D.3 mol·L-1HNO3溶液      参考答案: 答案:A 2.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E,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 B.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元素C、D、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参考答案: A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最外层电子数为2,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则B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5=7,为N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S元素,则C应为Mg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2+6=8,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应为Al元素,A、B两元素相邻,则A应为C元素,结合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解答】解: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最外层电子数为2,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则B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5=7,为N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S元素,则C应为Mg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2+6=8,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应为Al元素,A、B两元素相邻,则A应为C元素,则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 A.C应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D>E;离子中硫离子的电子层数最多,镁离子和铝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所以铝离子的半径最小,故A正确; B.元素C所形成的氢化物中,如C原子数大于4个,则为液态或固态,故B错误; C.S可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故C错误; D.如为HNO2,则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A. 3.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 = 2的醋酸溶液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 (Na+)>c(CH3COO-)>c(H+)>c(OH-)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和NaHS混合溶液中:        c(Na+)+ c (H+) = c (S2-)+ c (HS-)+ c (OH-) C.NaHCO3溶液中:c(OH-)-c(H+)=c(H2CO3)—c(CO32 -) D.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CO32 -)+2c(OH-)=c(HCO3-  )+3c(H2CO3)+2c(H+) 参考答案: CD 略 4.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弱电解质 一水合氨、水、硫酸钡 B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C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D 合成高分子材料 光导纤维、涤纶、玻璃 参考答案: B 5. 要使含有Ba2+、Al3+、Cu2+、Ag+等离子的溶液中的各离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选择的试剂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H2SO4—HCl—NaOH—CO2              B.HCl—H2SO4—NaOH—CO2 C.NaCl—Na2SO4—NaOH—CH3COOH       D.Na2SO4—NaCl—NaOH—HCl 参考答案: B 6. 网易探索2010年5月20日报道,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命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为人体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可植入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反应,已知其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则下列对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消耗1mol氧气时转移4mole-,H+向正极移动        B.电池负极的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怎样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达到可以利用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        D.该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参考答案: D 略 7.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固体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碳酸钠产生的气体多 B、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平缓得多,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不活泼 D、取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用足量碱石灰吸收,增重bg,可精确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的含量 参考答案: C 略 8. “神舟十号”的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 )( 其中N 的化合价为-3 )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 C2H8N2 +2N2O4→2CO2+3N2+4H2O 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燃料无毒,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B. 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 C. 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C 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都有毒,故A错误; 根据方程式C2H8N2 +2N2O4→2CO2+3N2+4H2O,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故B错误;该反应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偏二甲肼中C、N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C正确;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9.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⑤②①④③                      B.③②⑤④① C.⑤④③②①                      D.⑤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属腐蚀速率: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①是化学腐蚀,②铁作负极,③铁作正极,④铁作阴极,⑤铁作阳极,因此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⑤②①③④,故选项D正确。 10.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参考答案: B 略 11. 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年产量的10~20%,金属的防腐十分重要。钢铁防腐方法有许多种,图—1与图—2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对其中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1:a为电源正极           B.图—1:辅助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图—2:电流方向d→c          D.图—2:金属A可以是耐腐蚀的金属铜 参考答案: B 略 12. 已知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氧化产物    B. O2F2是还原剂 C. 若生成3.2gO2,则转移0.4mole-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O2F2中氧和氟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在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由-2升高到+6,O由+1降低到0,所以硫化氢是还原剂、二氟化二氧是氧化剂。A. 氧气是还原产物,A不正确;B. O2F2是氧化剂,B不正确;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4mol O2,转移8mol e-。3.2g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3.2gO2,则转移0.2mole- ,C不正确;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正确。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陌生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F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表现-1价,去判断氯化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13. 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g)+2X(g)=2HX(g)  △H3<0 B.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H1=△H2+△H3 C.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D.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热量,III是形成化学键的,即△H3<0,故说法正确;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跟途径无关,因此有△H1=△H2+△H3,故说法正确;C、能量越低越稳定,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故说法正确;D、非金属性减弱,形成的化学键不稳定,因此断裂时,需要吸收热量,非金属性越弱,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小,故说法错误。 14. 氰化物有剧毒,我国工业废水中氰化物(C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 mg/L;对废水中CN-的处理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Cl2将废水的中CN-转化成N2和CO2等,使废水得到净化。发生的反应为: 2CN- + 8OH-+ 5Cl2  = 2CO2 ↑+ N2 ↑+10 Cl-+ 4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只有N2 B.经测定,NaCN的水溶液呈碱性,说明CN—能促进水的电离 C.若上述反应生成0.4 mol CO2,则溶液中阴离子增加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现取1 L含CN-1.04mg/L的废水,至少需用4.0×10-5mol Cl2处理后才符合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K+、ClO-、Cl-   B.有SO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SO D.在NO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