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实用13篇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第1篇 活动地点:幼儿园各班级教室 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对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有更深入的感受和体会 2、提供应家长与孩子交流、学习的时机,充分展示家长的教育智慧 3、通过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升家长育儿的经验 4、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初步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 活动指导原则: 1、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原则: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应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2、尊重在先,真诚沟通原则:具备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因人而异,不挑剔家长的素质,尊重每一位参与助教活动的家长注重活动细节,让家长知晓活动目标、意义,与家长真诚沟通 3、以孩子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家长助教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发展,活动的核心应围绕孩子的全面发展开展 4、适当性原则:指导应适时开展,给予家长发挥的`空问;并根据不同的活动采取灵活的指导方式 具体实施及负责人: 一、家长助教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 1、告知家长助教活动的意义,班级选取两位家长,选取原则要求此家长持两有,有能力、有时间(男女不限) 2、与家长沟通具体内容包括:具体告知家长助教活动的目的。
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流程》并发放相应资料(一日作息时间表),让家长了解班级的工作流程,为进入班级组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当天,家长7点半准时到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选择平时孩子接触较少的活动内容,并安排具体上课时间 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活动准备、课后感等 3、每位参加助教活动的家长,教师提前一天提醒家长做好准备,并协助家长准备好操作材料 4、活动前几天告知孩子,将要组织教学的家长,提醒幼儿在活动中要认真、专注,懂得基本的礼貌礼仪 5、教师将半日活动安排至家长,两位家长分工明确,每人一节教学活动、每人负责一个活动(晨间、户外) 二、家长助教活动的实施过程 具体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 1、班级教师配合家长助教组织孩子,有序的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家长助教活动当天 2、助教过程拍照家长助教活动当天 3、家长助教活动后,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家长助教活动当天 三、家长助教活动后期工作 具体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 1、给每位参加助教的家长颁发“家长助教积极分子”证书 2、请参加助教的每位家长写一篇助教后的感受,展示在家园栏和网站中。
3、班级撰写一篇家长助教的表扬信和感受 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第2篇 一、设计意图: 1、一直以来家园共育都是我们十分注重的一个环节,要到达“共育”目标,家长和老师必须有相同的看法和做法,而彼此了解对方的教育方式是首要的 2、对于大班幼儿家长来说,园所的各种活动目不暇接,但真正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既能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也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家长同样感到很新奇因此,我在每次的活动中会设计不同的内容,让家长参与不同性质的工作 3、请家长来到班中,以教师的身份同幼儿相处,这种方式不是第一次了,家长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参与都很积极在最后这半个学期里,我们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生活当中来 二、活动形式及内容: 1、根据家长需求设计活动内容 文静的果果一贯都有优秀的表现,但她有一个小缺点——做错事或是对自己做的事没有信心就会难过的哭果果妈妈向来对孩子的教育都很用心,总会与我们沟通米米在园或在家的表现想要参加助教活动却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因此我设计了简单的语言活动,家长比较容易掌握 2、根据家长特点设计活动内容。
除了英语、围棋及一些兴趣班是男教师任教,其他时间幼儿都是同女教师生活学习在一起的我班陶心耳的爸爸开朗健谈,在以前的活动中为我班的小朋友们变过魔术,十分受欢迎因此,我设计了更能表达男教师的户外活动,让其带动全班幼儿参与户外锻炼 3、根据家长优势设计活动内容 若轩活泼好动,老师和家长曾一度担心过他的学习,但从大班上半学期开始,他逐渐表现出了在数学方面的进步,计算起来不但速度快而且准确率也高经了解得知,他妈妈总会咨询购买一些相关练习册,图画较多的形式激发了子骏学习数学的兴趣,陪着孩子一起完成每天的内容, 4、根据家长能力设计活动内容 王欣然很是淘气,但她的妈妈说起话来也总是轻声细语,我设计了分级阅读活动,请她妈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故事内容 5、根据幼儿表现设计活动内容 但他在围棋课上表现十分突出,得到了围棋老师的夸赞,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在家里他经常和爸爸一起下围棋,不过是用五子棋,因为家里面没有围棋妈妈看着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很高兴很欣慰,同时也体验了一把保育老师的辛苦工作 6、根据家长意愿设计活动内容 嘉怡妈妈自孩子入园以来,一直都十分支持班中工作,对老师们的辛苦工作更是十分感谢,总是说“你们真是辛苦!”、“要能帮你们干点儿什么也行!”、“有事儿您就跟我说!”,当我向她提起参加助教活动时,她立刻就同意了,只是希望我能安排在她休假的时候,对此我们也十分理解。
我预备让曾倩妈妈体验整个带班过程 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第3篇 家长助教活动《我的爸爸》 今天如期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我的爸爸》这个活动和配班老师一起做了一些准备:带爸爸的手印、将活动方案发在网上、邀请家长参加……早上,7位爸爸来到了我们班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游戏的愉快和欢乐,促进亲子情感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爸爸的大手 请孩子拿出爸爸的手印,将自己的小手与爸爸的手印比一比,说说自己的发现,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 部分实录: 1.你发现了什么? 幼1: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师回应——“恩,大小不同” 幼2:连说带比划“这里这里”师回应——“恩,爸爸的手宽,宝宝的手窄” 2.除了这些不一样,还有吗?(我请一个孩子带上爸爸的手印,然后请孩子观察手指,果然孩子有新的发现) 幼1:爸爸的手(其实是手指)长,宝宝的手短师回应——“恩,爸爸的手指长,宝宝的手指短 (思考:尽管活动前一周我已把需要准备的手印及相关内容告诉家长们,但当天仍然有部分孩子没能把爸爸的手印带过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环节的效果。
于是在现场我告诉没有手印的孩子“你可以把手放在某某爸爸的手印上”,不是最正确方案,但也是尽量让孩子参与 从孩子的交流来看,将“爸爸的手印”贴在泥工板上的做法很有效,不仅增加了美观,而且有了这个板,孩子手更容易放上去比较(同时便于携带交流),很好地帮助孩子发现“爸爸的手与宝宝手外形上的差异”,教师的回应在于帮助孩子提升发现活动后我在反思,如果这个环节能够以记录的方式将“爸爸的手”与“宝宝的手”差异呈现给孩子,一定会更有效) (二)和爸爸玩游戏 对爸爸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让孩子感受与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了,尤其是爸爸的高大、力量 部分实录:亲子表演与教师提问 (1)(爸爸双手举起孩子,孩子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爸爸举起宝宝,宝宝像什么? 幼:像飞机、像飞机…… (2)(宝宝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一上一下)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像什么? 幼:跷跷板、跷跷板…… (3)(宝宝坐在爸爸大腿上,滑滑梯)现在像什么了? 幼:像在滑滑梯…… (4)(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现在谁是高个子?骑在爸爸脖子上感觉怎样? 幼:宝宝是高个子,宝宝最高…… 3.请爸爸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
(思考:虽然是极其简单的游戏,但因为了爸爸的参与,孩子异常高兴!小脸通红通红的,有的孩子在说“我爸爸也和我玩过这个游戏的”!……瞧,现场景象刺激了孩子的相关回忆经验) (三)和爸爸一起欣赏散文《我的爸爸》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我的爸爸” 2.播放课件 (思考:散文的内容主要就是刚刚表演的游戏内容,因为有了前面游戏活动的铺垫,特别是爸爸的参加,让孩子对散文内容有了直观的印象,倾听时非常专注尤其是到散文的最后一句:“我喜欢我爸爸”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说:“我也喜欢我爸爸”) (四)交流:我喜欢我的爸爸 顺着孩子的话,我马上抛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爸爸哪里最棒?” 部分实录:听听孩子们精彩的“心底话” 幼1:我爸爸很好!(——师追问:“哪里好?”孩子说:“我爸爸心好!”为了帮助自己解释她还将手放到了自己的“心”口——师回应:我知道,你感受到了爸爸对你的爱) 幼2:我爸爸会烧饭!(——师回应:恩,是个勤劳地爸爸!) 幼3:我爸爸的手很暖和!(——师回应:恩,爸爸的手温暖又有力量,让宝宝觉得很舒服!) 幼4:我爸爸的手会修东西!……修空调,家里的灯坏了会修……(——师回应:爸爸的手很巧,爸爸很聪明!) 幼5:我爸爸给我们买房子!(成人的交流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了!)(——师回应:爸爸努力工作,让宝宝一家生活得更好!) 幼6:牵着爸爸的手到“***乐园”玩,就不会丢了。
——师回应:爸爸的手让宝宝觉得很安全 …… (思考: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孩子的“情绪共鸣”在这一刻得到了“迸发”:每一句话,都是对于生活经验的一种直接反映,是孩子对爸爸爱的表达!尤其是那一句“心好”——很质朴,但却很真实地话瞬间地感动将我震撼,这是小班的孩子啊!她能表达出来,说明她的心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恰当的时间表达出来了!我的目光瞥见孩子爸爸脸“微微的一颤”,我想,那个瞬间他也应该被感动到了!——“教育的幸福与价值”在这一刻我品到了!) 这是一个随堂活动,未开展过任何的“磨课”,也有很多可以重新设计和调整的环节但是这个活动对于孩子、对于爸爸、对于我的感动却是如此真实地难忘!相信他对于孩子亲子情感的促进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两人三足”游戏更简单了 本次亲子运动会,大班有一个项目是两人三足因为上个星期孩子来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乘孩子来得挺多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练习一下前面两个项目基本上没有问题,都是家长和与幼儿单独完成项目过程,第三个项目需要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当我说完“两人三足”时,孩子们有点惊讶,也有孩子说和家长做过游戏我请做过的孩子来说说是怎么做的,然后在孩子基本有印象的根底上,我介绍了游戏的方法: 我请一个孩子和我搭档,我把我们紧挨的两条腿绑在一起,可是怎样走呢?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看起来。
不过,一开始,孩子的脚和我总打架,走了两步,腿乱套了,孩子们不再安静,纷纷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起来可是,越是着急越是乱套,看我们着急起来,倒是孩子们却热情地喊着一二一突然,我由孩子的喊声想到了解决两条腿打架的方法 我们重新回到起点,绑好两条腿,然后和搭档的孩子说好,绑在一起的腿先走,喊“一”,另一条腿走的时候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