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高二语文 公开课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羟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7.66KB
约10页
文档ID:341738364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提高对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 学习和掌握在议论文中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对比论证的方法 3. 学习课文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4. 探究本文重复的艺术技巧,理解其振聋发聩的表达效果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学习和掌握在议论文中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对比论证的方法2.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三、教学方法 圈点勾划、诵读、合作探究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二、 了解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右倾的错误,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才使错误得以纠正。

但当时形势发展很快,还来不及对各种错误的思想根源进行彻底清算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增加的新党员中不少人的思想也需要一个转变提高的过程为了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于1941年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整顿三风”,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整风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到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三、 解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

四、 梳理文章结构1. 采用首尾跳读法,阅读全文,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圈画观点句(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表明思路的句子,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各部分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并梳理文章结构圈画句: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五、细读文本 探究文章写作目的1.如何理解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是改变然后建立的意思,即破旧立新之意我们”是指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2.第二部分提到学风中的“极坏的作风”是指什么?明确:(1)不注重研究现状;(2)不注重研究历史;(3)不注重马克思主义应用3.这些“极坏的作风”有什么危害?试结合第二部分的原文分析。

1)“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明确:不去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根据想当然的经验去发号施令,是以自己脑袋里的片面的意识为主导去做事很容易给革命带来损失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2)“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故纸堆”是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用在这里比喻这些人学习古书,不懂活学活用零星”是强调知识少,而且是不系统的因而这些人不但不懂自己的国情,而且关于国外的知识其实也是一点没有用且不系统的知识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强调其只是把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而没有通过实践学到新知识这本质上是一种教条主义的错误3)“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

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批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通过这一段可以看出,学校的学习是严重脱离革命的实际的,即是一种抽象的没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学习单纯只是为了学到“亘古不变”的教条,这还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做法 总结:其实经验主义错误和教条主义错误,本质上都是以认识或者理论为主导,而不是以客观实践为主导,这都属于主观主义错误回顾党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还是王明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其实都是由于犯了主观主义错误,给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学风本质区别是什么?主观主义态度的学风:是从自己的经验或者从书本上的教条出发,而不去实践获得真知识以认识(理论)为主导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的向导以实践为主导 回顾历史,苏联成功的经验是工人阶级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的道路,而中国共产党走得是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什么会这样呢?毛主席发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最大的无产阶级是农民,因而通过土地革命解放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题。

而这条成功的道路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体现5.毛泽东批评“这极坏的作风”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批判这学风的目的,其实就是想通过改造学风,清算党内存在着的主观主义思想,使全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过渡语)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本篇文章旨在肃清党内以认识为主导的主观主义思想,从而在全党内树立以实践为主导的马列主义的学风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很难,而要改变一些人的思想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看看毛主席是如何通过一篇文章达到这个目的的四、探究“重复”的表达效果毛宗岗在《<三国演义>读法》中指出:“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犯”就是重复重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散文和小说中屡见不鲜而毛主席的这篇《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一篇经典理论文章,也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现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这种艺术技巧的表达效果如何问题一:文章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找一找哪里存在“反复地说明”情况第二部分批判的三种极坏作风,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都在第三部分重复出现了,而第三部分也对这三种作风进行了严厉地批判。

问题二:第三部分对于这三种作风的批判,是对第二部分简单地重复吗?第三部分对这三点的批判,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论证从论证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做研究工作的和做实际工作的两种类型,并指出其主观主义的表现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从论证方法来说,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例证法,这一部分则采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可见,文中的重复其实是一种艺术的重复,不单是一种内容的复现,而是根据论述的目的,有侧重有目的一种重复,因而文中的重复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艺术技巧而分析这种重复的艺术技巧,是理解本文深刻内涵的一把很好的钥匙问题三: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重复技巧的论述效果 示例: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例子“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的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这是文章第一部分内容,这里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道理,为后文对主观主义学习马克思不注重结合实际做法的批评作了铺垫 “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这是文章第二部分出现的两次这里第二处用对比,强调的对这种做法的严厉批评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是第三部分出现的两处,也用了对比突出的是要如何有的放矢地学习,强调的怎么做,重点是指导 “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这是文章第四部分,这里强调的是要求,是必须要去做的 可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在文中从头至尾重复出现了很多次因为这一点正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反反复复地出现,起到了卓有成效地提挈主旨、集中思想、强化认识的效果另外,这种重复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每一次有每一次的侧重点,既有正面论证强调其是的重要性,又有反面论述强调其否的危害性,既有对错误方法的批判,又有正确做法的指导可谓是前后贯通,反复对比,穷行尽理,屡屡晓示 总结:这种重复的现象,文章中还有很多很多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