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B.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 参考答案: B 2.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注: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数据显示1990至2010年间该地        (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     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18.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     A.宗教 B.交通 C.收入 D.性别 参考答案: D  A 3. 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 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6. 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 种类多    B. 形式新颖    C. 新鲜度高    D. 品质佳 参考答案: 5. B    6. D 5.绿腰带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B对。发达便利的交通线、充足的剩余劳动力、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 6.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品质,D对。种类、成本、新鲜度不是突出优势,A、B、C错。故选D。 【点睛】绿腰带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前提是当地拥有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农产品质量好。绿腰带项目保持农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没有改变。 4. 读4个工业部门组合图。 图中代表4个工业部门组合的数码与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①——技术、②——市场、③——劳动力、④——原料 B.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市场、④——原料 C.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 D.①——劳动力、②——技术、③——原料、④——市场 参考答案: B 5. 图6为某城市城区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城市的钢铁工业区适宜布局在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2.与火车站相比,高铁站 A.修建时间更早  B.土地成本较低   C.更利于矿产开发   D.对城区污染较重 参考答案: 11.D  12.B 【知识点】本题考查工业布局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 解析:11题,钢铁工业有污染,所以布局在郊区;又因为需要较多的煤铁资源,所以要距离交通线近,所以④处合适,所以D正确。 12题,与火车站相比,高铁站修建时间较晚;由于距城区较远,所以土地成本较低,B正确;而矿产开发一般不使用高铁,高铁对城区污染较轻。 【思路点拨】理解钢铁一般布局在郊区,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是解题的关键。 6. 下图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村落人比甲村落人先看到日出;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 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D.乙村落的降水量远远大于甲村落 18.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交通闭塞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 C.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威胁;D.夏季,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 参考答案: 17.C   18.D 7. 右图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11.图②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参考答案: D  C 8.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正午太阳高度、气温(°C)、气压(hPa) 该经线可能是                                                            A.30°E B.120°E             C.100°W            D.60°W 参考答案: B 9. 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影响和制约,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和地质构造、湖泊蓄水情况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属温带海洋气候     B.河谷是地堑,中间岩层垂直下降     C.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D.Q湖深度的变化,南侧大于北侧 24.关于甲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期现象发生     B.七月,Q湖的湖面大、湖水深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是中纬西风带,冬季盛行西南风 25.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 参考答案: C  B  C 10. 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②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图中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9.A  10.B  a 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 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 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而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在东北林区。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同。e 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易造成水土流失。 11. 右图1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6~7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7.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参考答案: D  A 12. 图 1 表示我国某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B.甘肃      C.河南        D.黑龙江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干湿地区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该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均为负值,且6月份水分亏损量最大,可判断该省位于我国的干旱与半干旱区,符合题意的为选项B.甘肃省。甘肃省,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6月份因正午太阳角较大、日照时间长而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因而水分亏损量最大。而广东、河南与黑龙江三省地处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年内逐月变化多为正值,因而排除选项A、C、D。 13. 下图是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图中示意的L河,流向与注入地分别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B.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 C.由西南流向东北,注人大西洋       D.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印度洋 参考答案: B 14.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局部)沿46°N地形坡面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图中气温最高点的海拔为 A. 550m    B. 750m    C. 950m    D. 1350m 20. 图中1月份平均气温曲线出现最大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B. 水汽充足,保温作用强 C. 气流下沉,焚风效应    D. 暖气团受阻,锋面停滞 参考答案: 19. B    20. C 【19题详解】 由图中气温最高点向等高线作垂线求取交点,再求出交点对应的海拔,约为750mm,选B。 【20题详解】 图中1月份平均气温曲线出现最大峰值对应的经纬度位置约为(46°N,118°E),海拔约为750mm,此位置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受大兴安岭下沉气流影响,冬温较高,选C。 15. 2018年5月2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中继卫星“鹊桥号”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使命轨道。2019年1月3日,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下图示意地球、月球、拉格朗日L2点位置及“鹊桥号”中继星发射运行轨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其背面 A. 永远背对着地球 B. 永远处于黑夜 C. 距离地球十分遥远 D. 不能反射阳光 11. “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说明 A. 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 B. 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 C. “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 D. “嫦娥四号”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 参考答案: 10. A    11. C 【10题详解】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月球绕地球运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永远用同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即月球的背面)则永远背对着地球。据此分析选A。 【11题详解】 月球没有大气,所以白天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月球表面温度很低,温差极大。“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号”中继星能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说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卫星与地球联系。AB选项内容通过材料不能分析得出。据此分析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16.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