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学习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1.袁隆平和钟扬都是在科学界很有影响的人物,可写的材料很多,两篇通讯是如何选材、组材的?【答案】【示例】(1)袁隆平作为国家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是人物事迹的核心内容作者以事写人,以追述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组织材料,依序写出了其中的一个个重要环节: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寻找与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孕株——研究证明培育杂交水稻切实可行——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从国内到国际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超级稻成果世界领先——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这样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理解了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2)选取典型事迹,全方位展现人物的风采《“探界者”钟扬》一文,开篇揭示了钟扬的多重身份: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再以五个部分各有侧重地选取典型事迹,展现钟扬的精神品格如“科学队长”部分中,选取了钟扬承担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写作工作,撰写、翻译,审校科普著作,为中小学生义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等多方面的典型事迹,表现钟扬对科普工作的奉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写了哪7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这篇人物通讯叙事时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探界者”钟扬》一文从植物学家、科普方面,通过钟扬的典型事例,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经历,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钟扬生前是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着巨大贡献的,所以被写进了教科书内开篇以拟南芥在植物学界的重要性出发,自然引出青藏高原上拟南芥的发现者钟扬,并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身份,概括了他的贡献和非凡的人生历程开篇切入自然,感染力强,容易吸引读者达人”在网络中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 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或某方面的高手本文中指钟扬不但在种子采集和研究领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主动承担了该领域的科普工作,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种子知识,对植物学产生兴趣《探界者钟扬》主要写的事件有科学家钟扬献身种子事业,钟扬普及科学知识,钟扬培养学生文章通过钟扬的典型事例,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通读本文,钟扬“探界”事情包含以下8方面,内容丰富,充分表现了钟扬的人格魅力:1.学习专业探界,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发生了浓厚兴趣。
2.工作探界,33岁的钟扬放弃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3.地域探界,本来在复旦大学的钟扬却主动到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去采集种子4.身份探界,担任教师、科研者同时,2009年钟扬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5.爱好探界,钟扬做了大量科普工作6.教学探界,钟扬“接盘”各类“流落街头”、提出转导师的研究生7.教学探界,钟扬招收底子薄、知识基础差的少数民族研究生8.生命探界,勇做牺牲自我的先锋者,为后人成功奠定基础2.普通劳动者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和英雄行为,但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不平凡的劳动品质,对于这样的人物,该如何表现?请你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进行分析答案】【示例】《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篇通讯抓住了张秉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所作所为,用一系列平凡感人的事迹,表现他爱岗敬业,细心服务群众的品质典型事迹人物精神作者立场张秉贵照顾带小孩的、赶车却排在队尾的、不讲道理的等各种顾客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细致赞扬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女儿病重仍满脸笑容的接待顾客爱岗敬业赞扬张秉贵克己奉公的高贵品质照顾买的多的顾客,而忽略了只买两块桃酥的农民勇于反思、自我批评、不断进取赞扬张秉贵不断追求高标准服务的工作态度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并收到礼物真诚付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赞扬张秉贵为顾客真诚付出的高贵品质,赞扬相互关爱的良好社会风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的能力。
一、《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篇通讯抓住了张秉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所作所为,用一些列平凡感人的事迹,表现他爱岗敬业,细心服务群众的品质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作者选择这些事迹赞扬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赞扬了张秉贵克己奉公的高贵品质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这是赞扬张秉贵不断追求高标准服务的工作态度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因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并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赞扬张秉贵为顾客真诚付出的高贵品质,赞扬相互关爱的良好社会风气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
二、文中很多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1.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 “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3.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4.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3.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以《喜看稻菽千重浪》和《“探界者”钟扬》为例,进行说明答案】【示例】《喜看稻菽千重浪》作者以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及访谈中得到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
如第一部分开头写自己跟在袁隆平身后走下稻田时的“错觉”,第三部分开头写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都来自亲历者的视角而第一部分中发现“一株奇特的稻禾”,第二部分中发现“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当时作者并不在场,相关的描写应来源于采访中袁隆平的回忆这些细节描写使文章具有“在场”感,也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引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揭示其内在精神品格如“种子达人”中,引用钟扬演讲中对收集种子工作价值的阐释,表现他对自己作为植物学家的责任和使命的理解;引用他调侃地谈收集种子的乐事,表现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在“‘接盘’导师”中,引用他以采集种子的标准来比喻培养学生的原则,切合他植物学家和教育专家的双重身份在这篇通讯的结束部分,引用钟扬说的话“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表现了他从专业角度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他献身科学、胸怀人类的精神品格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注意以《喜看稻菽千重浪》和《“探界者”钟扬》为例,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举例分析说明其中《喜看稻菽千重浪》主要是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主要是人物语言。
《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细节主要来采访过程中作者的亲身感受及访谈中得到的典型细节如第一部分开头“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吗?”写自己跟在袁隆平身后走下稻田时的“错觉”;还有第三部分开头“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都来自亲历者的视角第二部分如“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当时作者并不在场,相关的描写应来源于采访中袁隆平的回忆这些细节描写使文章具有“在场”感,也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阳》人物语言个性化特点突出,能够很好地表现钟扬的精神品格如“种子达人”中,“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王苍生。
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引用钟扬演讲中对收集种子工作价值的阐释,表现他对自己作为植物学家的责任和使命的理解;再如“作为一个植物学家,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菠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过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卡车把它们拉回来”,引用他调侃地谈收集种子的乐事,表现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还有“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 每一颗种子 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在“‘接盘’导师”中,引用他以采集种子的标准来比喻培养学生的原则,切合他植物学家和教育专家的双重身份在这篇通讯的结束部分,引用钟扬说的话“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表现了他从专业角度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他献身科学、胸怀人类的精神品格4.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