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单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试题练)教学讲练

lili****2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00.01KB
约17页
文档ID:337870312

高中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空定位【阶段特征】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政治新政权初步巩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逐步确立了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经济由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精神指引下,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外交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丰富发展,国防科技、教育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毛泽东思想丰富发展,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开展扫盲教育,同时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有所提高,社会风气根本改善相继进行铁路、公路建设,交通发展迅速;实行粮油等统购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颁布《婚姻法》主张婚姻自主,婚丧嫁娶习俗发生变化【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全国课标Ⅰ卷2019,31,4分“一五”计划近五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外交、教育等知识点上;反复考查“一五”计划,难度适中,注重以漫画、表格等为载体,创设新情境,同时注重核心价值观引领,突出能力立意(1)抓住这一单元的主干知识点,重点复习“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适当拓展延伸,同时注意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隐性知识(2)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是高考冷考点,但复习时也应注意(3)新中国外交深受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复习备考时应注意把本单元的知识点适当地和当今的时政热点相结合2018,31,4分“一五”计划2015,31,4分“一五”计划全国课标Ⅱ卷2019,41(2),10分国民经济的恢复2017,41(2),10分“一五”计划2016,31,4分“一五”计划2015,31,4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考点集训】考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成就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即“四面八方”工作方针,这说明当时(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B.亟需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走向萎缩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答案 A 2.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

这一变化说明(  )A.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对抗        B.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答案 C 3.1954年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C.过渡性        D.人民性答案 D 4.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发展这反映了(  )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答案 D 5.1956年10月的某一天,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招待所竟然住下了1 440人,全部是机械部下属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来北京只有一个目的:要钱要人这说明了(  )A.国民经济恢复势头迅速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国家优先发展机械工业        D.经济所有制发生大变革答案 B 6.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

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答案 C 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社会生活的变迁7.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表(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449 057.520 398.54.524.61951428 382.528 413.06.6551952575 071.570 146.512.285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A.“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D.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答案 C 8.下面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答案 B 9.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此言论(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答案 A 10.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答案 B 11.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柱状图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  )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国情答案 D 考点三 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与人民教育的奠基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据此说明当时国家(  )A.提出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B.注重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解决了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D.看中内地、西部工业发展的优势答案 B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

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A.适应了巩固新生国家政权的需要B.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揭开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D.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答案 A 14.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答案 B 【应用集训】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C.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答案 A 2.1955年,中国政府建议美国就双边问题进行大使级谈判,中国释放了数名被押的美国人,并愿意批转15名要求到中国大陆采访的美国记者的签证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打破了两极对峙的格局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同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答案 C 3.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这说明当时中国在外交上(  )A.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B.已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C.努力推动全方位的多边外交D.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答案 D 【五年高考】考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成就1.(2019北京文综,18,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 2.(2019江苏单科,11,3分)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右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 D 3.(2019海南单科,11,4分)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

这一指示(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答案 D 4.(2018北京文综,19,4分)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