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预防及处理方法

liu****1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59KB
约12页
文档ID:337152141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预防及处理方法考纲要求: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化学实验安全须做到以下“十防”:1.防爆炸①可燃性气体 (如H2 、CO、CH4 、C2H4 、C2H2等) 在空气中达到爆 炸极限点燃时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这些气体前均须检验纯度,进行 这些气体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空气流通;②H2还原CuO,CO还原Fe2O3等实验,在加热之前应先通气,将实 验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防止与装置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要注意用量不能过大;④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配制时氨水不能过量2.防仪器炸裂①给烧瓶、烧杯等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 (如制 氧气、制氨气、制甲烷、氢气还原氧化铜等) ,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②在集气瓶中点燃金属时,瓶中要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③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在加热过程中不能逐及焰芯;④热仪器不能立即用水刷洗3.防液体飞溅①浓硫酸与水、浓硝酸、乙醇等混合时,应将浓硫酸小心沿容器壁 慢慢加入另一液体中,边加边振荡而不能将液体注入浓硫酸中,更不 要将浓硫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②加热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时,要加细瓷片以防暴沸;加热试管 中的液体,管口不能对人;③蒸发溶液要用玻璃棒搅拌。

4.防液体倒吸①氯化氢和氨气等易溶性气体溶于水要连接防倒吸的装置;②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等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后,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③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因装置内气压不稳定,也要防倒吸5.防导管堵塞①制气装置若发生导管堵塞,将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喷出 因此,制氧气和乙炔时,发生装置的导管口附近要塞一团疏松的棉花, 以防导管被固体或浆状物堵塞 (你还见过哪些分堵塞的装置?)6.防中毒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②不能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③闻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吸收,防止污染空气④制备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厨内进行,尾气应用适当试剂7.防烫伤①不能用手握试管加热;②蒸发皿和坩埚加热后要用坩埚钳取放 (石棉网上) 8.防割伤刷洗、夹持或使用试管等玻璃仪器时,要注意进行正确操作,以防 被割伤9.防火灾①易燃物要妥善保管,用剩的钠或白磷要立即放回煤油或水中 (其 它药品能放回原试剂瓶吗?)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多于容积的2/3,不得少于容积的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抹布盖灭或用水浇灭,活泼金属着火可用砂土埋灭③万一发生火灾,应选用合适的灭火剂扑灭,如少量酒精着火,可用湿10.防环境污染。

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或废液缸内所有实验废弃物应集中处理, 不能随意丢弃或倾倒,;②能相互反应生成有毒气体的废液 (如硫化钠溶液和废酸等) 不能 倒入同一废液缸中;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如实验室制氯气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可用气球将多余的一氧化碳收集起来或使其通过碱液后点燃除去) ③汞洒落地面应及时用硫黄粉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处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 面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盖钠、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盖少量酸 (或碱) 滴到桌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较多量酸 (或碱) 流到桌 上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 (或稀 HAC) 作用,后用水冲洗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碱溅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千 万不要用手揉眼睛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白磷沾到皮肤上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 溶液湿敷溴滴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 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常用急救方法①如吸入有毒气体,中毒较轻时,可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 方,保持温暖和安静,必要时可输氧,但不能随便进入人工呼吸。

中毒 较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状,要用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 大量水冲洗眼睛②若误服毒物,常用的方法是引起呕吐,催吐剂有肥皂水、1%硫酸铜溶液误服毒物的急救和治疗一般由医务人员进行③若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再用大量水第三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 理实验一、燃烧的条件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开水,并投入一小 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 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反应 现象现象与解释: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 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 燃烧需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 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二、分子的性质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 (如小玻璃杯) 中,加入一定量的 水,向水中加入一个小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 水平线,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糖块溶解后,容器内液面下降说明分子是运 动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三、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 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 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 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 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2:把装有无色NaOH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 蓝色CuSO4溶液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 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再把小烧 杯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现象与解释:上述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说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地加入 NaCl和KNO3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现象与解释: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里, NaCl和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实验2: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体 的试管缓慢加热,边加热,边振荡实验3: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体的 试管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现象与解释:“实验2”中, KNO3固体继续溶解;“实验3”中 NaCl固体继续溶解这两个实验说明,中温度升高或增加溶 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实验4: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NaCl 和0. 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后在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室温下,2gNaCl完全溶解在10 mL 水中,得 到均一、透明的溶液;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经充分振 荡并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说明,对于不同溶 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的,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 的五、结晶原理实验:在烧杯里加入10g NaCl和KNO3的混合物 (其中 NaCl的量较少) 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 后冷却,观察KNO3晶体的析出现象与解释: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较高 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KNO3从溶液里结晶析 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降温时,大部 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六、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实验:把相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溶 液和氨水分别倒入5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 亮程度现象与解释:连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电极上的灯 泡比其他3个灯泡暗HCl、NaOH、NaCl是强电解质,溶于 水能完全电离成离子;CH3COOH和氨水是弱电解质,在溶液 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故HCl、NaOH、NaCl溶液的 导电能力比CH3COOH和氨水强七、离子反应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NaCl溶 液观察有无变化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5mL CuSO4溶液,再加入5mL BaCl2 溶液,过滤观察沉淀和滤液的颜色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少量上述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 观察沉淀的生成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现象与解释:第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 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第三支试管中有 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通过对上述实验现 象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支试管中没有发生化学 反应;第二支试管中,CuSO4电离出来的Cu2+和BaCl2电离 出来的Cl—都没用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 与Ba2+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八、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 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现象与解释:手有温暖的感觉,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 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 的玻璃片上。

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 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 应九、比较金属性强弱1 .钠、镁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变化取两小段镁带 (已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放入试管中,向试 管中加入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 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 呈红色;镁与冷水无明显变化,加热缓慢反应,滴入酚酞试液 的溶液呈红色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钠弱2 .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1: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 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 的现象现象与解释: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镁快说明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2:分别向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 量,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 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说明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即铝的金属性比 镁弱 1 1化学实验简答题怎样才能答得全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有关化学实验考核内容,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 六方面的要求:1. 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综合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 (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 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4.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根据实验现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