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挖空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4)教师版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第10周 第14课离骚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 1、《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4、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满招损,谦得益 6、(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羽扇纶巾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樯橹灰飞烟灭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7、(2021.新高考II卷)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 8、(2020.新课标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而未尝往也__”;月亮时圆时缺,“___而卒莫消长也__” 9、(2020.新课标Ⅱ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輮以为轮”,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輮使之然也___” 10、(2019全国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___覆压三百余里__,_隔离天日”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11、(2019全国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余音袅袅_,__不绝如缕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12、(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好古文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二、重点实词释义 帝高阳之苗裔(远代子孙)兮,朕皇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曰伯庸摄提贞(正当)于孟陬(孟春正月)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观察衡量)余初度(出生时的情况)兮,肇(开始)锡(赐给)余以嘉名:名(起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盛多)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加)之以修能扈(楚地方言,披)江离与辟(同“僻”,僻静、幽静)芷兮,纫(连缀、连接)秋兰以为佩汨(水流很快的样子)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拔取)阰之木兰兮,夕揽(采摘)洲之宿莽日月忽(迅速)其不淹(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序更替)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呆滞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之迟暮不抚(把握)壮而弃秽(抛弃污秽的东西)兮,何不改乎此度(法度准则)?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同“导”引导)夫先路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崇尚)修姱(美好)以鞿羁(比喻束缚、约束)兮,謇朝谇(谏诤)而夕替(废弃)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重复、加上)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即使)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荒唐)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比喻小人)嫉余之蛾眉(比喻美好的品德)兮,谣诼(毁谤)谓余以善淫。
固(本来)时俗之工巧兮,偭(违背)规矩而改错(同“措”,举措)背(违背)绳墨(比喻准则)以追曲兮,竞周容(迎合讨好)以为度(法度)忳郁邑(忧愁烦闷)余侘傺(失意的样子)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突然)死以流亡(随流水消失)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同“圆”)之能周(合)兮,夫孰(怎么)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责骂)而攘(容忍)诟(辱骂)伏(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本来)前圣之所厚(推崇) 悔相(观察)道之不察兮,延伫(久立)乎吾将反回(调转)朕车以复路兮,及(趁着)行迷(走入迷途)之未远步(使…缓行)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暂且)焉(兼词,在那里)止息进不入(不被容纳)以离(同“罹”,遭受)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了解)其亦已兮,苟(如果、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高余冠之岌岌(高耸的样子)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芳与泽其杂糅(交织在一起)兮,唯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其犹未亏(减损)忽反顾以游目(放眼观看)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更加)章(同“彰”显著)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美好)以为常。
虽(即使)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因受创而戒止)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难道我会因受到教训而放弃早有的志向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兰啊,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飞驰不停留啊,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用菱叶与荷叶制成上衣啊,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 7、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却旱晨受到责骂,晚上又被罢官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 9、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违背了规矩而改变措施。
10、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着苟合求容反以为符合常规 五、情境式名句默写巩固练习 (1)《离骚》中屈原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离骚》中写自己虽尚美并约束自已,但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离骚》中用香草作比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离骚》中,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诗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高尚而遭到小人排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适合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社会的句子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信条的句子是: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大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4)《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已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句子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5)《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句子是: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騎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退隐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句子是: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7)《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退隐的句子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8)《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制作衣裳表明自己要提高修养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衣带表明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洁的句子是: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4)学生版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第10周 离骚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 1、《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4、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5、《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6、(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7、(2021.新高考II卷)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 8、(2020.新课标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 9、(2020.新课标Ⅱ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 10、(2019全国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11、(2019全国Ⅱ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