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教育学》教学课件-幼儿园游戏活动

sat****10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4MB
约46页
文档ID:318508304
《幼儿教育学》教学课件-幼儿园游戏活动_第1页
1/46

幼儿教育学 教学课件第四章 幼儿园游戏活动引引入入案案例例:在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小班幼儿不时地互相关注,没有语言交往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中班幼儿在一起,很投入地扮演爸爸、妈妈、娃娃、医生、病人等角色,尽情玩耍;大班幼儿几人合作搭起了逼真的立体交通设施,每人操纵着小汽车在“交通警察”的指挥下疾驶在马路上 u幼儿从事的活动是什么?这种活动有什么特点?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各年龄班幼儿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教师应该怎样指导这种活动,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这种活动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什么关系?这些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知识结构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一、游戏的含义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自主自愿的活动,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活动在幼儿园中,游戏既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1自主自愿性 2虚构性 3社会性 4非功利性 5愉悦性 三、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游戏与幼儿的身体发展 2游戏与幼儿的认知发展 3游戏与幼儿的情感发展 4游戏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游戏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四、幼儿游戏的分类1比勒的游戏分类 机能游戏 想象游戏 接受游戏 结构游戏。

2皮亚杰的游戏分类 实践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规则游戏 3帕顿的游戏分类 偶然行为 旁观行为 单独行动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4苏联的游戏分类 创造性游戏 教学游戏5国内游戏分类 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包括由成人创编、以规则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指导一、角色游戏及其指导(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2)想象是幼儿角色游戏时最主要的心理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的过程 角色扮演 对物品的假想 对游戏动作和情节的假想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 (2)广泛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体验自主,发展主动性与创造性三)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1角色扮演的水平 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 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下,操作实物的行动 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仍是临时冲动或愿望起作用,忽东忽西 按角色要求行动,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 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 明确角色间关系,配合行动,规则复杂化。

2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四)角色游戏的指导 1指导角色游戏的基本原则以间接指导方式为主 2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1)幼儿游戏前,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 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 保证幼儿玩角色游戏的时间 准备游戏场地2)游戏开始时,教师的任务是促成幼儿开展游戏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帮助幼儿学会选择和分配角色 指导幼儿构思游戏情节并设计游戏环境3)游戏进行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促进游戏的发展 了解游戏构成要素(主题、角色、情节、交往、材料、规则)的发展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或指导,并为下一时段角色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 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个别表现,进行个别教育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适时地进行指导 教师参加游戏,扮演游戏角色,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鼓励幼儿以物代物,满足需求,实现游戏的目的 指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加强同一主题各角色之间和不同主题游戏之间的自然联系,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水平和合作程度4)游戏结束时,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 指导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 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游戏经验,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二、结构游戏及其指导1结构游戏的特点 (1)结构游戏是幼儿必须依靠结构材料才能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2)结构游戏是幼儿的操作性活动 (3)结构游戏是幼儿的造型艺术活动2结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促进幼儿手脑灵活 (2)发展幼儿认知和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4)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3结构游戏的种类 (1)模拟结构游戏 (2)意愿结构游戏 (3)命题结构游戏4结构游戏的指导 (1)游戏前,教师要为结构游戏的开展创造以下条件 教幼儿识别物体的结构特征,加深和丰富幼儿对物体的造型印象 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场地 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 使用结构材料的常规 不干扰、影响他人的结构意图,爱护同伴的结构成果3)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并予以适时的指导 了解幼儿的结构意图 激励幼儿相互学习,合作搭建复杂的或大型的建构物 了解幼儿的结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4)在游戏结束时,要重视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及教师的点评u同对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及评价的目的一样,教师组织幼儿对结构游戏的交流、分享与评价,主要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u对结构游戏的交流、分享与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过程,二是对结构物三、表演游戏及其指导(一)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游戏具有戏剧性 (2)表演游戏具有自娱性 (3)表演游戏是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二)表演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可以培养幼儿对文艺作品的兴趣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促进幼儿集体合作观念的形成三)表演游戏的种类(1)幼儿扮演角色表演2)幼儿操作角色表演 桌面表演 木偶戏 影子戏(四)表演游戏的指导1游戏前的准备(1)选择内容健康、适合幼儿表演的文艺作品 内容健康,具有教育意义 作品适合于表演 表演游戏要有一定的场面,但场面不宜变化过多2)帮助幼儿熟悉文艺作品,理解、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角色特点3)为表演游戏提供环境和物质条件2游戏过程的指导 (1)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2)适时点拨,提高幼儿表演能力 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幼儿共同表演 随机进行指导 (3)鼓励幼儿自编自演的创作活动 (4)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游戏经验,整理表演场地和道具四、有规则游戏及其指导1幼儿园有规则游戏的种类(1)智力游戏2)体育游戏3)音乐游戏。

2有规则游戏的特点 (1)有具体的教育任务 (2)有明确的游戏规则 (3)有一定的游戏结果3有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4有规则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结合各类游戏的含义和特点,你能分辨图片中玩的是哪一类游戏吗?第三节 幼儿园活动区活动 一、活动区活动特点与价值 1活动区活动的特点 (1)充分的自主性 (2)人际交往的多向性 (3)教育影响的自然性 2活动区活动的价值活动区活动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个性、交流情感等全面的教育价值二、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一)活动区的创设1确定活动区种类 动静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明而产生消极影响(如幼儿无目的地“乱窜”分散注意力等) 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发生拥挤、碰撞等情况 最好留有一块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 避免出现“死角”,即老师的视线不能随时看到的地方2选择适当的游戏材料u 材料投放时,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年龄越小高结构材料的比例应越大,年龄越大低结构、非结构化的材料应越多;二要考虑活动区的性质,角色扮演区、音乐区、科学区、运动区高结构材料可能多一些,建构区、美工区、沙水区、益智区低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材料会多些。

当高结构化材料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低结构或非结构化材料来实现时,可以多选择些低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材料二)制订各活动区的计划和目标(三)活动区活动的指导1初级阶段的指导 (1)幼儿水平:该阶段幼儿无活动区活动的经验 (2)教师的任务:与幼儿共同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幼儿表现,提供适当的示范,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材料、开展游戏,教师、幼儿共同建立各活动区的活动规则 (3)具体指导措施:了解幼儿活动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自主阶段的指导 (1)幼儿水平:幼儿已熟悉各个活动区情况和规则,能按意愿有序地进行活动 (2)教师的任务:观察幼儿活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根据幼儿园的阶段主题调整活动区类型和内容,更换活动区内的玩具和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3)具体指导措施如下 引导幼儿开始游戏 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 指导幼儿评价活动四)建立活动区活动的规则(1)拼插建构区游戏规则 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搭建; 建构中用什么取什么,不用放回原处,地面上不得有散乱的建构材料; 建构中尽量小心,不撞倒搭好的物体; 学习叠高、延伸、围封、对称等基本建构技能,有主题、有目的地搭建,大胆使用替代物与辅材; 不随便串别的区,学会认真做好一件事; 按类(材质、形状等)收放材料,收放整齐。

2)角色扮演区游戏规则 能按角色要求做出相应行为,学习协调角色间的关系; 知道固定物品的摆放位置,能自己取放,不搞乱; 能随玩随收拾、整理打扫(可作为角色扮演区角色的一个情节); 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学习与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能协调、解决矛盾(如角色分配等)3)语言阅读区游戏规则 看书要坐着看,注意坐姿正确; 能认真、专心地阅读,保持安静; 看什么、拿什么,一本一本地进行;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翻着看; 爱护图书,不抢书、撕书; 能与伙伴一同看一本书,能相互讲述交谈,但声音要小; 能进行多样化的语言活动(如看图、拼图讲述等)4)美工制作区游戏规则 进行美工活动要专心、认真,保持安静;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注意爱护和节约物品; 使用剪子要注意安全,注意坐姿与用眼卫生等; 做到轻拿轻放,并随时清理(可自行准备废料盒); 能与伙伴相互交流讲述各自的活动与作品,相互学习一般性活动规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培养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协调与人的关系;增强行为目的性,提高活动质量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协调相互行为关系行为目的性,游戏质量1爱护玩具不乱扔、敲打,随时拾起;2用什么拿什么;3不拿玩具走动;4随玩随整理;5及时结束游戏;6按类收放整理;7不咬、吃玩具;8注意坐姿、用笔姿势和用眼卫生等1使用材料先来后到;2选择活动先来后到;3能自动调节人数;4运用礼貌言行;5不干扰别人;6不得有破坏及攻击性行为等;7能共享材料,能轮流交换等;8能共同协商及合作;9能自行处理矛盾、冲突等1按材料功能正确使用;2一件事做完再做别的事(每次玩一种,尽可能探索多种玩法);3预先确定主题内容,行为有目的,专心持续;4学习解决问题能克服困难(五)活动区活动的观察与评估(1)活动区设置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

各活动区的使用频率 活动材料的数量和难易程度 幼儿间的冲突与环境的关系2)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应重点观察以下几方面 幼儿的兴趣 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 幼儿社会交往水平 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遵守规则情况本章小结u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在享受游戏过程的同时,身心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主体性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活动(集体教学和生活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幼儿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特性,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掌握科学指导幼儿各种游戏活动的方法,真正做到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的目的u活动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创设各种类型的活动区,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活动材料和玩具;幼儿可以自主自愿地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巧,通过操作玩具和活动材料,潜移默化地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影响教师要认真研究各种活动材料和玩具的教育价值,科学投放活动材料、适当指导幼儿活动区活动,充分发挥活动区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达到环境育人的教育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