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国工业革命特点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05KB
约3页
文档ID:304103134
德国工业革命特点_第1页
1/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德国工业革命特点 德国工业革命进展过程 德国产业革命体验了三个阶段:①19世纪30~40年头,属于初期阶段;②1848年革命后的50和60年头,是急速进展和工业高涨的阶段,近代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上确立起来;③1871年德国统一后,转入完成阶段 初期阶段 19世纪初期,德国封建制度逐步解体,农奴制改革为创立近代工 德国产业革命 业企业供给了货币资本和自由劳动力(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行会制度的削减使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对比自由的进展;此外,还从英国进口机器和雇用技工这一切,为资本主义工业的进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到20年头,工场手工业有了广泛进展,在纺织业中开头采用机器但直到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德国才进入产业革命时期 德国产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头的,到1846年,关税同盟各邦中已有 313家纱厂和75万枚机械纺锭,普鲁士的毛纺业中也有机械纺锭45万枚手工生产在整个纺织业中仍占统治地位采煤和冶金业开头使用煤炭炼铁,建立了使用焦煤的高炉和采用搅拌法炼铁等新技术,煤和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蒸汽机的采用也在增加,1846年共有1139台(2.17万匹马力)。

汽船航运和铁路创办也进展起来,1824年第一艘汽轮在莱茵河上开航,接着建立了几个航运公司1835年修成纽伦堡至费尔伯特的第一条铁路(全长12公里),1848年全国铁路线达2500公里但在1848年革命前,德国工业中工厂生产的比重还不大,工场手工业和小手工业仍占主要地位1843年德国工厂工人近70万人,即只相当于普鲁士一个邦手工业者和手工工场工人总数的一半,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还未建立德国仍为落后的农业国,其工业生产水平逊于法国,更远远落后于英国   德国工业革命急速进展阶段 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城乡封建剩余进一步被削减,关税同盟的影响日益巩固50~60年头,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急速增长工业棉花消费量和机器织布机各增加几倍,工厂制度在棉纺织业中和缫丝方面已占统治地位蒸汽机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家资助下举行了大规模的铁路创办,这刺激了煤铁工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制造业的成长煤矿中开头大量采用蒸汽机,黑色冶金方面广泛利用焦煤 德国产业革命 以及引进贝塞麦炼钢法和托马斯炼铁法等新技术1861年,机器制造厂的工人总数近10万,有些机器工厂的规模已不下于英国的同类工厂1850~1870年,德国的蒸汽机动力由26万匹马力增至248万匹马力,煤产量由670万吨增至3400万吨,生铁产量由21万吨增至139万吨,钢产量由6000吨增至17万吨,铁路线长度由5822公里增至 18876公里。

1870年,德国境内先进地区已根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升到13.2%,超过了法国,从而进入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德国产业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开头得较晚,但得以利用从英国进口的新机器和先进技术,因而加快了工厂工业的进展 ②从轻工业开头,但能较早重视进展生产资料生产,改组工业布局,结果重工业跟着轻工业急速进展起来在普鲁士军国主义影响下,重工业的进展与军火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 ③受普鲁士的传统影响较多,产业革命是在城市封建剩余势力存在的条件下举行的,因此同一时期的工业增长不如美国进展急速德国产业革命的这些特点对以后德国经济的进展具有深远影响 —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