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专题训练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5KB
约14页
文档ID:301423252
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专题训练_第1页
1/14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专题训练 追击和相遇问题 【学习目标】 1、掌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纯熟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自主学习】 1. 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一致的时刻到达一致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tA tB t0 (2)位移关系:xA xB x0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3. 相遇和追击问题剖析: (一)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甲物体追逐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开头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过一段时间后两者速度相等,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 (填最大或最小)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逐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逐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确定能追上,追 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即v甲 v乙。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逐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面,那么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那么追上,此处境还存在乙再次追上甲 ③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那么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留神二者是否同时启程,是否从同一地点启程 ⑶ 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逐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3、分析追及问题的留神点: ⑴ 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得志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⑵若被追逐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确定要留神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中断运动 ⑶留心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留神v t图象的应用 (二)、相遇 ⑴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分析同上 ⑵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十足值的和等于开头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4.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临界状态,确定它们位移、时间、速度三大关系。

(1)根本公式法——根据运动学公式,把时间关系渗透到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中列式求 解 (2)图像法——正确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 义结合三大关系求解 (3)相对运动法——高明选择参考系,简化运动过程、临界状态,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 求解 (4)数学方法——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出数学关系式(要有实际物理意义)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中Δ判别式求解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A火车以v1=2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察觉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刻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得志什么条件? 解1:(公式法) 两车恰好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一致时相遇 由A、B 速度关系: v1 at v2 由A、B位移关系: v1t (包含了时间关系) 12 at v2t x0 2 (v1 v2)2(20 10)2a m/s2 0.5m/s2 2x02 100 a 0.5m/s2 解2:(图像法) 在同一个v-t图中画出A车和B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图线,根据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两车位移之差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当t=t0时梯形与矩形的面积之差最大,为图中阴影片面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题意,阴影片面三角形的面积不能超过100 . 1 (20 10)t0 100 2 t0 20s a tan 20 10 0.5 20 a 0.5m/s2 解3:(相对运动法) 以B车为参照物, A车的初速度为v0=10m/s,以加速度大小a减速,行驶x=100m后“停下”,末速度为vt=0。

2vt2 v0 2ax0 物体的v-t图像的斜率表示 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2 vt2 v00 102a m/s2 0.5m/s2 2x02 100 (由于不涉实时间,所以选用速 度位移公式 ) a 0.5m/s2 备注:以B为参照物,公式中的各个量都应是相对于B的物理量.留神物理量的正负号 解4:(二次函数极值法) 若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 1 v1t at2 v2t x0 2 12 代入数据得:at 10t 100 0 2 其图像(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必为正值,故有 1 4 a 100 ( 10)2 0 a 0.5m/s2 4 a2 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求解的数学问题 2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的加速度开头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求: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解1:(公式法) 当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

设经时间t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那么 v汽 v自6 at v自 t s 2s a3 11 xm x自 x汽 v自t at2 6 2m 3 22m 6m 22 解2:(图像法) 在同一个v-t图中画出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两车位移之差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当t=t0时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差最大 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6 tan 3 t0 2s t0 当t=2s时两车的距离最大为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xm 1 2 6m 6m 2 动态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矩形面积(自行车的位移)与三角形面积(汽车的位移)的差的变化规律 解3:(相对运动法) 选自行车为参照物,以汽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相对自行车沿反方向做匀 2 减速运动v0=-6m/s,a=3m/s,两车相距最远时vt=0 对汽车由公式 vt v0 at (由于不涉及位移,所以选用速度公式 ) t vt v00 ( 6) s 2s a3 2 对汽车由公式 :vt2 v0,所以选用速度位移公式。

) 2as (由于不涉及“时间” 2 vt2 v00 ( 6)2 x m 6m 2a2 3 表示汽车相对于自行车是向后运动的,其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移为向后6m. 解4:(二次函数极值法) 设经过时间t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Δx,那么 x v自t 当t 62 ( ) 2 123at 6t t2 22 2s时, xm 624 ( ) 2 6m 斟酌: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摩托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 3 x 6t t2 0 21 x汽 aT2=24m 2 【针对训练】 T 4s v汽 aT 12m/s 例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s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1) 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 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2 例2.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察觉前方同轨道上相距x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 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刻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 a应得志什么条件? 分析: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例3、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马路上以速度v1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

汽车司机察觉游客途经D处时,经过0.7s作出回响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如下图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否过快,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 17.5m,BC=14.0m,BD=2.6m.肇事汽车的刹车性能良好,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 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⑴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 ⑵分析过程,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解题过程: 【才能提升】 1、为了安好,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中断,后车司机从察觉这一处境,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 2 始减速所体验的时间(即回响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为a=4m/s.该高速 2 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客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察觉同轨前方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刹车引起的加速度大小为0.8m/s2,问两车是否相撞? 3、如图,A、B两物体相距x=7米,A正以V1=4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 2 此时速度V2=10米/秒,方向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返回),加速度大小a=2米/秒,从图示位置开头计时,经多少时间A追上B. V 4、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小石子摄在照片中。

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是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是从多高的地方落下的吗?计算时,石子在照片中0.02s速度的变化比起它此时的瞬时速度来说可以疏忽不 2 计,因而可把这极短时间内石子的运动当成匀速运动来处理g取10m/s)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