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 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物因素: 1、 化学布局取代基的影响: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 、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 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 2、 化合物的联合作用( 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 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有五种类型: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 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 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 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 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 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巩固 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 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2.化学布局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 化学物的化学布局是抉择毒作用的重要物质根基,由于它 抉择了毒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活性,因而抉择了毒物在体 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过程,因此抉择毒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1)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甲基取代,毒性降低;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 毒性巩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 取代愈多,毒性愈大 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 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2)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布局的影响: 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麻醉作用巩固,脂溶 性增加,碳原子数超过确定限度时(7-9个碳原子)后,对人体 产生麻醉作用的危害逐步裁减,如: 戊烷 < 己烷< 庚烷 辛烷毒性减低 C5 H12 <C6 H14 <C7 H16 ,C8 H18; 2)而碳原子数一致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如:直链烷烃的麻醉作用大于其同分异构体: 庚烷 > 异庚烷; 3)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如: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 环烷烃的麻醉作用>开链烃 环戊烷 > 戊烷; 4)碳原子数一致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如乙烷的毒性8时不易吸收 15~20题 A 在碳原子一致的处境下直链饱和烃>支链饱和烃 B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麻醉作用巩固 C 9个碳原子以上毒性减弱 D 有机磷布局式中的2-乙基被2-乙氧基取代后毒性巩固 E 成环的烃类毒性>不成环的烃类毒性 15.庚烷毒性>异庚烷 16.乙烷毒性>丁烷毒性 17.癸烷( C10H32 )无麻醉作用 18.保棉磷毒性>保棉膦毒性 19.环己烷的毒性>正己烷的毒性 20.苯的毒性>戊烷的毒性 【名词解释】 1.毒物的联合作用 2.相加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问答题】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16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 2.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3.列出并描述五种类型毒性相互作用 4.定义并描述四种类型的拮抗作用 【论述题】 1.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受个体感受性的影响,举例说明? 3.试验环境基因组筹划对预防医学进展的影响 4.基因多态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