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75KB
约15页
文档ID:2991180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_第1页
1/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肖万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两个全面”的目标,是系统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阅历,根据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成持续问题突出的时代要求作出的正确判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期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领略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务必以更大的政治士气和聪慧,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自觉坚强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结气力,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弥漫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进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给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时不我待,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改革开放,都要勇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进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切实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冷静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2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 从邓小平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对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丰富,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明显,更加鼓舞人心 (1)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所谓“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进展战略的一个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丰饶,但日子好过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进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出名的现代化进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其次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成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成中等兴隆国家水平 历史的脚步到了2000年,中国人骄傲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已告成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其次步目标,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成了小康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进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这时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成确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对比低所谓不全面,就是总体小康根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得志,而进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得志,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进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进展水平差距不小 (2)“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三步走”战略时,对相当遥远的第三步战略的概括目标不成能作更加概括细致的规划,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想象当我们告成实现了第一步、其次步战略目标以后,我们对未来更加有把握了,也就是说具备了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进一步概括化的条件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机遇而作出新的战略规划,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1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充裕,形成对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进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根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进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22年、2022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成现代化的目标 (3)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实定 2022年党的十六大按照“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集中气力,全面创办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进展对比均衡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进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全面”二字可以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进展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2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整个社会走上生产进展、生活丰饶、生态良好的文明进展道路 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安居乐业,采纳良好教导,实现人的全面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进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进展道路 所谓进展对比均衡,就是使城乡区别、地区区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对比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宏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赋予新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巩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进展,为实现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根基,经济增长明显超过原来预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2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实现从新历史起点启程,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赋予了新内涵 (1)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总要求 巩固进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进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允正义;加强文化创办,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进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创办生态文明,根本形成俭约能源资源和养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布局、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新内涵的概括要求 相对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来说,新内涵概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提高进展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转变进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布局、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养护环境的根基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2年比2000年翻两番 二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才能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付出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是促进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办的首要任务是创办现代农业 2 五是促进社会公允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允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根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巩固,法治政府创办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供给根本公共服务才能显著巩固” 六是大力加强文化创办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创办,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俗进一步弘扬笼罩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巩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七是人人享有根本生活保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根基,以根本养老、根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笼罩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建立,人人享有根本生活保障 八是根本消释十足贫困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合理有序的收入调配格局根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十足贫困现象根本消释 九是实现人人病有所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人人享有根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激励社会参与,创办笼罩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给保障体系,为群众供给安好、有效、便当、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是创办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创办生态文明,根本形成俭约能源资源和养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布局、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操纵,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坚韧树立”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目标的根基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冷静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2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创办”改成了“建成”,一字之变,既反映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也规定了面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表达了我国进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创办”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目标更高,标准更严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严肃承诺,是对全世界的庄重昭告,同时指领略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1)新阶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背景 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进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告成走向告成的告成阅历 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进展,社会昌盛稳定,民生持续改善。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持续推进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的是:进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成持续问题照旧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任务艰辛,城乡区域进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社会冲突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照旧严峻,等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国进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表达,是经济社会进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更加提防推动科学进展,更加提防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提防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心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国内形状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处境新问题、我国进展中展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根基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进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时代内涵 为实现到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奋斗目标,赋予了“完整表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倍增’”的时代内涵。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进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进展,才能筑牢国家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根基这表达在六个方面: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进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巩固的根基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2年翻一番;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付出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