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话资治通量之7—汉纪20-27第二十八卷•汉纪二十汉元帝刘爽初元元年(前48)[1]春季正月初四,孝宣皇帝刘洵被安葬在杜陵;大赦天下[2]三月初十,元帝封王政君为皇后,封王政君的父亲王禁为阳平侯[3]元帝下诏:把三辅、太常、各郡、各封国公田及皇家苑囿可以节省的经费跟产物赈济贫民,帮助创业; 家产不满一千钱的,供给或借贷种子、食粮[4]元帝封外祖父已故平恩戴侯许广汉同胞弟弟的儿子、中常侍许嘉继承平恩侯爵位[5]夏季六月,因民间瘟疫流行,元帝命掌管后勤的太官削减膳食经费,缩编乐府成员,消减皇家林苑的马 匹,用以救济贫困的百姓[6]秋季九月,函谷关以东十一个郡国发生大水灾,出现饥荒,或有人吃人现象调运周边相邻郡国的钱粮 予以救济[7]元帝一向听说琅哪郡的王吉、贡禹二人,都通晓经典而且品行高洁,派遣使节征召他们王吉在途中病 逝贡禹到后,拜为谏议大夫;元帝屡次虚心地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贡禹启奏道:“古时候,君王都很节俭,除了征收十分之一的赋税外,便没有其它赋税徭役,故而家家保障供 给,人人生活充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多人,马厩里的御马不过百余匹但是后世争享奢侈, 渐渐地越来越严重,下臣们也跟着相互仿效。
愚臣认为:完全如太古君王那样是难以做到的,但至少应效仿近古 君王作风,来进行自我节制如今,宫室已经修定,是无可奈何了,而其余的开支,应尽可能地削减过去设立在齐郡的皇家制造厂,每年为皇室制作的御用丝质服装不过十箱而今,这三家织造厂,其工人各 有数千人,一年的资费达数亿,而皇家饲养的御马就将近一万匹汉武帝时,又广泛选取美女达数千人,以充实 后宫;到他去世,随葬的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等多达一百九十种,还将后宫嫔妾侍女都置放于茂陵园内进行 陪陵即使到汉宣帝安葬时,皇上也不愿言及撤免此事,群臣也附从这种旧例,真是太令人痛心了!“所以,想让天下人承蒙教化,这样征收美女都大大超量了各王侯的妻妾或到达数百人,富豪、官员们蓄养 的歌妓也有数十人,所以造成禁室内多有悲怨之女,外面民间多有单身之男等到这些王侯、官豪死后埋葬,又 无不刮空地上的宝物以充实地下墓穴这种问题始于君主,全是由于大臣们附和旧例之罪我认为陛下深刻体察 古圣人之道,会遵从其节俭之风应大量削减车辇驾驭等器物,三分去掉其二;于后宫嫔妾侍女中择选有贤德的, 留下二十人,其余全部放归回家至于陪陵中的女子,凡没有生育过的,应全部遣返马厩中饲养的御马可不超 过数十匹,只留出长安城南一片园区,作为田园狩猎场。
考虑到当今天下处于饥荒之年,假设不大加削减自己的享 用去解救,怎能迎合天意呢?上天降生圣人,是为了让他照顾黎民百姓,并非仅是为了他自己的享乐元帝赞许并采纳贡禹之言,公布诏书,命令各处原预备招待天子的宫馆不再修缮置办掌管车马之处,裁减 消耗粮谷的马匹;掌管豢养禽兽的上林苑处,撤掉以肉为食的禽兽臣司马光日:忠臣辅助君主时,帮他解决了难办的问题,那么其简单的问题不用费力就自然端正过来;弥补了 他缺乏的方面,那么其长处的一面不必奉劝,自然就发挥出来元帝刚刚登位时,虚心请教贡禹,贡禹本应该先从 其面临的急切的问题着手,然后再处理其不急的问题然而优柔寡断、奸佞弄权,正是当时的大患,而贡禹却避 而不谈;谦恭节俭,本是元帝平时所坚持的,而贡禹竟不厌其烦地说这些,为什么呀?假设是贡禹的智慧缺乏以明 白要害问题,怎能称为贤臣?假设是明白要害问题而不说,那么他的罪过就更大了[8]匈奴呼韩邪单于挛鞋稽侯狮再次上书,诉说百姓贫困,请求赈济朝廷颁发诏书,责令云中、五原二郡 调拨粮谷二万斛用以救济[9]这一年,首次设置戊校尉和己校尉的职务,使其负责驻守并农垦于车师旧地的军队汉元帝刘爽初元二年(前47)[1]春正月,元帝驾临甘泉宫,郊祭天神于泰畤。
乐陵侯、大司马史高以外戚身份领任尚书职事,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担任其副职萧望之是一代名 儒,在元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与周堪都担任太子的师傅,旧情很深,元帝对二人十分信赖而被委以重任,元[2]三月,元帝前往雍城,祭祀五帝[3]冬季,河间王刘元,被控残杀无罪之人,撤销爵位,贬逐房陵[4]元帝下令撤除文帝母亲薄太后的陵园[5]元帝前往虎圈,观赏野兽搏斗,妃嫔们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跳出圈外,攀着阑杆想上殿堂元帝左 右的侍从、贵族,包括傅婕妤在内的妃嫔们,都惊慌逃命只有冯婕妤,一直向前站着挡住熊武士把熊杀死 元帝惊魂初定后,问她:〃人人恐惧,你为什么上前阻挡熊? 〃冯婕妤说:〃猛兽凶性发作,只要抓着一个人,就会 停止攻击,我恐怕它直扑陛下的座位,所以以身阻挡它〃元帝感激嗟叹,对冯婕妤倍加敬重而傅婕妤大为惭愧, 从此与冯婕妤产生隔阂冯婕妤是左将军冯奉世的女儿汉元帝刘爽建昭二年(前37)[1]春季正月,元帝前往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三月,前往河东,祭祀后土神[2]夏季四月,大赦天下[3]六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兴为信都王[4]东郡人京房跟从梁人焦延寿学习《易经》焦延寿常说:“得到我的学问而丧失生命的,就是京房。
他的 学说长于占卜天灾人祸,共分六十卦,轮流交替地指定日期,用风雨冷热作为验证,都很准确京房运用这种学 说,尤其功力深厚,被地方官府推荐为“孝廉”之后,他到朝廷充当郎,屡次上书元帝,议论天象变异,十分灵验 元帝喜欢他,数次召见,向他询问京房回答说:“古代帝王按功劳选拔贤能,万事都有成就,祥瑞显现衰亡之 世,任用官员那么以遭诋毁还是受称赞为依据,所以政治腐败,因而招致天灾变异应当考察文武百官的行政效率 及其政绩,天灾变异才可停止元帝命京房主持这件事,京房于是拟定了考功课吏法,上奏元帝元帝下令,公 卿朝臣与京房在温室殿举行讨论会大家都认为京房的方法过于琐碎,使上级和下级互相监督侦察,不可施行 但元帝却倾向京房当时,正好各州刺史向朝廷奏报事宜,集中在京师长安元帝召见他们,命京房向他们宣布 考核之事,刺史们也认为不可施行只有御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开始时反对,后来转为支持这时,中书令石显正独揽大权石显的好友五鹿充宗任尚书令,二人联合执政有一次,元帝在闲暇时召见 京房,京房间元帝:”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导致国家出现危机?他们任用的是些什么人? ”元帝说:“君王昏庸, 任用的都是善于伪装的奸佞。
京房进一步问:“君王是明知奸佞而仍用他们?还是认为贤能才用他们? ”元帝回答 说:“是认为他们贤能」'京房说:“可是,今天为什么我们却知道他们不是贤能呢?“元帝说:“根据当时局势混乱, 君王身处险境便可以知道京房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任用贤能时国家必然治理得好,任用奸邪时国家必定混 乱,这是事物开展的必然轨迹为什么幽王、厉王不觉悟而另外任用贤能,为什么终究要任用奸佞以致后来陷入 困境? ”元帝说:“乱世君王,各自认为他所任用的官员全是贤能假如都能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天下怎么还会有 危亡的君王? ”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曾经知道周幽王、周厉王的故事,并讥笑过他们可是,齐桓公任用 竖刁,秦二世任用赵高,以致政治日益混乱,盗贼满山遍野为什么不能用周幽王、周厉王的例子测验自己的行 为,而觉悟到用人的不当? ”元帝说:“只有治国有法的君王,才能依据往事而预测将来京房于是脱下官帽,叩 头说:“《春秋》一书,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天变灾难,用来给后世君王看而今陛下登极以来,出现日食月食, 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大地震动,天落陨石;夏季降霜,冬季响雷',春季百花凋谢,秋季树叶茂盛,降霜后草木 并不凋谢水灾、旱灾、虫灾,百姓饥僮,瘟疫流行。
盗贼制伏不住,受过刑罚的人充满街市《春秋》所记载的 灾异,已经俱备陛下看现在是治世,还是乱世? ”元帝说:“已经乱到极点了,这还用问?”京房说:"陛下现在 任用的是些什么人? ”元帝说:“今天的灾难变异和为政之道,幸而胜过前代而且认为责任不在这些人身上 京房说:“前世的那些君王,也是陛下这种想法我恐怕后代看今天,犹如今天看古代元帝过了很久才说:“现 在扰乱国家的是谁? "京房回答说:“陛下自己应该知道元帝说:“我不知道;如果知道,哪里还会用他? ”京房 说:“陛下最信任,跟他在宫廷之中共商国家大事,掌握用人权柄的人,就是他京房所指的是石显元帝也知 道,他对京房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京房告退后来,汉元帝还是不能让石显退位臣司马光日:君王的德行不昌明,那么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又从何着手呢?观察京房对元帝的诱导,可以说 是把道理说得十分清楚透彻了,而最终仍不能使元帝觉悟,可悲啊!《诗经》说:“我不但当面把你教训过,而且 提起过你的耳朵不但是用手携带着你,而且指示了你许多事又说:“我教导你是那么的恳切细致,而你却漫 不经心、听不进去'’这说的就是汉元帝啊![5]元帝命京房推荐他的学生中通晓检验政绩和有能力考察官吏的人,准备试用。
京房上奏:“中郎任良、姚 平,希望能用为刺史,在各州试行考绩制度请准许我留在朝廷,转报他们的奏章,免得下情不能上达然而石 显、五鹿充宗都痛恨京房,想使京房远离元帝,于是向元帝建议,应该试任京房为郡守元帝遂任命京房当魏郡 太守,允许他以考功法去治理本郡京房请求:“年终时候,请准许我乘坐驿车前来,向陛下当面报告元帝许可京房自知数次因为议论受到 大臣的非议,跟石显之间怨恨已成,不想远离元帝身边于是上密封的奏章:“我一出京师,恐怕被当权大臣所害, 身死而事败,所以盼望在年终之时,得以乘驿车到京师向陛下奏事,幸而蒙陛下哀怜而允许然而,六月二十日, 阴云乱风四起,太阳光芒暗淡,显示高级官员蒙蔽天子,而天子心里怀疑六月十八日、十九日之间,定有要隔 绝陛下与我的关系,使我不得乘坐驿车奏事的事情发生京房还没有出发,元帝命阳平侯王凤奉诏通知京房,不要乘驿车回京师奏事京房心中更加惊恐秋季,京 房出发,走到新丰,托朝廷传送文书的差人再上密封的奏章:“我先前于六月间曾上书陛下,所说《遁卦》虽未应 验,但占候之法说:’有道术的人刚刚离去,天气寒冷,大水涌出成灾’到了七月,果然大水涌出我的学生姚 平告诉我:’你可以说通晓道术,却不能说笃信道术。
你所预测的天灾变异,没有一件事不应验现在,大水已经 涌出,有道术的人就要被放逐而死在外边,还有什么话可说!‘我说:‘陛下最仁爱,对我尤其宽厚,即令因进言 而死,我还是要进言‘姚平又说:‘你只能说是小忠,不算大忠从前,秦朝赵高执政,有一位叫正先的人,因 讥讽赵高而被处死,赵高的淫威从此形成所以秦朝的衰乱,是正先推动的’而今我出任郡守,把考核功效引为 自己的责任,只恐怕还没有着手便被诛杀求陛下不要使我应验大水上涌的预言,像正先那样死去,让姚平嘲笑」京房到陕县,再上密封奏章:“我先前建议由任良负责官员考绩,让我留在朝廷议论此事的人知道这样对于 他们自身不利,而且不可能把我和陛下隔绝开来,所以说:,与其学生出面,不如试用老师’可是,如果派我当 刺史,又怕我面见陛下奏报,于是又说:‘当刺史,可能与太守不同心,不如当太守’目的在于隔绝我们君臣 陛下没有反对他们的主张,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这正是阴云乱风所以不散,太阳失去光辉的原因我离京师长安 渐远,太阳的昏暗越来越重盼望陛下不要难于征我回京师而轻易地违背天意!邪恶阴谋,人虽不觉,上天却必 有变化,所以人可以欺,天不可以欺,请陛下详察! ”京房离开一月余,竟被征回京师,逮捕入狱。
当初,淮阳宪王刘钦的舅父张博是一个看风行事,无善行的人 物,向刘钦要了许多金钱,到京师长安活动征召刘钦入朝张博曾跟随京房学习《易经》,而且把女儿嫁给京房 京房每次朝见,回家之后,都把跟元帝之间问答的话告诉张博张博于是暗中记下京房所说的机密言语,让京房 代刘钦草拟请求入朝的奏章他把这些密语记录和奏章草稿,都送给刘钦过目,作为他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