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试行)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76KB
约10页
文档ID:294135821
大学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试行)_第1页
1/10

XX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试行)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开展的新形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 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那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 定(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 方案一、综合素质测评内容1、思想道德素质(占20%);2、科学文化素质(占50%);3、身体素质(占10%);4、科技创新能力(占10%);5、社会实践能力(占10%)二、综合素质测评方法1、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那么,采用分项积分、综 合评估的方法进行测评2、综合素质测评积分公式:综合素质测评总分工思想道德素质积分X 20%+科学文 化素质积分义50%+身体素质积分义10%+科技创新能力积15分、12分、10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 分别记30分、26分、23分、20分4、科技社团活动:(1)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社团活动(如各种兴趣小组等), 依据各社团提供的考核结果,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中 等记3分2)在科技社团活动中成绩突出:获系(部)级表彰记8 分;获校级表彰记10分;获省级表彰记15分;获国家级表 彰记20分。

五)社会实践能力基础分:50分奖扣分:1、学生干部职务基础分:各项干部职务基础分见下表:10 分X 10%+社会实践能力积分X 10%3、综合素质测评等级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 格五等,各系(部)分别以同一专业或同一年级(班)为单位, 按综合素质测评总分高低评定等级其中:优秀占20%,良 好占50%,中等占20%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其等级为 不及格:(1)综合素质测评总分缺乏60分者;(2)有违反四项基本原那么的言行,经教育不改者;(3)严重违犯校纪校规、本学年内受留校观察处分者;(4)触犯法律,被司法机关处理的4、综合素质测评名次评定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总分在班级或同一年级同一专业 内排列名次三、综合素质测评分项记分要求及标准(一)思想道德素质1、基本政治素质:(1)政治表现: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拥护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政治理 论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学年被评为优秀记9分,良好记8 分,中等记7分,一般记5分,差记2分2)开设“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的班级,按全学年“两课”成绩加权平均值的60%记入,即: 学年“两课”成绩积分二Eni二IXiYiEni=lYiX60% 其中:n为一学年“两课”门数,Xi为第i门课程成绩 (各门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入),Yi为第i门课程的学分数。

3)不开设“两课”的班级,记基础分45分2、政治理论学习与竞赛:(1)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社团(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 等)活动,根据社团考核结果,优秀记5分,良好记3分, 中等记1分2)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竞赛活动,获系(部)一、二、三 等奖者,分别记5分、4分、3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 及优胜奖者,分别记7分、6分、5分、3分;获省级以上一、 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8分3)撰写政治理论学习论文或学习体会:在系(部)交流 一篇记3分,在学校交流一篇记5分,在省级及以上交流一 篇记10分;在内部刊物或非公开刊物上刊载,每篇记6分; 在校外一般刊物上发表一篇记8分;在本校学报上发表一篇 记10分,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记15分,在国家级刊物上 发表一篇记20分4)政治理论学习论文获系(部)一、二、三等奖者,分 别记5分、4分、3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 分别记8分、7分、6分、4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 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8分;获国家级一、 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25分、20分、15分、10分5)撰写宣传稿件:在校广播站播出一篇记1分,在《世 纪风》、校报等校内刊物上刊登一篇记2分,在校外报刊上 刊登一篇记3分;各种宣传稿件获学校、省及其以上奖励每 篇分别另记6分、10分。

6)无故不参加统一规定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包括团 组织生活、报告会、主题班(团)会、各种大型集会等),每 次扣2分;迟到(或早退)每次扣1分3、日常行为表现和社会公德:能自觉遵纪守法、遵守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那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 各种社会道德规范,举止文明1)参加校纪校规及爱校教育竞赛:系(部)级竞赛成绩 优秀记3分,良好记2分,及格记1分,不及格记0分;参 加校级竞赛每人记2分获系(部)级一等奖另记2分,其它 奖励另记1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 5分、4分、3分、2分2)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在某一方面(如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等)受系(部))表彰记3分,受学校表彰记5分,受 学校以上表彰记10分3)违纪扣分:一般违纪一次扣2—4分,受通报批评者 每次扣6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留校观察处分者每 次分别扣8分、10分、15分、20分4、劳动观念及劳动表现:(1)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学 年评定为优秀记9分,良好记8分,一般记6分,差记0分2)在“文明寝室”建设中,成绩突出,被授予系(部) 级“文明寝室”者,其成员每人记3分,被授予校级“文明 寝室”者,其成员每人记5分,被授予校“文明寝室标兵” 者,其成员每人记8分;在寝室月评中被定为“不合格寝室” 每次其成员每人扣1分。

5、青年志愿者服务:参加系(部)及学校组织的青年志 愿者服务活动一次记1分;受系(部)表彰一次记4分,受学 校表彰一次记6分,受学校以上表彰一次记10分6、学生党、团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授予优秀党、 团员等称号:校级记5分,省级记15分,国家级记20分二)科学文化素质1、专业文化素质积分专业文化素质积分:必修课成绩积分+任意选修课成绩 积分+辅修专业课程成绩积分(1)必修课(含限定选修课,下同)成绩积分必修课成绩积分按学年必修课成绩加权平均值记入: 学年必修课成绩加权平均值=Eni=lXiYi£ni=lYi 其中:n为一学年必修课程门数,Xi为第i门课程成绩(各门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入),Yi为第i门课程的学分数注:以上公式中必修课指除“两课”、体育、任意选修 课及辅修专业以外的其它课程2)任意选修课成绩积分=学年任意选修课总学分XI(3)辅修专业课程成绩积分=学年辅修课程总学分XI2、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按时作 息旷课一节扣2分(迟到或早退2次记一节旷课)3、课外读书竞赛活动:参加读书竞赛活动:获系(部)一、二、三等奖,分别记 3分、2分、1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 记6分、5分、4分、3分。

4、外语等级考试及竞赛:(1)公外等级考试(非外语专业学生):专科生外语通过 四级记8分,通过六级记12分;本科生外语通过四级记5 分,通过六级记8分2)专业外语水平考试: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外语四 级(或公共外语六级)记5分,通过专业外语八级记8分;非 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外语四级记12分,通过专业外语八 级记15分3)参加校内外英语竞赛,获系(部)级一、二、三等奖 者,分别记3分、2分、1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 胜奖者,分别记6分、5分、4分、3分;获校以上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7分5、计算机应用能力:(1)计算机通过二级记5分,二级以上每提高一级加3 分;获得初级程序员证书者记8分,初级以上每提高一级加 5分;(2)参加校内外计算机操作比赛:获系(部)一、二、三 等奖者,分别记3分、2分、1分;获学校一、二、三等奖 及优胜奖者,分别记6分、5分、4分、3分;获校以上一、 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2分、10分、8分、6分6、专业性竞赛活动(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内开展的活动):(1)凡参加学院或系(部)组织的各种专业性竞赛活动, 每次记1分2)在各种专业性竞赛活动中获系(部)级一、二、三等 奖者,分别另记4分、3分、2分;获学院级一、二、三等 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计6分、5分、4分、3分。

7、其它文化素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由国家颁发 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会计证、预算员合格证等), 每项记15分三)身体素质1、基础分50分2、身体健康状况:由班主任或员依据学生现实身 体状况做出评价,分为健康、一般两个等级,并分别记8分、6分3、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或系(部)规定参加的课外体育 活动每缺勤一次扣2分(二次迟到或早退记一次缺勤)4、参加各类体育竞赛:(1)参加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如运动会、各类球赛、棋 赛等)活动,系(部)级每次记3分,校级每次记5分,校以 上每次记8分;(2)参加体育竞赛获奖者:获系(部)第一、二、三名者, 分别记5分、4分、3分;获学校第一、二、三名者,分别 记8分、7分、6分,其它名次记4分;获省及以上第一、 二、三名者,分别记15分、12分、10分,其它名次记8分5、体育社团活动:(1)积极参加各种体育社团(如足协、棋协、乒协等)活 动,根据各社团考核结果,优秀记5分,良好记3分,中等 记1分;(2)在各种体育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获系(部)表彰者 记4分;获校级表彰者记6分;获省级表彰者记10分;获 国家级表彰者记20分四)科技创新能力基础分:50分。

奖扣分:1、科学创造、科技创作:(1)获国家科技创造或其它专利一项记30〜50分2)科学创造、科技创作获奖者,系(部)级每项记6分, 校级每项记10分,省级每项记20分,国家级每项记30分2、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包括文学、艺术 等作品):(1)论文在系(部)交流一篇记4分,在学校交流一篇记6 分,在省及以上交流一篇记15分;向系(部)提交论文(或作 品)一篇记1分2)论文在系(部)、学校内部刊物或非公开刊物(如《世 纪风》等)上登载,每篇分别3分、5分3)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记20分,在国家级刊物 上发表一篇记25分4)论文获系(部)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另记7分、 6分、4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另记 10分、9分、8分、6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者,分别另记20分、15分、12分、10分;获国家级一、二、 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30分、26分、23分、20分3、科技竞赛: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科 技作品比赛”、“电子设计大赛”、“专业作品设计比赛”等; 获系(部)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记7分、6分、4分; 获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10分、9分、8 分、6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者,分别记20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