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京城市道路景观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10KB
约8页
文档ID:291668266
东京城市道路景观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东京城市道路景观 东京城市道路景观 在日本城市创办中,为了表达城市特色,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很好的城市天性,对城市定位举行了很好的规划,如东京与京都的城市定位,东京从一开头就定位为现代化的都市,因而现代工业、金融业等兴隆,城市创办也以现代化的建筑为主体,是一座全新的城市;而京都的城市定位那么是“文化的京都”,这样的定位使得京都的现代化气息减弱,而传统文化气氛浓郁,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使得京都与东京的城市景观有着重大识别,东京的城市景观是高楼林立、节奏急速,而京都那么是相对安闲的、包含历史风味的城市,城市景观的创办由于城市品牌战略的不同而区分开来 东京是一个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形态构成的重要因素,东京的城市道路景观呈现了与之相应的昌盛喧嚷与轻松高兴从带状的行道绿化到点状的街头花园,从花坛座椅到路牌广告,从中我们可以会意到自然优雅、高效有序、精细、弥漫关爱的道路景观特色 道路作为城市形态空间的重要组成片面,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定向的交通与不定向的人的活动的统一体。

道路景观对于该地区的市民和外来者都是公允和同等重要的在这种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环境中造就舒适、安好、便捷、亲切的景观是每个使用者的愿望,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展的重要标志 东京,旧称江户,建于1457年至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于此后,它便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导、交通的中心全市面积2186K㎡,人口1300万,人口密度5429人/ K㎡,是全世界人口密度5429人/ K㎡,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东京道路分报告自动车国道、一般国道、都道、区市町村道,总长23487km 由于人多地少,东京的城市道路用地普遍较为紧凑,多数干道为2车道,特例都道为4~6车道,车行道宽12~19m,人行道宽3~6m这样慌张的道路用地却有效地解决了三个根本问题:一是市民能便当舒适地使用街道,二是外地或外国游客能快捷地辨明方向,三是都市环境天性的表现 一 高植物笼罩率 东京是一个高度兴隆的现代化都市,政府一方面供给给市民高效便捷的“硬件”设施,同时高度重视城市中绿色“软”环境的培植,这不仅有利于街道的大气清洁、噪音操纵和城市景观等有形环境,同时也在引导着城市景观这一非物质形态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这里建筑密度虽然很大,但在街上人们仍能感到郁郁葱葱的自然气息东京街道的感激明净也是与道路及两旁用地的高植物笼罩率、高植物浓度紧密相关的 从功能上看,东京城市道路绿化分为:道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桥头绿化、设备带隔离绿化、绿色通道、街区花园从道路横断面看,道路绿化可分为:中央分隔带绿化、车行人行隔离绿化、人行道与建筑间、建筑与建筑间绿化 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通常是乔灌木复层绿化带,约为人行道宽度的1/3行道树 冠径大,片面主要街道行道树冠径达12~15m,树冠笼罩面积大,人行道都被笼罩在树荫下,且树型美好宏观上有利于大的城市线型绿道的形成在小环境中,那么形成了室外空 间的顶界面,增加街 道空间的内聚力行道树下的空间并未空置,而是经过修剪的黄杨灌木带,加上花坛高约1m,恰是视线能穿透的分隔高度,与时令花卉搭配,形成有韵律德尔图案灌木带既增加了植物的浓度,也起到了良好的空间分隔作用,给行人带来舒适地安好感 人行道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绿带那么根据建筑物功能、体量的不同有所变化但值得提出的是,在我国这一区域的绿化通常是被遗忘或忽略的死角,而在东京的城市道路景观中它却发挥着积极作用。

与国内同性质场地相比,东京的沿街建筑往往是增加退界用地所形成的公共绿化,室外构筑物如花坛、雕塑、铺地的材料色调与周边建筑物相协调并考虑相临建筑物的连续性与人行道平行的直 道上植物也呈线型排列,高度在1.5~2.5m之间,分隔比车行道旁绿 化明显在建筑物凹部和建筑间空间,往往有丛植的乔木和绿灌,充分发挥了植物“绿”和“软”的空间调理作用 东京众多的天桥也是绿意盎然的结合桥头的台阶设置花坛,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台天桥两侧通常跳出1.0~1.2m,栽种时令花卉或修剪成型的灌木如都厅通路上的某个天桥,为与相邻建筑协调,桥头用红棕色 砖砌成,并结合地形设置了小块休息平台,是使用率极高的小空间 国内的城市道路绿化创办,有时存在片面追求指标的问题如设置了多少草皮,就算有了多少绿地指标,就算符合了某条规定至于绿地内植物的数量、配置的质量,往往斟酌不够东京的城市道路中,却是积极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举行高质量的绿化在这里,单一的使用大米那几 的草坪或在上面点缀几株乔灌的绿化方式是见不着的,草坪的数量少于乔灌木乔灌木的大量使用本身就大大增加了绿色浓度,而且乔木是绿色成荫的高大树木,灌木是密植的修剪成型的厚厚绿带。

这样高笼罩率、高浓度的绿化是东京城市道路生态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造就国际大都市自然优雅的室外空间的必备条件 二 有序高效的标识系统 道路最本质的功能是有效地组织人流车流,使之快速安好到达目的地东京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对城市道路更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路段性质和周边环境,从人的行为启程,合理设置各类标识,是东京街头景观的一大特色 东京的标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记名标识、诱导标识、地图、规章制度的说明等等设置的形式、位置、高度、大小,以及文字的表述都是经过留心考虑的,便于行人根据自己额意图高效切实地使用像地铁电车的出口这样使用频率高的地点被定为标识的优先设置点,往往会展现大幅的相邻路段的地区图,列出周边重要的建筑及公司名称,标明周边建 筑与道路的位置关系,醒目的红色文字标明“现在地” 在重要路段,其他区图绘成精致的线条俯视图,更能使人一目了然其他的设置准那么还有:动线上多交错点的位置,如天桥桥头、有站前广场的且显示率较高的地点、道路上大中型停留场地中动线与出入口不符的点等根据站口或道路交错口的级别大小,路牌内容的多少也有所不同行人用的路牌与车行所用路牌,根据视线角度的不同,位 置、大小也随着变化。

越是繁杂的路段路牌密度越大,有时间隔几十米就有一个路牌,即时给行人指明方向但东京的路牌 多而不乱,路牌的质地与道路、花坛的铺装相协调,制作精致,成为道路景观中重要的组成要素 政府对道路中的广告招牌也举行了规制引导,在一些景观重要的道路,如新宿的金融街、皇居邻近,广告牌几乎不在道路上展现对广告举行严格操纵有利于造就秩序井然的街路景观,符合东京快速生活节奏对道路提出的有序高效的要求 三 精致的细部 日本的构件加工和施工安装一向要求特别精确,构件提防外部造型,交接严丝合缝,没有空隙尽管造型干脆,但琢磨得很精细 道路中的花坛,其砌筑的石材均严格划分出成比例适度的小块,肌理丰富,并根据功能的不同变化高度适合行人休息的地方,花坛高度在0.4~0.5m之间,宽度在0.35~0.50m之间在某些人行与车行之 间的绿带,花坛高为0.7m左右,修建整齐的黄杨木绿 篱高0.3m总和1m的高度恰好是实现能穿越的分隔高度顶界面(树冠)和边缘带(分割绿篱)尺度的良好把握增加了街道这一线性空间的内聚力,这是行人舒适度和安好感的前提 道路中各类管道在地面的出口也经过用心装饰。

花坛中水电的检修口不是设在花坛的正面,而是设计一个500mm×300mm的凹入,将开口设在侧面,即便于检修,又不影响视觉效果地面上的管道口、金属盖平匀经过特意设计,大 小、质地与周边铺地相协调,并能组成图案建筑的某些设备及检修口,通常先用金属或石材包装成圆柱或方体,然后将周边的绿篱修剪出大小外形相匹配的孔,在远处看到的只是整齐的植物 人行道的铺装大多采用景观铺装,不仅解决道路的根本功能(道路的弹力、排水透水性、平坦性、视觉鉴别性),而且特别提防与周边环境的调和,低于天性的表现、亲切度、快适性也是其设计目的快适性表现在视觉的快速辨识和快速行走上,路面提防色调、明度、质地、线型的区分,加强视觉引导效果铺装根据街道的性质、历史背景和周边景观要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另外,道路缘石、排水侧沟、防护栏、街灯、信号器、亭、雕塑、植物、路牌、坐凳、洗手池等道路附属物都经过设计者用心的考虑日本人对于自然石材潜在美的熟悉和运用的才能在这里得到极好表达整个环境给人以细腻之感精致的细部处理赋予街道优雅的气质这也正是东京街道空间适于近距离体察玩味的理由所在 四 极富人情的设计 人是使用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意义在于人的参与。

东京城市道路空间从使用者的利益启程,悉心考虑每一个环节,表现出人性的关爱无障碍设计是其中一大表达好多有台阶的地方都有残疾人坡道,有的与雕塑结合设置一导盲铃,人经过时发出声音,告知道路即将发生变化道路的中央、交错口、上下坡道或台阶等处地面会展现各种颜色排列成的长方形的点状凸起物,为盲人或视觉障碍者提示所处位置日本道路协会还特意制定了《视觉障碍者诱导用块设置指针》以细致模范该项设计 上野公园内的科学博物馆门口特设的轮椅电梯 东京地铁站内为了几级台阶而设的轮椅/儿童手推车通道,并有两个高度的扶手这样的设施几乎在每个站内都能看到 早期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地铁站,加装了这样可以让轮椅上下的装置虽然很少人用,但是有和没有确是本质的识别终究残疾人人数再少,他们也拥有着同等的人生权利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