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女性经、孕、产、乳的特殊功能,主要是脏腑、经络、气女性经、孕、产、乳的特殊功能,主要是脏腑、经络、气血、天癸的血、天癸的化生功能化生功能化生功能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表现作用于胞宫的表现 胞宫胞宫胞宫胞宫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天癸天癸天癸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气血气血气血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 脏腑脏腑脏腑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是气血生化之源; 经络经络经络经络是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是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 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必须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必须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深入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关系,尤深入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关系,尤其要着重了解肾、肝、脾胃和冲、任二脉在妇女生理其要着重了解肾、肝、脾胃和冲、任二脉在妇女生理上的作用上的作用脏腑、经络、天癸、气血脏腑、经络、天癸、气血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一)胞宫(一)胞宫胞宫:胞宫:胞脉:胞脉:分布于子宫的血脉。
分布于子宫的血脉胞络:胞络:络于子宫的脉络组织络于子宫的脉络组织胞宫胞宫 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它与现代医学的子宫的解剖范围不尽相同,中医学室等它与现代医学的子宫的解剖范围不尽相同,中医学的胞宫的解剖形态为的胞宫的解剖形态为“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可见其除了包括子宫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它位(输卵管、卵巢)它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 它它具有蓄经、行经、育胎、分娩的功能具有蓄经、行经、育胎、分娩的功能l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三:妇人杂病三:“淋漓不断,谓之漏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l“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忽然暴下,谓之崩中”l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妇人规:妇人规:“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蓄经、行经蓄经、行经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异常?异常?异常?异常?朱震亨:朱震亨:“父精母血,阴阳交媾,胚胎始凝,胎所居名父精母血,阴阳交媾,胚胎始凝,胎所居名曰子宫曰子宫”。
叶天士女科证治:叶天士女科证治:“妊娠心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妊娠心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育胎、分娩育胎、分娩正常?正常? 异常?异常?素问素问.评热病论: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胞络伤损,于脏虚冷气下冲,则令胞络伤损,于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阴挺出,谓之下脱”主月经、主妊娠主月经、主妊娠 胞宫被称为胞宫被称为“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其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脏是,其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脏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时亦泻亦藏,藏泻有时 一方面以其形态中空似腑而功能藏精又似脏;一方面因一方面以其形态中空似腑而功能藏精又似脏;一方面因其对月经、妊娠有不同的定期藏泻作用,且无与其他脏腑相其对月经、妊娠有不同的定期藏泻作用,且无与其他脏腑相表里,故称表里,故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 其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充其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充分表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性分表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性子宫、胞脉、胞络互相协调作子宫、胞脉、胞络互相协调作子宫、胞脉、胞络互相协调作子宫、胞脉、胞络互相协调作用,共同完成。
用,共同完成用,共同完成用,共同完成 (二)经络(二)经络 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1、形态形态形态形态 属经络范畴,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属经络范畴,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 2、功能功能功能功能 (1)蓄存:四脉如湖泽,蓄存由十二经流注的充盈气血,流蓄)蓄存:四脉如湖泽,蓄存由十二经流注的充盈气血,流蓄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 (2)联通:四脉相互联通,共奏调节气血,渗灌溪谷,濡润肌)联通:四脉相互联通,共奏调节气血,渗灌溪谷,濡润肌肤,并把脏腑化生的气血与胞宫联通而发生作用肤,并把脏腑化生的气血与胞宫联通而发生作用冲脉与胞宫冲脉与胞宫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与胞宫的经络联系冲脉的走行:冲脉的走行:“起于胞中起于胞中”(经络走向图经络走向图) 冲脉与胞宫冲脉与胞宫 冲脉冲脉经脉循行:经脉循行:“起于胞中起于胞中”1、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阴部,2、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向上行于脊柱之内,3、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肾)交会,沿着腹阴(肾)交会,沿着腹部两侧,部两侧,4、上达咽喉,、上达咽喉,5、环绕口唇。
环绕口唇 “冲脉起于胞冲脉起于胞冲脉起于胞冲脉起于胞” ”,明确了冲,明确了冲,明确了冲,明确了冲脉与胞宫的经络关系脉与胞宫的经络关系脉与胞宫的经络关系脉与胞宫的经络关系冲脉与胞宫冲脉与胞宫冲脉的功能冲脉的功能 以脏腑为基础以脏腑为基础其其脉脉与与足足阳阳明明胃胃经经会会于于气气街街,受受后后天天水水谷精微的供养谷精微的供养与与足足少少阴阴肾肾经经相相并并,又又受受先先天天之之肾肾气气的的资资助助人人体体先先天天之之元元气气,与与后后天天水水谷谷之之精气皆汇于冲脉精气皆汇于冲脉冲冲脉脉又又通通过过其其上上下下循循行行,与与三三阳阳三三阴阴取取得得联联属属,能能调调节节十十二二经经的的经经气气,以以资资助助十二经脉的活动十二经脉的活动故故称称冲冲脉脉“渗渗诸诸阳阳、“渗渗三三阴阴”,与与十十二二经经相相通通,为为十十二二经经气气血血汇汇聚聚之之师师,是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冲脉与胞宫冲脉与胞宫l冲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冲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l冲有要冲之义,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冲有要冲之义,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冲为血海,是气血聚会之师,是五脏六冲为血海,是气血聚会之师,是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之海。
腑之海,十二经之海l妇女以血为本,月经以血为用,只有冲妇女以血为本,月经以血为用,只有冲脉之精血充盛,月事方能以时而下,方脉之精血充盛,月事方能以时而下,方能有子 任脉与胞宫任脉与胞宫 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的走行:任脉也任脉的走行:任脉也“起于起于胞中胞中”,下出于会阴,向前,下出于会阴,向前沿腹正中线上行,至咽喉,沿腹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环唇,分行至眶下上行环唇,分行至眶下图示图示)“起于胞中起于胞中”,确定了任脉与,确定了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胞宫的经络联系 任脉:经脉循行:任脉:经脉循行:1、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阴部,2、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3、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元等穴,4、到达咽喉部,、到达咽喉部,5、再上行环绕口唇,、再上行环绕口唇,6、经过面部,、经过面部,7、进入目眶下(承泣,属、进入目眶下(承泣,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任脉与胞宫任脉与胞宫l任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任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与足厥阴与足厥阴肝经肝经会与腹部之曲骨会与腹部之曲骨。
与足太阴与足太阴脾经脾经会于中极会于中极 与足少阴与足少阴肾经肾经会于关元会于关元与足阳明与足阳明胃经胃经会于承浆会于承浆的胃气濡养的胃气濡养肝为藏血之脏,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肾为先肝为藏血之脏,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脏,任脉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天之本、藏精之脏,任脉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任脉与胞宫任脉与胞宫任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脉的功能是主一身之阴,凡精、血、任脉的功能是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等阴精都由任脉总司,故称津、液等阴精都由任脉总司,故称“阴阴脉之海脉之海”胞宫主月经,任脉起于胞宫,任有妊养胞宫主月经,任脉起于胞宫,任有妊养之意,为人体妊养之本,主胞胎,只有之意,为人体妊养之本,主胞胎,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胞宫有行经、胎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孕等生理功能 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督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督脉的走行: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督脉的走行: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上行,至项风府处络脑,并由项沿头正柱上行,至项风府处络脑,并由项沿头正中线向上、向前、向下至上唇系带龈交穴中线向上、向前、向下至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处 (经络走向图经络走向图) 督乃总督之意,有总领诸阳经的功能督乃总督之意,有总领诸阳经的功能督脉:经脉循行:督脉:经脉循行:1、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阴部;2、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3、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内,4、上行巅顶,、上行巅顶,5、沿前额下行鼻柱沿前额下行鼻柱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督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督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督脉与督脉与肝脉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肝藏血而寄相火督脉与督脉与肾脉肾脉:其:其“合少阴上股内后廉,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贯脊属肾”,与肾相通,得肾中,与肾相通,得肾中“命命火火”温养,督脉能维系人身之元气温养,督脉能维系人身之元气督脉与督脉与心脉心脉:“上贯心入喉上贯心入喉”,与心,与心相通,得君火之助相通,得君火之助督脉行身之背,主一身之阳,又得督脉行身之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阳脉之海之海”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督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督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出会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出会阴,分行人身之前后,主一身阴,分行人身之前后,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交会于龈交穴,之阳气,任、督交会于龈交穴,循环往复,维持阴阳脉气的相循环往复,维持阴阳脉气的相对平衡,从而使胞宫功能正常。
对平衡,从而使胞宫功能正常督脉与任脉共主司女子的孕育督脉与任脉共主司女子的孕育功能功能带脉与胞宫带脉与胞宫 带脉带脉带脉,如束带然,回绕一身,总束带脉,如束带然,回绕一身,总束诸经,故名之诸经,故名之图示图示)带脉的走行:难经带脉的走行:难经“带脉者,起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于季肋,回身一周”带脉横行于腰部,取足三阴、足三带脉横行于腰部,取足三阴、足三阳等诸经之气血为用,通过冲、任、阳等诸经之气血为用,通过冲、任、督三脉间接地下系胞宫,从而约束督三脉间接地下系胞宫,从而约束三脉,维持胞宫生理活动三脉,维持胞宫生理活动带脉总束诸经,使经脉搏气血循行带脉总束诸经,使经脉搏气血循行保持常度保持常度带脉:经脉循行:带脉:经脉循行:1、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2、横行绕身一周横行绕身一周 (三)脏腑与胞宫(三)脏腑与胞宫人体的卫、气、营、血、津、液、精、神都是脏腑所化生,胞宫的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是由脏腑的滋养成来实现的脏腑靠经络与胞宫相连,从而为胞宫提供物质基础 肝:经脉循行:肝:经脉循行: 1、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