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7977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含答案)(一)藤野先生(13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

2、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看电影事件2、选文二三段出现了两处“他们”分别指那些人?(4分)第一处指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爱国青年,第二处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3、作者为什么说“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这句话说明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他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看到自己同胞不觉醒时地痛苦心情。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变化了”分别指什么?请具体写出。(4分)“那时”:看电影。“

3、那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的意见”:学医救国。“变化了”:弃医从文。(二)我的母亲(17分)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

4、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扑克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5、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1、从选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3分)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扑克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混”字与文段中哪句话相呼应。(4分)谦逊。“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3、试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中三个“如果”的表达效果。(4分)如果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意在表明自己还不具备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

6、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体的语体特点。4、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3分)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亲的教之严,简述理由;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5、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用你心底的声音向母亲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3分)(略)(三)列夫托尔斯泰(12分)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

7、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

8、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1、请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眼睛?)(3分)第一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第二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2、如何理解“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一句?(3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深刻的洞察力。3、选文第二

9、段结尾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耐人寻味,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常常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请你设计一个场景,描绘一下人物的眼睛吧!(不少于30字)(4分)(略)(四)雪(17分)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10、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

11、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急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对选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3分)A、在描写塑雪罗汉场景时,作者着力表现了人们的欢快和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为江南雪增添了一份盎然的生气。B、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倾注了作者

12、向往、倾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C、孩子们在塑雪罗汉时表现出了天才的创造力,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美好童年生活的影子。但作者对于小孩子们“偷胭脂”的行为持批评态度。D、雪罗汉终于还是消融以至于不见了,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2、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飞”“闹”二字用得很好,试简要分析。(2分)这一“飞”一“闹”霎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了,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盼望春天的心声。3、你怎样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4分)孤独是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同时它也是雨

13、的另一种新生命的形式。北方的雪的完全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也就是北方的雪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神。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4分)百草园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本文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文“朔方的雪”出场做铺垫。(五)海燕(11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

14、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

15、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试从“海燕”“暴风雨”“大海”“海鸥”“海鸭”“企鹅”中

16、任意选择三个谈谈他们的象征意义。(3分)海燕,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俄国革命即将暴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日益迫近的革命风暴;“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乌云、狂风、雷电”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2、结合海燕的象征意义,具体说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含义。(2分)“黑色”写其色彩,“闪电”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视黑暗势力。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斗者海燕的雄姿。3、“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