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落木千山天远大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5KB
约5页
文档ID:280004443
落木千山天远大_第1页
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落木千山天远大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晰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蔑视  (1) 有人说这首诗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表达了一个“归”字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异同  (3)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怎样思想感情  9、(1)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说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说明自己更热爱赏识自然风物;③“已”“聊”说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说明诗人远离世俗,过安闲忘我与世无争生活这些地方都表达了一个“归”字  (2)两首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3)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和对登快阁亭赏识自然风景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典故写出了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说明自己意欲归隐  登快阁黄庭坚赏析  登快阁——[宋]黄庭坚  痴儿:呆子,指自己了却:做完  东西:东西两边千山:众山  澄江:清澈江  朱弦已为佳人绝:琴弦已经为知音者断绝这里用伯牙与钟子期典故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是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弄断琴弦不再弹  青眼聊因美酒横:只对美酒有兴趣晋代阮籍能作青白眼,白眼看一般世俗人青眼看热爱人青眼表示重视聊,暂且  弄:演奏与白鸥盟:与白鸥结友,表示要辞官隐退  我也是一介愚钝书生,尽管在人生旅途中遇到过好多困难和不幸,却始终是痴心不改,总是尽心尽力地把为官一方事情做好今天终止案牍劳作之后,有幸趁着入夜雨后初晴,登上快阁,倚着栏杆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万木萧疏,天地更显得空旷辽远,而在朗朗明月下清澈江水宛如一条明净白练伸向远方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兴致了,好在身边还有美酒相伴,总可以提起一点精神想想自己为官以来坎坷人生羁绊,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结伴逍遥,那该是更好归宿。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分宁(近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创江西诗派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快阁上览胜这首出名七律就是写登临快阁时通过倚阁观望江天描述,勾画了一幅深秋入夜图画,抒发是为官在外一种无可奈何、孤寂无聊思乡之情,咏叹是世无知己之感慨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意思是终究解脱了“案牍之劳形”,快到外面快阁上轻松一下吧!诗人开门见山就流露了此时已厌倦了为官之事了却”,足见期如释重负之心,终究从案牍中得以短暂休憩,有机遇,有闲暇登上快阁“倚晚晴”,心情是多么愉悦至此,“痴儿”似是对自己以往漫漫人生痴心不改有所感悟,觉得为官太累了,理应放松一下沉重孤寂心情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描写,作了渲染、铺垫和引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晰”写是诗人“倚晚晴”所见远望起伏连绵秋山,树叶已落尽了,浩瀚天空此时也显得更加空旷辽远,澄净如玉江水在快阁亭下淙淙流向远方,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清澄这是诗人宽广、清澈胸怀真实写照。

读这样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伤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豁然境界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之故事书己之情诗人意思是说,知音不在,我又与谁弄琴?只好小酌美酒,聊以解忧了这是写诗人“倚晚晴”所感,感身边无挚友,无知己;感自己有志向,有抱负不能得以实现另外,一个“聊”字,一个“横”字,又流露了诗人无以言表孤独、落莫和无奈  结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以白鸥盟”写是诗人联想与想象,也是诗人想要归宿,意思是说自己梦想能坐上归船,伴着悠扬笛声,回到那遥远故土,和那里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满生活从全诗布局看,这一联既照映了开头,也是登阁“倚晚晴”所见所感顺理成章结果诗作从首联“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就流露了对官场生涯厌倦和对登快阁赏识自然风景渴望;然后在颔联渐入佳境,诗人迷醉在千山落木,澄江月明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同“公家事”之“了却”形成了鲜明对照;在颈联处诗人以高明地使用典故预示自己在良辰美景中,内心孤独、落莫与忧烦,然而,解脱出路何在呢?自然引出结句联想和想象:只有乘上归舟,吹着“长笛”,回到遥远故土,过上白鸥一样逍遥自满生活。

  诗作遣词凝练,意韵隽永,节奏如行云流水,更加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晰”历来被誉为千古传颂之佳句 — 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