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论文

上传人:135****微信 文档编号:27954852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之我见:高校贫困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完善助学制度、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健康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心理贫困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总结,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自卑和自尊

2、的双重性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低人一等,存在自卑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害怕别人看不起,不愿轻易与老师或同学谈起家庭情况,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在寻求和接受资助时也会感到人格受到伤害,甚至不愿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形成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双重性格。1.2. 焦虑心理明显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贫困生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贫困生常常为衣食学费发愁,不能专心学习。他们渴望减轻家庭的负担,希望通过勤工俭学缓解经济压力,但勤工俭学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费,相反因为打工而影响了学习让他们焦虑不安,这种焦虑状态持续下去,自然

3、会引发心理障碍。1.3.孤独封闭,爱慕虚荣有的贫困生心理素质差,不敢面对困难和压力,表现为排斥心理、逃避现实、敏感多疑、沉默寡言、痛苦孤独、自我封闭,或者是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有的贫困生依赖心强,寻找帮助的主动性不够,对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那么表现冷淡,喜欢不切实际的梦想、爱慕虚荣、有的甚至存在着攀比、从众心理,在自己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品牌、“时尚与“流行。针对这种情况,心理专家指出,如果自闭、虚荣心理淤积过久,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1.4.认知方面表现偏激,轻生厌世高校贫困生的认知更多地表现为:将自己的某些缺乏非理性地泛化, 导致看积极方面少,看消极方面多。由

4、于家庭贫困,他们无法轻易实现自己的许多愿望,同时由于在生活中屡屡受挫,他们常常疑心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心理的自卑往往表现为过度的自尊,一些偏激的认知观念使他们的情绪长期处于低谷之中。1.5.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复杂的,在内心,他们渴望交往,但因过于追求别人的认可,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被动、敏感、脆弱、掩饰。有的贫困生因自惭形秽,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大多倾向于独来独往,生活趋于封闭,加剧了他们性格上的孤僻,有事也不与外界交流,有了苦恼那么多项选择择闷在心里。1.6.依赖心理极少数贫困生不能自食其力,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自己的困境,而是“等、靠、要,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和社会的救助上,长

5、此以往形成了心理上的依赖,甚至认为学校给予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2.1.城市与农村的反差较大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农村生活相对闭塞,比起城市同学,他们的视野相对窄了一些。许多地方的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音乐、美术、体育课不能充分开展,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开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2.2. 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

6、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金钱至上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与周围环境相比,贫困生会觉得特别寒碜,导致心理失衡。2.3. 实施方法不当的帮扶助困活动,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有些资助工作,由于实施方法不当,使一些贫困生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其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认为接受“施舍有损自尊,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一些商家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为了扩大影响,到达宣传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的考虑,将贫困生个人隐私拿来肆意炒作,不顾忌他们的感受,贫困生自己也逐渐对这样的资助产生了疑心和反感,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2.4. 就业心理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7、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有时依靠父母无望,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择业等方面又有缺乏之处,因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承当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也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往往表现出忧虑、沮丧、悲观、消极等情绪,影响了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开展。2.5.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开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还有许多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是设立了但不开展具体工作,形同虚设。很多咨询机

8、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生理、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总是被混淆于一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2.6. 助困与育人相脱节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采取了奖、助、勤、减、补等助学措施,力求能够全方位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高校更多地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特困生个体主动性的教育,重视了经济助困而忽略养成教育。3.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对策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在解决贫困生各种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贫困生“心理脱贫。 针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9、: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分配等问题。一是要用爱心去教育贫困生,帮助他们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困难,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希望;二是通过教师谈心、自强自立先进个人报告会、勤工助学经验交流会、优秀贫困生事迹宣传等方式在思想上培养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决人穷志不穷的信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三是引导贫困生树立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思想,在贫困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3.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贫困生健全人格首先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在新生入校一段时间后,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同时对贫困生进行重点掌握,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其次开展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防止“马加爵事件的悲剧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