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唐]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卷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蕾,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宣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分类标签:悼亡诗 思念诗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注释工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其侄女谢道银敏捷多才,谢最疼爱黔娄, 春秋时齐国贫士,鲁恭王闻其贤,欲以为相,辞不受,其妻也很贤惠, 此处元稹借以自喻邓攸,字伯道,晋人,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 保侄,后终无子,时人哀之,谓“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后”潘岳, 字安仁,西晋诗人妻亡,作悼亡诗三首,情意凄切,为世传诵简析】:诗人的亡妻韦蕙丛既慧且美,两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时就亡 故了,诗人毕生都觉得很对不起她两人当时是贫贱夫妻,挚真纯洁, 因而抒情叙事,完全出自内心最后一首,觉得纵然同穴也无法回报 妻子在生前对自己的怜爱,更加显得真挚、深沉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
韦氏是 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 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 台任上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 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镉借指 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 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蕾”,长长的豆叶中间这 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 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 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 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 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表达句,句句 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 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 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 灵的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 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 “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 而遗物犹在为了防止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 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翻开诗人想用这 种消极的方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 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 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 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 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 了 “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 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 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 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哀感情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 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 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引用了邓攸、潘 岳两个典故。
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 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 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 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 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飘渺的 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 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 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 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 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哀之情如同长风推 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 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 字字出于肺腑诗人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 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诸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 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 都是几多时”等,无不浅俗之极,也伤痛之极再如“泥他沽酒拔金 钗,,的“泥”字,末两句中的“长开眼”与“未展眉”,都是不加修 饰的本色语言,状难写之景十分逼真,写难言之情极为自然。
在取材 上,诗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 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叙事叙得实,写情 写得真,写出了诗人的至性至情,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清代衡塘退土在评论此诗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 三首范围者这至高的赞誉,元稹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