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02KB
约41页
文档ID:275012180
《 军事理论概要 》讲义-外国近代军事思想_第1页
1/41

《军事理论概要》军事理论教研室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拿破仑一生中没有留下什么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只是晚年口述 的战争回忆和有关军事学术的见解,被后人编为《拿破仑文选》3)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其一,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主张的工具在拿破仑看来,“冲击、远征、进攻”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动因战 争实际上是拿破仑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双刃剑”,一方面,他把战 争作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工具这是 拿破仑成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又把战争作为掠夺奴役其他国 家及民族、谋求地区霸权的政治工具这又是拿破仑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并非败于他的军事力量运用,而是败于他的 霸权政治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就是一个战例-第346页英国的 马歇尔•康威尔将军认为,莱比锡的惨败,拿破仑本人应负责任因 为他在政治上想维持易北河之线,作为其帝国的东疆,所以他忽视了 面对着数量优势的联军,那是一种不可能的军事任务所以,拿破仑 是由他政治的雄心,而牺牲了军事天才同时,拿破仑十分注重运用政治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注重外交手段的运用。

在第1次反法联盟战争期间,他在上 送执政团的报告中写道,“军事、外交,和财政都必须有统一的政策 就目前而言,在意大利,外交实为军事的函数另一方面,注重法 律手段的运用,1804年通过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拿破仑 法典》),是在拿破仑亲自主持下制定的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欣赏这部 法典,因为该法典在巩固胜利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拿破仑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 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 民法典其二,战争要靠经济支撑,并能发挥经济职能拿破仑十分注重经济对战争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他非常重视国 内经济的开展和繁荣,以便为战争提供必须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 他还非常重视“以战养战”问题,以此解决远距离作战给养问题拿 破仑还非常重视战争的“经济职能”,一方面,他把战争作为维护法 国经济利益和增加物质财富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又把战争作为破 坏对方经济利益和扼杀对方经济开展的重要手段其三,从实际出发的战争指导原那么恩格斯写道:“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 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并且他把这种战略和战术 开展到那样完善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社 版1959年版第565页)拿破仑从实际出发的战争指导原那么,主要体 现在:(1)歼敌比略地更重要普遍认为,攻占敌人的要塞和领土通常 是战役和战术行动的主要目标拿破仑那么与此相反,他认为,首要和 基本的作战指导原那么,不是力图占领敌人的土地,而应力图歼灭敌人 的军队他说:“我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我力图消 灭它们,因为我相信,只有把军队一消灭,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土崩 瓦解(2)军队的力量“等于人数乘速度”拿破仑认为,消灭敌人兵 力所需的“军队的力量就象力学中运动的数量一样,等于人数乘速 度”其中,“人员数量的缺乏,可以用进军的速度来弥补;炮兵的缺 乏,应以适当的机动来抵偿”,这就是说,“走”是“打”的辅助,机 动能增强“打”的力量他还认为“行军就是战争”,“战争的才能就 是运动的才能,善于运动的军队必能获得胜利”拿破仑认为“迅速 是一种必要的和基本的因素”,“因为军事学术是一门实干的艺术,所 以一切复杂的机动都必须抛弃简便是良好机动的首要条件长征 初是什么情况?)因此,法国士兵说:“皇帝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战方 法,他利用我们的脚来代替刺刀3)强调进攻但不放弃防御。

拿破仑十分注重进攻,而且强调先 敌进攻他认为,“如果允许别人进攻自己,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但进攻不应该是鲁莽的,而应该是慎重的他认为,“战争中没有绝 对的事情,并非毫无例外,在自己防御壁垒阵里等候敌人,不能认为 都是错误的方法”他坚持把进攻和防御直接而有机地统一起来,即 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互寓在拿破仑看来,“防御战争不能排 斥进攻,就像进攻战争中不能没有防御一样”对于拿破仑防中有攻的思想,恩格斯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在完 全防御性的战局中,进行进攻战和不断攻击的最出色的例子,是拿破 仑的两个卓越的战局——1814年战局和1815年战局,虽然前者以拿 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而告终,后者以滑铁卢的失败和巴黎的陷落而结束在这两个著名的战局中,这位完全为了保卫遭到敌人侵犯的国 家而战的统帅,在一切地点一有机会就向敌人进行攻击;虽然整个来 说,兵力始终比入侵的敌人少得多,但是他每次在攻击地点都能造成 优势,而且通常都取得了胜利这两个战局的不利结局丝毫也不贬低 它们在总的意图方面的优点,或其中局部行动的意义这两个战局之 所以失败,完全不是计划本身或计划执行上的原因,而是政治方面和 战略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同盟国在兵力上占有巨大优 势,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因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 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

《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社版1964年版第71-72页)(4)兵力集中使用可以改变战场上的优劣态势拿破仑认为,“战 争中的第一原那么,就是要求所有部队,在战场上集中好了之后才进行 会战”同时,他还认为,军事指挥的艺术,就在于当自己的兵力数 量居于劣势时,反而能在战场上化劣势为优势而一支劣势的部队, 如能正确地进行集结,通常都能战胜一支数量虽然居于优势但却不能 正确集结的部队对此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极为赞赏,认为“拿破仑 的秘诀在于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卷,战士出社版 1982年版,第484页)(5)步兵骑兵与炮兵三者相倚为用在作战中,骑兵主要用于袭 击、扩大战果与阻击溃败敌军的集结,以发挥骑兵的长处冲击力;而 骑兵出击,两翼暴露,并由于它不能使用枪炮,仅以刀矛作战而火力 缺乏,所以需要步兵和炮兵的支援但这种支援决不能限制骑兵的冲 力为条件,(不能慢)步兵不能牵累骑兵力求兵种之间的最优协同, 防止某兵种之短对其他兵种之长的不利制约6)虚实变换与实行奇袭拿破仑在关于围攻土伦的回忆中写道: “要战胜敌人,就必须出其不意地行动他强调,在战争中,有一 条显而易见的原那么,就是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理由很简单)。

奇袭是对虚实变换的利用,虚实变换为奇袭创造有利时机7)关于主要方向与次要方面的区分与转换他认为,主要作战 线和次要作战线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最为技巧的运动他完全以主要 方向上的胜利为根本原那么8)关于散兵与步兵纵队的配合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并完成 于法国大革命的“新的作战方式以散兵和步兵纵队的配合为基础,以 军队区分为由各兵种组成的独立的师或军基础,在战术和战略方面都 被拿破仑开展到了完善的地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 民出社版1971年版,第184页)其中纵队队形,在当时能使每个士 兵具有高度的自信和坚强的防御力,使训练较差的军队也能有秩序和 组织性,而且便于突破敌人线性队形;而散兵队形,那么可以有力配合 纵队的行动,能在起伏地、森林和居民地与敌灵活作战这种战法, 被后人誉为拿破仑战法其四,关于军队建设的辩证观点一是诸兵种应协调开展,他认为“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 合理的比例关系,永远是所有伟大的统帅必须深思熟虑的课题”骑 兵的长处在其冲击力,炮兵的优势在其火力步兵那么兼而有之,其作 战能力更全面,但比照来说,冲击力不如骑兵,火力不如炮兵因此, “步兵、骑兵和炮兵在数量上应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兵种不能代 替另一个兵种。

二是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拿破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 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他强调:“最为理想的是,一个人的机智和才能,能与性格或勇气相 互均衡果能如此,也就与众不同假设勇气过人而才智缺乏,那么易于 鲁莽从事,而缺乏深谋远虑;反之,假设才智虽优而勇气缺乏,那他会 不敢毅然实行其计划拿破仑根据四边形公理,把军事指挥员的智 慧比作四边形的“底”、把意志比作四边形的“高”,认为只有当智慧 和意志同步开展,并成为“正方形”时,指挥员的才干才能到达了理 想的高度三是拿破仑十分重视士兵的地位和作用在建军和治军实践中, 关注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一方面他要求军官与士兵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是各级军官“成功地进行领导的一个秘密”,为此,他要求初、中 级指挥官在6个月后,必须了解该部队所有官兵的姓名和能力另一 方面他提出要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用这种方式,进一步调整军官与士 兵的关系拿破仑激励士兵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 杖”其(鼓励)意思是,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个时刻中奖!每个人 都可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抱定这样的想法)我也坚信,你们也确实很有可能摸到那根梦想的权杖!将军的指挥杖!)(人生做好三件事:立功、立言、立德)2、(瑞士)假设米尼的军事思想1)假设米尼的生平简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代天骄拿破仑,拿破仑战争那么培育出假设米尼 这位近代兵学大师。

假设米尼的一生确实极富传奇色彩他是瑞士人, 一生却主要为两个敌对的大国(法国和俄国)效劳;他虽然初级步兵 学校都未进过,却成为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西方军事理论家;他没有 显赫的家世,却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并被俄军授予上将军衔;他撰 写的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被欧美各国普遍列为权威性军事教材, 也曾是美国内战中(南北两军)军官们囊中的必备读物……(1)两次毛遂自荐皆被拒1801年,22岁的假设米尼怀着自小立下的要当元帅的远大抱负, 离开祖国瑞士来到巴黎经介绍,假设米尼在一家服装厂当上学徒工, 在巴黎落下了脚对于假设米尼来说,工作很快就驾轻就熟了年轻的 假设米尼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只做这样轻松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 想,从未停止过在军事方面的自学白天他抽空学习,晚上那么彻夜读 书他潜心研究拿破仑的崭新作战方式和统帅艺术,并同菲德列大帝 的帅道进行比拟分析两年后,假设米尼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论大战 术》,又名《大战术的理论和应用教程》1803年,第二次反法同盟 形成拿破仑开始在法国进行兵力发动假设米尼认为实现自己抱负的 机会来了,《论大战术》说不定就是自己得到元帅权杖的敲门砖他 离开了服装厂,准备去敲响自己人生的大门。

当时法国最深孚众望的 将军是魏特假设米尼带上自己的手稿去拜访魏特将军不料,当时给 魏特将军当秘书的是其小舅子肖德隆上尉此人不学无术,又喜欢自 作主张,看到这个极其普通的瑞士青年,也找上门来要见将军,于是 从中作梗假设米尼第一次毛遂自荐的尝试失败了既然法国不要他,假设米尼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个军事大国俄国 一天,假设米尼带着写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献辞和《论大战术》一书 的手稿,去见俄国驻巴黎大使接见他的是大使馆秘书乌布里尔乌 布里尔把假设米尼请进了会议室,翻阅了一下他的《论大战术》手稿后 说道:“亲爱的先生,要给我们俄国将领们上课,您不觉得太年轻了 吗? ”假设米尼大声回答:“我不是想一定要给贵国的将领们上课,我 只是想把我在兵法上的一些发现,与俄国的将领们进行一下探讨 乌布里尔根本不想听假设米尼说什么,不客气地讥讽道:“有些在巴黎 马路上东游西逛的人,很会招摇过市,老把我们俄国人看作傻瓜 话说到这个份上,假设米尼只能起身告辞:“好吧,先生,后会有期 假设米尼的第二次毛遂自荐又以失败告终2)拿破仑两度拍案惊奇屡屡碰壁的假设米尼终于遇到了转机他的书稿引起了拿破仑手下 大将内伊元帅的重视内伊元帅十分欣赏假设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