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zussh****149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0KB
约24页
文档ID:272007967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_第1页
1/24

第 1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第100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2.使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加深对除法笔算法则的理解,培养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升除法计算技能,发展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结果、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1.除法笔算 2.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引导: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经完成,从这节课起,我们要把全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首先走进“数的世界”,大家回顾一下,本学期在“数的世界”里主要学习了哪些计算?  在除法计算里又学习了哪个重要的规律?  引入:这学期主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包括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更加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能掌握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对于前面还不太理解的知识,要在复习中弄清楚、想明白好吗? 二、算法的整理复习  (一)复习口算  1.做整理与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结合选择2—3题要求说说算法提问:这学期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指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可以利用表内除法推算得数,比如80÷20可以用8÷2推算;150÷50可以用15÷5推算请大家再想一想,这样算实际上应用了什么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提问: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小结: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变得简便,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按表内除法口算得数接“商不变的规律”板书: ——按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  用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再集体口算得数 (二)笔算复习  1.做整理与复习第2题 (1)学生独立练习:192÷30   192÷34   192÷38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的结果对不对(有错的检查时在竖式上订正)这三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三小题从哪里看出要调商的  说明:除数是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当初商偏大或偏小时,就要分别调小或调大。

板书:四舍五入试商——可能偏大、偏小——调商)  (2)学生独立练习:990÷60   990÷62    990÷66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检查  检查:这一组算式和得数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第一小题怎样算的(说明计算过程)个位上各是怎样求商的第三小题为什么也要调商(余数不比除数小)  (3)比较整理  比较:为什么前一组题的商是一位数,后一组题商是两位数?  归纳:大家想一想上面计算、比较的过程,能归纳一下除法笔算的方法吗?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法则) 2.做整理与复习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前两道并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注意试商处理;说说验算方法有错的学生订正 (2)学生计算后两题并验算 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提问:最后一题商的个位是0,是怎样想的?  说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  三、全课总结  1.对于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体会? 2.布置作业 完成整理与复习第4、5题(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补充与修改 第 2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第101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6一1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能由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能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际问题里数量间的联系,加深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其运用过程,积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规则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知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重点难点:1.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2.理解数量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除法计算想一想,在“数的世界”里,除了除法计算,这学期还学习过哪些知识?   引人:我们这节课就整理与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结果;要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策略灵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列式解答,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混合运算顺序  1.回顾内容  引导:这学期学习了三步计算整数混合运算,大家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内容的三步计算,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说说  交流:说说你掌握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内容和它们的运算顺序  指出:在三步计算中有不含括号的、只含小括号的和含有中括号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再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做整理与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看每题按怎样的顺序算,再交流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四人板演  评讲:师生一起先检查计算顺序,再检查每一步的结果;结合提问或说明第一小题怎样脱式简便一些,第二小题先算哪一步,第三小题括号里怎样算  说明:算对混合运算的前提是按运算顺序算,其次是每一步都要认真算对;还要注意计算时,暂时不算的要在递等式里抄下来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回顾解题步骤和策略  提问:我们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策略大家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呈现板书: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呢(呈现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要按照一般步骤解决,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必要时可以列表整理;要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确定怎样计算,正确列式解答,并且注意检查、反思,认定结果正确后写出答句。

  2.做整理与复习第7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分析:根据条件、问题,你感觉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策略比较方便?  你能从条件想起,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交流)  交流:从条件想起可以怎样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一种思路后,就再指名学生说一说,使学生领会、理解)还可以怎样找有联系的条件,得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提问:都是从条件想起,为什么想到的解答过程不一样呢(每一步找的有联系的条件不一样,这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就不一样)  说明:有联系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就可能不一样只要是从有联系的条件里求出的新条件是解决问题需要的,都是正确的,关键就是根据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  解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数量间的联系,找出了不同的思路,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思路列式解答巡视学生解答,指名不同解法的两人分别板演)  检查:第一种解答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怎样算的第二种解答方法呢  提问:要检验间题的结果对不对,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哪位说一说,怎样把结果代入原题检验(板书算式)  说明:可以把结果代人原题检验,也可以用另一种解答方法检验解题对不对。

  回顾: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用了什么策略,怎样想的?  指出:这是连除实际问题,一般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就能比较容易找到可以求出的新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整理与复习第8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引导:了解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你想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思路?自己先思考,如果需要可以把你的不同的想法记录下来,等会交流  交流:你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思路,各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的解法)  让学生选择一种思路独立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还可以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这又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板书算式)能说说这是怎样想的吗  指出:这也是连除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每次找出的有联系的两个条件不同,解题的过程就不一样  4.做整理与复习第9题  (1)提问:第(l)题要怎样解答(板书算式)  交流:为什么用一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选择需要的条件  (2)提问:第(2)题你能先列表整理,再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整理条件、问题,再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  检查:这里是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列表或对应排列整理)先求的什么,再怎样算的  交流: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怎样想(让学生联系列出的条件、问题说思路)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根据回答板书:每只河蚌的颗数X河蚌只数=一共的颗数)                     (3)出示:18张彩纸做了6个灯笼  提问: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两个不同的两步计算问题吗?讨论讨论  交流:你能怎样提问题(板书两个不同的问题,如24张同样的彩纸做多少个这种灯笼做10个相同的灯笼要多少张这样的彩纸)  想一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先求出哪个数量?  说明:像这样的实际问题,一般需要先求出一个单位的数量,再求问题结果这道题里就是先求出做1个灯笼要几张纸,再根据纸的张数求能做多少个灯笼,或根据要做的灯笼个数求要多少张这样的纸  四、总结并完成作业  1.总结收获  提问:大家回头看一看这节课解决的问题,想想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能和大家说一说吗  2.布置作业  完成整理与复习第10、11题(先整理再解答),以及两次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补充与修改 第 3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第102页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12一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进一步掌握射线、直线的特点,加深对角的知识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角;能说明直线两种位置关系的特点并能正确判断,更好地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观察位置和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能比较和加深认识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比较、推理等简单能力,进一步提高量角、画角的技能,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难点:1.角的认识和垂线、平行线    2.角的认识和垂线、平行线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内容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学习过的图形与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