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考00037美学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jian****iuq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03.33KB
约7页
文档ID:270929402
自考00037美学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1页
1/7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1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3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4第五章 艺术论.5第六章 审美教育论.6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诞生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鲍姆加登 1750鲍姆加登 1750 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的,鲍姆加登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之父”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 20 世纪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 20 世纪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 18 世纪18 世纪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1)美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哲学方法2)首先,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3)其次,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4)再次,美学涉及人的生存等本源人的生存等本源问题。

5)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所要进行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都离不开哲学思考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1)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存在论维度,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构成了美学的哲学基础2)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3) 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 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美学被划归为人文学科的原因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不同哲学基础先验主体论康德理念论柏拉图绝对精神论绝对精神论黑格尔黑格尔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概而言之,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含摄着存在论维度马克思的实践论与社会存在论的结合,亦即实践存在论就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审美需要(1)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2)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审美趣味的标准(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生物本能说达尔文达尔文是“生物本能说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例如雌鸟有能力欣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赏雄鸟羽毛的美好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

生物本能说的不足(1)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2)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劳动说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审美发生理论应解决的基本问题审 美 活 动 何 时 发生?何以会发生?这一问题包括两个层次:审美发生的一般条件与特殊条件; (审美发生的外部原因)第二,审美发生的精神动力与内在原因 (审美发生的内部根据)怎样发生?揭示条件与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揭示条件与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解决办法:第一,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原始文化遗存物的分析与研究,确证、推断、重建早期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借助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究原始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心理机制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1) “劳动先于艺术劳动先于艺术” 2)从人的心理本性上来说,他潜在地包含着某种审美的要求,但是,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这种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

3)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审美理想(1)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2)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1)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2)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3)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审美趣味(1)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审美活动,积累起日益丰富的审美经验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2)而审美理想的提高则不仅仅是一件审美活动自身的事情,审美理想在根本上是与与主体的人生理想相统一主体的人生理想相统一的。

3)因此,主体只有通过艰苦的人生实践切实地改进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1)多样统一是审美对象最基本、最普遍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寓多于一,在变化中显统一,在统一中见变化3第三章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审美形态论(2)所谓多样性,是指审美对象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审美对象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3)所谓统一性,是指审美对象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的内在关系审美对象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的内在关系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崇高的审美特征(1)雄伟壮阔的力量力量之美;(2)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昂扬之美;(3)刚毅坚强的品格品格之美;(4)恢弘豪迈的尊严尊严之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别和特征主要类别: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

特征: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崇高与壮美的对象都是强大而有力的,因此主体的审美感受都必须经历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2)区别: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壮美则是人的胜利的静态显现对优美的理论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匀称和确定性”,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优美是与节奏、和谐、对称等要素分不开的,此处的人认为,优美是与节奏、和谐、对称等要素分不开的,此处的“美美”是指优美是指优美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感性形式的和谐西塞罗把美区分为“秀美”和“威严”两大类荷迦兹荷迦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博克优美和美没有多大区别阿奎那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诺、鲜明崇高在体现人生存在实践上的特征(1)崇高体现的是伟大超越的人生境界样态2)崇高是对人的理性存在的弘扬,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反思和体悟3)崇高是使人在对无限性追索的人生超越中,体悟到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从而导引人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喜剧的特点(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喜剧有两种形式,即讽刺与幽默讽刺与幽默。

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3)喜剧的情感表现形式具有以笑为主以笑为主的特征荒诞的特点(1)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存在的无根和无能为力状态)2)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存在的虚妄与现实的荒谬)3)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盲目无从,不知所措),表现的是人存在的荒谬性,无所适从感荒诞荒诞是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就审美形态的形成看,荒诞荒诞源于西方一个称之为荒诞派戏剧的现代艺术流派源于西方一个称之为荒诞派戏剧的现代艺术流派由戏剧开始,荒诞开始在西方的现代艺术中风行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对崇高的理论探讨(1)柏拉图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伟大心灵的回声”(3)康德把崇高分为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和和“力量的崇高力量的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给人带来消极的快乐,真正将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4第四章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审美经验论(4)博克将“崇高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正式作为美学范畴(5)席勒认为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席勒认为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活的形象活的形象”。

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怜悯和恐惧”黑格尔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认为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克尔凯郭尔提出了悲剧的克尔凯郭尔提出了悲剧的“罪孽说罪孽说”和悲剧情绪的和悲剧情绪的“焦虑说焦虑说” 他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他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是存在主义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古希腊美学思想柏拉图:迷狂说,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预言的、宗教的、诗神凭附的、哲学的亚里士多德:回忆说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的看法明显打着神学的烙印, 这一时期的美学在根本上属于神学西方近代的美学思想第 一 阶 段第 一 阶 段(十八世纪(十八世纪中叶前)中叶前)代表人物主要有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等人代表人物主要有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等人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具有审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具有审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内在的感官内在的感官”即常说的即常说的“第六感第六感觉觉” 。

第第 二二 阶 段阶 段(十八世纪(十八世纪中叶中叶后后)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休谟的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休谟的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纳为情感活动美经验归纳为情感活动,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根本特征在于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即想象力和认知的协调一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即想象力和认知的协调一致致 ”西方现代美学流派科学主义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