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场地排水坡度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 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 —41所列:场地排水坡度表2-41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黏土砂土轻度冲刷细砂>0.3%<3%<10%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 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 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 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 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 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 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 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 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 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 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 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
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 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 使用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 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 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 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 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 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 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 虑到场地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为保证雨水排除顺畅,避免积水,场地地表应保证一定的排水 坡度,其坡度值的大小视降雨强度及地面的构造形式、材料不同而 定,一般情况下宜采用0.5%〜2%的坡度,在有困难的局部区域坡 度可更缓一些,但最低不应小于0.3%0反过来看,场地地面坡度也 不宜过大,那样虽然利于排水,但却会影响使用,所以坡度的确定 要综合考虑场地内地面坡度的上限一般为8%在表2-42中给出 了广场、游戏场、绿地等的适用坡度建筑物至周围地面、道路等 的排水坡度可在0.5%〜6%之间选取,最佳值是1%〜3%。
因为一 般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会高于周围的室外地面,所以建筑物周围的雨 水排除一般是使雨水向四边自然排除,再汇入场地主要的排水路 线如果场地的具体地形难以满足上述组织方式时,那么则应在建 筑物的四周形成局部的高差,井采取其他一些辅助设施,引导雨水 自建筑物周围排除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管道材质能够承受冲刷的能力,不同材料的管道规定了不同的 最大流速如果流速超过就要设置跌水井消能管径、流速与坡度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不同材质和不同大小的管道有不同的排水最大坡度的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金属管道为10.0 m/s;2非金属管道为:石棉管道3.0 m/s;混凝土管道4.0 m/s;塑料管道4.0 m/s管径-最小坡度的关系、管径-最大坡度的关系管径(mm)最小坡度(%0)管径(mm)最大坡度(%0)200 4.0 200 100 250 3.0 250 70300 2.2 300 50350 2.0 350 50400 1.5 400 50450 1.3 450 50500 1.13 500 30600 0.9 600 25700 0.725 700 25800 0.6 800 25900 0.6 900 251000 0.51000201200 0.5I2(X)181400 0.51400151600 0.51600121800 0.51800II2000 0.52000 9.52200 0.5220() 8.52400 0.52400 7.52600 0.52600 6.5定额规定挖土放坡系数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以下各项资料:1 .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 类表》对照后确定;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瓶清运方法及运距;5. 其他有关资料。
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 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下表所列数值换算土方体积折算表天然密实度体积虚方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1.001.300. 871.080. 771.000. 670. 831. 151.491.001.240. 931.200.811.002. 挖土一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计算三、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1. 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挖、 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2. 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 以平方米计算3. 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 计算四、挖掘沟槽、基坑土(石)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1. 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 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2. 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可按下表计算:放坡系数表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 (包含起点数本身)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一、二类土L201:0. 501:0.331:0. 75三类土1.501:0. 331:0. 251:0. 67四类土2. 001:0. 251:0.101:0. 332.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 计算3. 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档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 加10cm,双面加20crn计算档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档 土板后,不再计算放坡4.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下表计算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基础类型每边个增加工作面宽度(mm)砖基础200浆砌毛石、条石基础15()混凝土基础及垫层支模板300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800坑底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3000坑底螺旋钻孔桩15005.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 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 量内计算6. 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下表宽度计算。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含工作面)计算表单位:01.管径(mm)铸铁管、钢管、 石棉水泥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予应力混凝土管陶土管50-700. 600. 800. 70100-2000. 700. 900. 80250-3500. 801.000. 90400-4501.001.301. 10500-6001.301.501.40700-8001.601.80900-10001.802. 001100-12002. 002. 301300-14002. 202. 60注: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井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加 深而增加的土方最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n)2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2.铺设铸铁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铸铁给排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 算7.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 图示沟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五、人工挖孔桩土方量,按图示桩断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六、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量计算:1. 人工凿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2. 爆破岩石均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次坚石:200mm;特坚石:150mm;超挖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七、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按图示回填体积并依下列规定,以立方米计算:1、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土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计算2、管道沟槽回填,以挖方体积减去管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500mm 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下表规定扣除管道所 占体积计算管道扣除土方体积表注: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管径,应按成品管的管径计算管道名称管道直径(mm)501-600601-800801-10001101-12001201-14001401-1600钢管0.210. 440. 71按实计算按实计算按实计算铸铁管0. 240. 490. 77按实计算按实计算按实计算混凝土管0. 330. 600. 921. 151.351. 553. 室内回填,按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厚度计算4. 余土或取土工程量,按下式计算:余土外运体积二挖土总体积一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为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八、土方运距,按以下规则计算:1. 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3. 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 短距离计算九、地基强夯按设计图示强夯面积,区分夯击能量,夯击遍数以立方米 计算十、井点降水区别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点、电渗井点、水平 井点,按不同井管深度的井管安装、拆除,以根为单位计算,使用按套、天计算井点套组成轻型井点:50根为一套;喷射井点:30根为一套;大口径井点;45根为一套;电渗井点阳极:30根为一套;水平井点:10根为一套;井管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降水要求,依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轻型井点管距0. 8-1. 6m,喷射井点管距2-3mo使用天数应以每昼夜24小时为一天,使用天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使用夭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