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7)

qq30****0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5.19MB
约24页
文档ID:267201266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7)_第1页
1/24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一战前的民族民主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结果: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2.一战对民族民主意识的影响(1)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一战前的欧洲一战后的欧洲背景:一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2)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

1)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共产党,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表现:甘地胡志明五四运动(2)非洲、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民主的运动: 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 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埃及:扎格鲁尔墨西哥:卡德纳斯尼加拉瓜:桑地诺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呈现不平衡性: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领导阶级不同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1.瓦解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后亚洲国家独立形势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1)日本战败,朝鲜获得独立,中国收复台湾。

2)二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3)二战结束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得不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2.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阿尔及利亚独立尼赫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李光耀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印度政治与社会生活2.表现(1)印度泰姬陵印度纱丽印度文化印度咖喱印度电影(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儒家文化的精华。

2)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2)新加坡、韩国-现代的东方文化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新加坡 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高不了家庭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回忆录韩国文化韩国舞蹈韩国泡菜韩国影视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也广泛使用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3)埃及: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西亚文化金字塔埃及文化塔哈侯赛因库纳法清真寺怎样理解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1)这种文化复兴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国家的独立为前提的2)明显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例如,印度文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3)都非常注重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独立后的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精神,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1.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

这场运动()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A2.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他们涉及的主题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B.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反殖民主义斗争A3在1941年英、美两国首脑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有“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的条款该条款体现的原则是()A委任统治 B民族自决C集体安全 D严守中立B4民族自决是一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匈牙利人等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A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C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处理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