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国演义中好句 篇一:三国演义名句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这句话反映了客观的历史蜕变规律,在罗贯中眼中,历史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统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统一 2、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三国演义》第一回 刘关张三人奋力救了董卓,但是当董卓得知三人都是平凡百姓的时候,竟然流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态不禁发出感慨:自古至今人们都是很势力的,他们从来都是以你的地位,势力,名望来揣度你、对待你在这样的处境下,谁还能够慧眼识英雄呢? 3、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举行重大的政治活动中,确定要留神保密,假设不慎泄密,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祸及自己 4、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比喻情谊无比难得,但是反映了刘关张“家天下”的政治看法,在国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间,他们把后者放在前面,这鲜明是轻重不分,公私不分刘关张三人以义气起家,可以说也是由于义气落败 5、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三国演义》其次回 解释:枳棘是一种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视之为恶木,由此“枳棘丛中”便被引申为环境恶劣的意思;鸾凤,是两种典雅而吉利的鸟,常用来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是不理应在恶劣环境的地方生存的 6、彼一时,此一时也《三国演义》其次回 解释:随着时间的变更,处境发生变化了,做事的标准和原那么也要跟着变更 7、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三国演义》其次回 解释:由于方法不对,反倒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自己遭到了“拾掇” 8、名正言顺,大事可图《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有有利的理论依据,这样有利于成就大事 9、扬汤止沸,不如去薪《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擅长抓住事物的主要冲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0、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之说但是中国文化一向存在着模糊的实用性原那么,即“变通”,变通是对传统教义的一种修改和对抗 11、几番不听忠臣兼,难免宫中受剑锋《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听不进别人的良言苦劝,很可能会招来祸害 12、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皇帝被视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众,逐渐的人们学会了遵从皇帝,皇帝也就加倍独断。
顺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为了独断者深存内心同时往往挂在嘴边的话了 13、好谋无断,缺乏为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伍琼形容董卓的话,它报告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虑周密,还要行事坚决 1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歹念,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供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安好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 15、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第五回 解释: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一个领域内特别优良的人才 16、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三国演义》第六回 解释: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用了李儒的观法,抉择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杨彪对此持反对观法,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封建独断者罪恶之一斑,他们做事完全从自己角度启程,根本不考虑普遍百姓的死活。
17、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三国演义》第八回 孙策在安葬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之后,“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逐渐投之”放下架子,礼貌待人,这样才能招来贤达有才能的人 18、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吃力,凯歌却奏凤仪亭---《三国演义》第九回 解释: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用女儿貂蝉的美色离间了吕布和董卓,后来,吕布公然为争夺貂蝉而将董卓刺死 19、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解释:当陈炜用“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这句话描述孔融的时候,孔融当即驳倒“想君小时必当聪明”陈炜不得不感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驳倒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作为一个常识,对今天的家长也是有指点作用的 20、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解释:当陶谦死前将荆州让给了刘备,谋士荀彧变向曹操进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夺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创业初期务必经营好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21、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当刘备终究做成了徐州牧的时候,曹操用了”驱虎吞狼“之计,使刘备失去徐州。
刘备为了稳定军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忧“这句话抚慰大家,其实刘备还是很在意徐州的这句话也只不过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一小计而已 2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解释:刘备出战袁术之前,将徐州托付给张飞,可是张飞酒后误事,失去了徐州张飞羞愧难当,与拔剑自刎刘备抢下他的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时刘关张兄弟情义的表达同时,他的话带有明显的贬低女性的色调我们不禁反问:一个人对兄弟的仗义,是建立在轻视妻子孩子的根基上,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这样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残忍?他还能有多少人性? 23、无谋之辈,见利必喜《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谋士荀彧评价吕布的话没有谋略,看不到长远利益的人,见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欣喜的不得了 24、方今正用英雄时,不成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解释: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曹操建议”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却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时,不成杀一人而失天下心这样名贵的观法,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见地。
由此可见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划的长远,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气度和风范 25、 篇二: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 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3、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4、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5、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6、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好多并不稀罕 8、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遂 9、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10、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1、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形容胆子极大 14、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5、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明,文思灵巧 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9、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示到今疑 篇三:三国演义好词好句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 1、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恬静无以致远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赔了夫人又折兵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9、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 ,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生怕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
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宛如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导曾逃学的孟子 1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那么兴云吐雾,小那么隐介藏形;升那么飞腾于宇宙之间,隐那么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1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孔明对孙权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4、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15、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7、将军外托按照之名,内质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 1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 20、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3、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
——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24、父精母血,不成弃也 25、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26、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