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58122246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下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一、过程设计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与。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展了转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留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连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打算于国君,成果能否连续则要

2、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进展的趋势。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当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战胜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当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特别赏识商鞅的才能,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缄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肯定

3、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知了商鞅,让他抓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推断很精确,面临被杀头的危急,还那么沉着,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推断力量强、心理素养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才智,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依据他的性格想象的

4、,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强、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需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无视人物的共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共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共性特征和政治才智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举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

5、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阅历。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怪商鞅。商鞅却说,我在摸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其次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急躁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怪景监,景监又责怪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

6、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意。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原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想,比拟合理的解释包括,摸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阅历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假如根据帝道行事,就不会消失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当选择新的政策。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根据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这个故事有情节,

7、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全都,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索问题,改革都是要转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打算改革的力度。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展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劲就会胜利;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争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转变成法;没有十倍的成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

8、。”商鞅答复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由于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由于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认,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决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利于国家进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动改革有什么关系?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熟悉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预备,估量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熟悉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决也是不行

9、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由于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终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根据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日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信任,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伤心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

10、”“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大的成分?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当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头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厉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确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精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一、变法开头的时间简单让学生记住;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

11、么?学生立刻反响“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制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12年,#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预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头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进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成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舞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散而贫困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12、成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乐观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舞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散而贫困,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进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夫有哪些税收负担工程?教材没有说明,估量学生答复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夫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确定语塞。结合学生的阅历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

13、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超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新法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嘉奖军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当推行,就是由于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教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其次天,秦国百姓都听从新法令了。问题8:

1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养并不抱负:课前预习状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局部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依据笔记复习梳理学问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局部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情愿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状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阅历缺乏,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学问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情愿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

15、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究精神,熟悉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奉献。学习要求:知道柏拉图抱负国的主要内容,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师承和突破,体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究精神,熟悉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奉献。重点:柏拉图抱负国的设想;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难点: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见;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奉献。【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了解希腊古典文化富强的表现,并分析消失富强的缘由。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在熟悉世界、探究真理方面的求真与创新精神。熟

16、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历史进展,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奉献,并组织学生绽开沟通争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和异同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准时而恰当的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究的精神,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见,使学生熟悉社会意识与时代进展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