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4.1?圆?精品教案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重点:掌握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难点:熟练掌握运用概念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圆、同圆、同心圆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局部叫做圆弧,简称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直径是最长的弦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重合的两条弧叫做等弧例.P为⊙O内一点,OP=3cm,⊙O半径为5cm,那么经过P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__;最长弦长为_______.解题思路: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最短的弦是和OP垂直的弦,答案:10 cm,8 cm知识点二、平面内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重点:掌握平面内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难点:运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平面内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当点在圆外时,d>r;反过来,当d>r时,点在圆外当点在圆上时,d=r;反过来,当d=r时,点在圆上当点在圆内时,d<r;反过来,当d<r时,点在圆内例.如图,在中,直角边,,点,分别是,的中点,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圆,那么点在圆A的_________,点在圆A的_________.解题思路: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答案:外部,内部练习: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圆的半径为5,圆心的坐标为.试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答案:点在圆O上.知识点三、圆的根本性质重点:掌握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及推论难点:定理及推论的运用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对的弧3、圆具有旋转对称性,特别的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4、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圆周角定理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周角定理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例1.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cm,那么弦AB的长是〔 〕 A.4cm B.6cm C.8cm D.10cm解题思路:在一个圆中,假设知圆的半径为R,弦长为a,圆心到此弦的距离为d,根据垂径定理,有R2=d2+〔〕2,所以三个量知道两个,就可求出第三个.答案C例2、如图,A、B、C、D是⊙O上的三点,∠BAC=30°,那么∠BOC的大小是( )A、60° B、45° C、30° D、15°解题思路:运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答案:A例3、如图1和图2,MN是⊙O的直径,弦AB、CD相交于MN上的一点P,∠APM=∠CPM. 〔1〕由以上条件,你认为AB和CD大小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假设交点P在⊙O的外部,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假设成立,加以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 (2) 解题思路:〔1〕要说明AB=CD,只要证明AB、CD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只要说明它们的一半相等. 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它的证明思路与上面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 解:〔1〕AB=CD 理由:过O作OE、OF分别垂直于AB、CD,垂足分别为E、F ∵∠APM=∠CPM ∴∠1=∠2 OE=OF 连结OD、OB且OB=OD ∴Rt△OFD≌Rt△OEB ∴DF=BE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B=CD 〔2〕作OE⊥AB,OF⊥CD,垂足为E、F ∵∠APM=∠CPN且OP=OP,∠PEO=∠PFO=90° ∴Rt△OPE≌Rt△OPF ∴OE=OF 连接OA、OB、OC、OD 易证Rt△OBE≌Rt△ODF,Rt△OAE≌Rt△OCF ∴∠1+∠2=∠3+∠4∴AB=CD例4.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题思路:BD=CD,因为AB=AC,所以这个△ABC是等腰,要证明D是BC的中点,只要连结AD证明AD是高或是∠BAC的平分线即可. 解:BD=CD 理由是:如图24-30,连接AD ∵AB是⊙O的直径 ∴∠ADB=90°即AD⊥BC 又∵AC=AB ∴BD=CD练习1: AB是⊙O的直径,AC、AD是⊙O的两弦,AB=16,AC=8,AD=8,求∠DAC的度数.2.如图,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分别交BC、AD于E、F,假设∠D=50°,求弧BE的度数和弧EF的度数.3.如图,⊙C经过坐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与点B,点A的坐标为〔0,4〕,M是圆上一点,∠BMO=120°.〔1〕求证:AB为⊙C直径.〔2〕求⊙C的半径及圆心C的坐标._B_A_C答案:1.(1) AC、AD在AB的同旁,如右图所示: ∵AB=16,AC=8,AD=8, ∴AC=〔AB〕,∴∠CAB=60°, 同理可得∠DAB=30°, ∴∠DAC=30°. 〔2〕AC、AD在AB的异旁,同理可得:∠DAC=60°+30°=90°.2.BE的度数为80°,EF的度数为50°.3.〔1〕略 〔2〕4,〔-2,2〕知识点四、圆与三角形的关系重点:掌握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难点: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的外心、内心等知识熟练运用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3、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4、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圆5、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例1.如图,通过防治“非典〞,人们增强了卫生意识,大街随地乱扔生活垃圾的人少了,人们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如图24-49所示,A、B、C为市内的三个住宅小区,环保公司要建一垃圾回收站,为方便起见,要使得回收站建在三个小区都相等的某处,请问如果你是工程师,你将如何选址.解题思路: 连结AB、BC,作线段AB、BC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的交点即为垃圾回收站所在的位置.例2.如图,点O是△ABC的内切圆的圆心,假设∠BAC=80°,那么∠BOC=〔 〕A.130° B.100° C.50° D.65°解题思路:此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答案A例3.如图,Rt△ABC,∠C=90°,AC=3cm,BC=4cm,那么它的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为〔 〕.A.5 cm B.2.5cm C.3cm D.4cm解题思路:直角三角形外心的位置是斜边的中点,答案 B 练习1、如图,△ABC内接于⊙O,AB是直径,BC=4,AC=3,CD平分∠ACB,那么弦AD长为〔 〕 A. B. C. D.32.设I是△ABC的内心,O是△ABC的外心,∠A=80°,那么∠BIC=________,∠BOC=________.答案1.A 2. 130° 160°知识点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难点: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
当直线和圆相交时,d<r;反过来,当d<r时,直线和圆相交当直线和圆相切时,d=r;反过来,当d=r时,直线和圆相切当直线和圆相离时,d>r;反过来,当d>r时,直线和圆相离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到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圆外这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例1、 在中,BC=6cm,∠B=30°,∠C=45°,以A为圆心,当半径r多长时所作的⊙A与直线BC相切?相交?相离?解题思路:作AD⊥BC于D在中,∠B=30° ∴ 在中,∠C=45°∴ CD=AD ∵ BC=6cm ∴ ∴ ∴ 当时,⊙A与BC相切;当时,⊙A与BC相交;当时,⊙A与BC相离例2.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DCB=∠A. 〔1〕CD与⊙O相切吗?如果相切,请你加以证明,如果不相切,请说明理由.〔2〕假设CD与⊙O相切,且∠D=30°,BD=10,求⊙O的半径. 解题思路:〔1〕要说明CD是否是⊙O的切线,只要说明OC是否垂直于CD,垂足为C,因为C点已在圆上. 由易得:∠A=30°,又由∠DCB=∠A=30°得:BC=BD=10 解:〔1〕CD与⊙O相切 理由:①C点在⊙O上〔〕 ②∵AB是直径 ∴∠ACB=90°,即∠ACO+∠OCB=90° ∵∠A=∠OCA且∠DCB=∠A ∴∠OCA=∠DCB ∴∠OCD=90° 综上:CD是⊙O的切线. 〔2〕在Rt△OCD中,∠D=30° ∴∠COD=60° ∴∠A=30° ∴∠BCD=30° ∴BC=BD=10 ∴AB=20,∴r=10 答:〔1〕CD是⊙O的切线,〔2〕⊙O的半径是10.练习:1.如图,AB为⊙O直径,BD切⊙O于B点,弦AC的延长线与BD交于D点,假设AB=10,AC=8,那么DC长为________. 2.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为切点,弦AB与PO交于C,⊙O半径为1,PO=2,那么PA_______,PB=________,PC=_______AC=______,BC=______∠AOB=________._B_A_C_E_D_P_O3.如图,P为⊙O外一点,PA切⊙O于点A,过点P的任一直线交⊙O于B、C,连结AB、AC,连PO交⊙O于D、E. 〔1〕求证:∠PAB=∠C.〔2〕如果PA2=PD·PE,那么当PA=2,PD=1时,求⊙O的半径.答案: 1.A 2.B 3. 〔1〕提示:作直径AF,连BF,如右图所示. 〔2〕由PA2=PD·PE,可得⊙O的半径为.知识点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重点:两个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中的等价条件及它们的运用. 难点: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五种关系的等价条件及应用它们解题. 外离:两圆没有公共点,一个圆上所有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相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