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完成4-7题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祖洽,魏尚书令父逌,魏吏部尚书峤少有风格,厚自崇重有盛名于世,朝野许其能,理人伦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可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重之,称于武帝,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帝深器遇之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乃使监令异车,自峤始也 吴平,以参谋议功,赐弟郁爵汝南亭侯峤转侍中,愈被亲礼峤见太子不令,因侍坐曰:“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帝默然不答后与荀顗、荀勖同侍,帝曰:“太子近入朝,差长进,卿可俱诣之,粗及世事即奉诏而还顗、勖并称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峤曰:“圣质如初耳!”帝不悦而起峤退居,恒怀慨叹,知不见用,犹不能已在御坐言及社稷,未尝不以储君为忧帝知其言忠,每不酬和后与峤语,不及来事或以告贾妃,妃衔之太康末,为尚书,以母忧去职 及惠帝即位,拜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太子朝西宫,峤从入贾后使帝问峤曰:“卿昔谓我不了家事,今日定云何?”峤曰:“臣昔事先帝,曾有斯言。
言之不效,国之福也臣敢逃其罪乎!”元康二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本位如前永平初,策谥曰简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释】①逌,读yōu②磥?lěiluǒ,形容植物多节 4.以下队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B.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C.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D.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尚书令”秦时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至隋唐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 B.“迁”,指官职调动,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徙”“改”“补”等,其中“迁”“谪”“放”都指贬谪降职 C.“储君”指皇位的继承人,也称太子或皇太子,确认继承人的根本原那么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即“立嫡立长”。
D.“谥”,是古代帝王或大官去世后盖棺定论的称号,用一两个字对其一生作概括性的评价如“文”、“炀”、“怀”等 6.以下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和峤承袭父亲爵位,官职从太子舍人一直升迁至颍川太守,他处理政事清正而不苛细,深得百姓喜欢 B.庾顗和贾充都非常赞许和峤的才能,贾充在武帝面前大力称赞他,和峤先后任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职,深得武帝赏识 C.和娇侍坐式帝左右,谈及国家大事,总是忧虑太子难以担当政事,让武帝很不快乐,后来与和峤谈话,再不谈及将来的事情 D.惠帝即位之后,和峤跟随太子去西宫,贾后当面责备和峤当年认为太子不能洽理国家,和峤大胆成认了自己的错误 7.把文中划横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峤少有风格.厚自祟重,有盛名于世朝野许其能风俗,理人伦5分) (2)峤退居,恒怀慨叹,知不见用,犹不能己5分) 4.C 5.B (迁指调动官职,既可指升职,也可指贬官) 6.D (是贾后让惠帝委婉嘲讽) 7.(1)(5分)和峤少年时代就很有气度,珍重自爱,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朝野称赞他能治理风俗,理顺(懂得)人伦。
(计分点:“风格”、“有盛名于世”“ 许”“能风俗”“理人伦”各1分) (2)(5分)和峤退还居所,时常心怀感慨,明知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是不能停顿(劝谏)计分点:“退居”“恒”“知不见用”“犹”“已”各1分) 附:文言文译文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祖父洽,曾任魏尚书令父亲逌(yōu),曾任魏吏部尚书和峤少年时代就很有气度,珍重自爱,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朝野称赞他能治理风俗,理顺人伦继承父亲的爵位上蔡伯,开始做官为太子舍人,屡次升迁任颍川太守,为政清平简约,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到他赞叹说:“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十分看重他,在武帝面前赞美他,向晋武帝推荐和峤晋武帝根据群臣的推荐,将和峤调入朝中,任黄门侍郎,后迁升中书令,很受晋武帝器重荀勖为中书监,按晋朝旧例,中书监与中书令常同乘一车入朝,中书令峤鄙视荀勖的为人,每逢官车来接他们上朝,和峤便 露出轻慢的神态,一上车,就占住车子,不给荀勖留出位子于是让中书监和中书令不在同乘一辆车,这个制度是从和峤开始的 东吴平定,和峤因参谋有功,朝廷赐封和峤的弟弟和郁为汝南亭侯,和峤的官职也由原来的中书令升迁至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成为皇帝的亲近大臣。
当时,他看到皇太子司马衷不够聪明,就直接向晋武帝提出:“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世上多欺诈,恐担当不了陛下家事帝默然不答后来和峤与荀顗、荀勖一起侍坐,武帝说:“太子刚刚入朝,欠缺长进,你们可以一起去指导他,让他略微懂得世事 他们就奉诏回去了顗、勖都称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峤曰:“太子的资质还是和当初一样!” 武帝很不快乐,马上就站起来了和峤退还居所,时常心怀感慨,明知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是不能停顿(劝谏)每次陪侍在皇帝身边,谈及国家社稷,总是忧虑皇太子武帝知道他说话也是出于忠心,每次都不应答他后来与和峤谈话,就再不提将来之事后来武帝把和峤废太子这件事告诉贾妃,贾妃记恨在心太康末年,和峤担任尚书,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 后来惠帝即位,和峤被授予太子少傅,加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有一天,惠帝去朝拜太后,命和峤跟随到了那里之后,贾妃让惠帝问和峤:“你昔日说我不能承当国事,现在你又该如何说?”和峤并不慌张,坦诚地答道:“臣过去事先帝,确实说过这样的话我的话没有实现,实在是国家的福分,臣怎敢逃脱自己的罪 责呢元康二年,和峤病死任上,惠帝赐赠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缓,本位如前永平初年,策封谥号为“简”。
和峤在位时家产丰实,胜于王者,但是他却一生吝啬异常,爱钱如命,因此而为世人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