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人口形势分析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2.52KB
约8页
文档ID:251857456
四川省人口形势分析_第1页
1/8

四川省人口形势分析1.1.整体生育水平不高1.1.1.人口总量增速减缓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数比2017年减少200万,这意味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出生人口连续2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2017年出生人口数比2016年增加7.4万人,但2018年的出生人口数却同比下降了 1.60%2015-2018 年四川人口出生率分别为 10.30%10.48%11.26%11.05%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36%3.49%4.23%4.04%[2,3],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逐渐减小(见图1、2)总体上,四川省人口出生蒋口自然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17年开始明显下降,预期中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后的生育高峰并不十分明显全省人口增长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新趋势 从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看,四川省育龄妇女占比从2015年的25.24%减少到2017年的2430%,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未来生育期妇女数量将逐步减少"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省二孩出生人数及二孩率分别为31.4万(34.39%)、41.5万(40.62%)、37.9万(40.23%),二孩出生数量和占比相较于2015年的29万(31.93%)均有所增加[4,5],但可以看到2018年已有下降的趋势,且总体上与政策调整前的出生人口预测和预期仍然有较大差距。

这表明随着生育期妇女数量的减少,“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逐渐结束,预计四川省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还将继续下跌,出生人口逐年小幅下降或趋于平稳 16图1 2015-2018年四川国及全省人口出生率/%2015 2016 2017 2018一一 全国人口出生率 Y—四川省人口出牛率图2 2015-2018年全国及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一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1.2,人群生育意愿不强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但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推进,受传统生育观念转变、生活工作压力加大、抚养教育成本增加、结婚年龄推迟等多方原因的综合影响,当前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四川省生育状况专项调查显示,认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生育行为没有影响的比例高达77.4%,影响生育意愿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负担(59.8%)、年龄太大(23.5%)、没人带孩子(3.5%)、影响事业(0.8%)、丈夫不想生(1.1%)、还没想好(1.9%)、子女不愿意(2%)、身体原因(2.7%)、养育孩子费心(3%),孩子居高不下的养育成本以及晚婚晚育的婚育特点成为制约家庭计划实现二孩生育的最大障碍。

四川省统计局生育意愿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较为理想,但对生育二孩的愿望较低,不同年龄、区域、职业人群的生育意愿有一定差异[6]王洪等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四川省仅有21.24%的育龄夫妇有生育二孩的意愿,且80后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最低(仅为19.58%)[7],而在流动人口中,仅有8.3%的调查对象有二孩生育意愿[8]同时,全省一孩出生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18年较2015年下降7个百分点[4],释放出社会整体生育意愿进一步下降的信号,人们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人从过去的“愿意生”"不敢生“到现在“不愿生"1.2、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1.2.1、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快速、深度发展趋势,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9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90% ,逼近联合国"深度老龄化“的标准[9]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76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1.13% ,比全国高3.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118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4.17% ,比全国高2.27个百分点,仅次于辽宁、上海和山东,居全国第四位,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3],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1.2.2、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随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全省年轻人赡养老年人的压力倍增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5 ~ 64岁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2016-2018年四川省老年抚养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的19.70%上涨到2018年的20.44% ,高于全国3.4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T立,即每100个劳动力需要赡养超过20个老人,见表1表1 2016-2018年总抚养比?口老年抚养比趋势指标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常住人口/万826283028341劳动人口 /万577557625781老年人口 /万1137.71157.01181.9社会总抚养比/%43. 0744.0844. 28老年抚养比/%19. 7020. 0820. 44注: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老龄化持续加深,使社会抚养负担日益加重,用于供养老龄人口社会保障所付出的财政支出占比逐年增加据《四川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7年离退休、退职人员合计831.51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 167.97万人,增幅25.31%;全省用于离退休人群的保险福利费用投入总额达到2,209.68亿元,比2013年高出1,137.79亿元,增幅51.49%。

全省用于离退休人群的保险福利费用占全省GDP比例逐年增加,尤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增幅明显,2016年占比高达7.99% ,见表2以上数据表明,老龄化使得四川省社会保障、财政良性运转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表2 2013-2017年四川省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情况年份离退休、退职人员合计/万人离退休金及退职人员生活费/万元占全省GDP比例/%平均费用元/年2013663. 5410,718, 8684.0616, 154. 062014717. 3012, 655, 0604.4317, 642. 632015749. 6614, 825, 2024. 9319, 775. 902016792. 4926, 327, 6147. 9933, 221.382017831.5122, 096, 8015. 9826, 574.31注:由于2018年相关数据尚未发布,本部分数据分析截至2017年1.2.3、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不同,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即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生活水平、医疗条件、人均期望寿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四川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等娄I显示,四川省5大经济区、21个市州因为区域和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生产总值(GDP)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导致了区域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见表3例如成都平原经济区老龄人口规模最大(占全省50.01%),但由于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占全省61.25%),人均GDP也位于全省前列,整体上养老支撑度较高,对老龄人口 事业的投入力度也较好反观川知匕经济区的巴中市、广元市由于整体经济水平较低,人均GDP也处于全省后位,老年人口规模还不小,财政在养老支撑上存在一定困难表3 2018年四川省各地区老年人口规模与GDP情况经济区市州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万人人均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万人GDP/亿元人均GDP/元(;I)P市州/亿元GDP/元成都市249. 2015. 342. 7793.955眉山市44.671. 256. 0242. 092绵阳市69.892. 303. 8247.433遂宁市44. 25J.221. 3938. 145成都平原经济区德阳市55.902.213.962.451资阳市35. 721,066. 5342.457乐山市51.751.615. 149,437雅安市21.39646. 141,955川南经济区宜宾市53.442. 026. 3744.477内江市51.791.411.7538. 166泸州市57.51169539.200自贡市45.231,406. 7148. 175南充市96. 152, ()()6.0331, 150广元市33. 82801. 8530.066川东北经济区达州市74. 131.69029. 545巴中市44.02645. 8819. 443广安市41.321. 250. 238. 575零西经济区凉山彝族自治州40.441. 533. 231.239攀枝花市17. 581. 173. 5294. 945川西北生态区阿坝E族羌族自治州10. 32306. 6732.486甘孜藏族自治州11.21291.224. 34813、劳动力人口保持平稳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以每年三、四百万的速度连续6年逐年递减[10],2018年更是比上年减少约470万人。

但四川省的情况较为乐观2018年全省15 ~64岁劳动力人口 5781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931%,比2017年增加19万人[3]社会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重,是社会人口红利表现形式,总抚养比越低,人口红利越高2016-2018年四川省社会总抚养比分别为43.07%、44.08%、44.28% ,不足50%,见表1 ,说明当前四川省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由于四川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净流出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1000万左右,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老龄化持续加深,劳动力逐渐老化,劳动力成本加大,"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状况下的老龄化重负将导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减少,社会总抚养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随着"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四川省劳动力供给将存在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可能,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