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517487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009?沧浪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各种仪器:漏斗;容量瓶;锥形瓶;分液漏斗;天平;量筒;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BCD参考答案:C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根据各种方法来选择所需的仪器解答:解: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各种方法所用的物质分离仪器有:漏斗、分液漏斗、蒸馏烧瓶故选C点评:本题考

2、查学生物质分离所需的仪器,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2. 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观察到铜丝变红,且质量仍为mg的是 A. 硝酸 B. 硫酸 C. 乙酸 D. 乙醇参考答案:D3. 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1:2 C 1:3 D 3:2参考答案:A略4.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熔点为 101,170分解。下列选用的装置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制取SO2制取NO2H2C2O42H2O分解分离苯与溴苯参考答案:D【详解】A. 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备二氧化硫,可以

3、使用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反应,应选用亚硫酸盐与硫酸反应制备,A项错误;B. Al与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不能制备二氧化氮,故B错误;C.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产物均为气体,图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C项错误;D. 苯与溴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图中蒸馏装置可分离,D项正确;答案选D。5.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参考答案:D略6.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

4、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参考答案:C略7. 人不但可以吃蛋白质,还可以穿蛋白质。下列服饰不是用蛋白质制成的是A合成纤维 B羊毛制品 C真丝制品 D皮革外衣参考答案:A8.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该反

5、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C、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ClO2和ClO2中Cl的化合价相同参考答案:B9.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 、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1:3 B平衡时,H2和NH3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N2、H2的转化率之比为: 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1 C10.14 molL-1 参考答案:A略10

6、. 向平衡体系2NO+O22NO2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18O存在于A.仅在O2中 B.仅在NO2中 C.仅在NO中D.存在于NO、O2、NO2中参考答案:D11. 实验中需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分别是A950mL,76g B1000mL,76g C1000mL,80g D500mL,40g参考答案:C12. 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 C、乙酸和乙酸乙酯 D、乙酸和水参考答案:B略13. 将二氧化硫通入下列试剂,能依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溴水

7、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氢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铁溶液A.B.C.D.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SO2能使与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的红色退去,表现的二氧化硫的酸性,而不是漂白性,故A错。二氧化硫可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可繁盛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S单质,二氧化硫表现了氧化性,SO2能使与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的红色退去,表现的二氧化硫的酸性,故B正确。二氧化

8、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现了二氧化硫的酸性,故C错。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表现的还原性,故D错。14. 在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从盛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将浓盐酸缓缓滴入烧瓶中;将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 BC D参考答案:D解析: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要注意:连接好装置后,要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装药品的顺序是先加固体,后加液体;对于有毒的气体,一定要有尾气处理装置。15.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

9、是( ) 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C(s)+O2(g)=CO(g) H=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欲用98%的浓硫酸(g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500ml。(1)选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_,_。(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涤所用仪器2至

10、3次,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 E稀释浓H2SO4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mL。浓硫酸稀释后在转入容量瓶前应_,否则会使浓度偏_。定容时必须使溶液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偏_。参考答案:(8分)(1)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每空1分)(2)A、E、F、D、C、B(2分)(3)13.6(1分)恢复至室温(1分)高(1分)高(1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分)如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生成物A、B、C的物质的量相等,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是_,C是_,F是_,G是 。(

1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 18. (14分)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的FeSO4,少量的Ag+和Na+,以及部分污泥。试设计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以回收金属银、硫酸亚铁。分步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不必写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 过滤除去污泥,(2) 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Ag+还原为金属银,(3) 过滤,将Ag和过量铁粉从溶液中分离出来,(4) 将混有铁粉的Ag用稀硫酸处理,使Fe溶解,(5) 过滤,分离出银,(6) 将第(3)和(5)步的滤液合并,蒸发浓缩,冷却,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7) 过

12、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Na+留在母液中。19. 某不锈钢(主要成分为Fe)样品中含有铝、铜等(其它成分忽略),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铁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1)滤液C中溶质含有_ _ (写化学式);(2)如何验证滤液A中含Fe2+,而不含Fe3+_ _。(3)对所得Fe2O3固体称量得质量为b g,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_ _。参考答案:(1)NaAlO2、NaCl、NaoH(2分,全对给2分,少写1个给1分,错写或少写2个不给分)(2)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滴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氯水(或通氯气),溶液变为血红色。 (2分) (3)(7b/10a)100% (2分,100%不写不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