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传 的 基 本 规 律一、基本概念 1 . 交配类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交配方式,后代有杂合子的出现 过程:去雄授粉套袋自交(互交):相同基因型的交配方式,是获得纯合 子的有效方法测交: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交配,是检验基因型的 有效方法 2 . 性状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 表现出 来的哪个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 未表现 出来的哪个亲本的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两个相同性状的亲本交配,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 . 基因类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 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基因型的确定(用A、a表示)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 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测交后代不分离,被测为纯合子,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 离,被测为杂合子(A 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发 生性状分离,亲本为杂合子双亲都是显性,后代均为显性,亲本之一为纯合子,另 一亲本是AA或Aa,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 二、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1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 P : 高茎 矮茎 F 1 高茎 F2 高茎 矮茎 (3 : 1 )特点(1) F1 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2)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性 : 隐性 = 3 : 1 2 . 对实验的解释P 高茎 DD dd矮茎 配子 D d F1 Dd 配子DdDdF2 基因型DDddDdDdF2 表现型高茎 矮茎 3 : 1 3 . 验证实验测交用需检测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出现1 : 1 的性状分离比,则需检测个体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4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 .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育种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需连续自交,直到不 发生性状分离为止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选出后直接利用医学实践:推断某些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是建立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基础上,因此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核遗传 6 . 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7 . 一对相对性状的六种交配方式P基因型组组合F基因型及比例F表现现型及比例自交AA AA杂杂交AA Aa杂杂交AA aa自交Aa Aa测测交Aa aa自交aa aaAAA_AA : AaA_AaA_AA : 2Aa : aa3A_ : aaAa : aaA_ : aaaaaa 8 . 遗传概率的计算解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练习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解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 / 43 / 8 9 . 已知亲子代的表现型求基因型(1)表型根法练习2.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
试问这对白色亲羊的基因型分别是_2)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若后代分离比为3 1,则双亲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代分离比为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 二、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过程: 1 .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F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 3 3 1 特点: F1 全为黄色圆粒 F2 有亲本类型:黄圆(9/16)、绿皱(1/16)重组类型:黄皱和绿圆(各为3/16) 2 .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P YYRR yyrr F1 YyRr配子 YR Yr yRyrYRYryRyr问题:请写出四种表 现型的基因型 极其比例F2基因型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9黄色圆粒 : 3黄色皱粒 : 3绿色圆粒 : 1绿色皱粒(Y_R_)(Y_rr)(yyR_)(yyrr)1YYRR2YYRr2YyRR4YyRr1YYrr2Yyrr1yyRR2yyRr1yyrr3 . 验证实验 测交F1 YyRr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YyRrYyrryyRryyrr测交后代基因型1 : 1 : 1 : 14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 . 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杂交育种:根据需要,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 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提供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的理论依据:可以根据自由组合 定律分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6 . 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问题(1)已知亲子代的表现型求其基因型解法一、表型根法练习1.现有两组豌豆进行杂交,其有关情况见下表请分别求出各组亲本的基因型00131366黄色圆粒绿色圆粒79389绿皱221126绿圆81401黄皱13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15黄色圆粒?黄圆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目亲代的表现型解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例解题(2)有关概率的计算练习2.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绿豆荚(B)对黄豆荚(b)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Ddbb与Dd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是_种和_种,其中高茎黄豆荚的纯合子占总数的_解法一、分枝相乘法按分离定律分别求出每一对等位基因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种类数或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将不同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相关 的种类数(或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相乘6 4解法二、配子概率相乘法:将组成某基因型的全部配子的概率相乘1 / 8 四、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 . 性别决定染色体 类型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XY型雌性XX雄性XYZW型问题:人类女性的染色体组型是_、精子的染 色体组型有_46,XX23,X或23,Y性别比例 雌 : 雄 = 1 :1练习1.猴的下列组织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精子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神经元D 2 . 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的 遗传方式类型:(1)伴X隐性遗传患者基因型:XbXb、XbY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实例: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白眼练习2.下图为某家族色盲遗传图谱,根据图分析,“7”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是怎样传下来的( )1 2 3 45 6 7A.157 B. 257 C.367 D.467 A(2)伴X显性遗传患者基因型:XBXB、 XBXb 、XBY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性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实例: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3)伴Y染色体遗传遗传特点: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实例:外耳道多毛症练习3下图所示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1号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甲病的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的基因用B或b表示)。
1 2 3 45 6 7 ? 8 9 10正常男女患乙病男女患甲病男女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遗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遗传.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和_. (3)若7号和8号婚配,他们生一个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_,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若他们第一胎生了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预计第二胎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常隐性X隐性AaXBYAaXBXb1 / 81 / 241 / 8(1)伴性遗传与遗传定律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当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 . 伴性遗传解题的有关问题(2)遗传规律的判断若题中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或“属于伴性遗传”,且又没有要求判断遗传规律的试题,均按分离定律处理(教材已介绍的色盲、血友病及果蝇的眼色遗传除外):若题中要求判断“属于何种遗传”时,可按下列方法处理首看有无可“肯定的”遗传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再用“排除法”判断可能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判断顺序伴Y染色体遗传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是否是伴X遗传常染色体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