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Word)

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45KB
约15页
文档ID:236622143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Word)_第1页
1/15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 3-6岁是幼儿理特点、独特倾向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园是孩子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应当在这个时期,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经典诵读,环境创设,教育教学,亲子互动等多种方式,针对对幼儿展开国学教育,引导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大气与典雅,培育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沉着的生活看法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进展的一般规律意思是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独特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独特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心理学证明,三到六岁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简单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幼儿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国学学问,可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喜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通过学习国学,能够培育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沉着的生活看法等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了经典诵读、文学艺术、科技发明,文明礼仪,民族友爱等幼儿国学教育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是以游戏,故事、儿歌等方式来完成的,幼儿园是三到六岁幼儿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指出,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支配一日生活',把国学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让幼儿身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氛中,以不自觉的方式,使幼儿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内心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无意识中养成以中华美德为主要道德标准的良好习惯那么,我们可以以下几种方式来针对幼儿普及中国文化教育 一、经典诵读 普遍的模式是在幼儿园内部开展国学班(也有社会上开办的国学馆),国学班或国学馆从布置上营造了一个古色古香文化气氛,以三字经、千字文等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典籍以及唐诗为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主要仿照古代书塾教育的模式,要求幼儿以安详的态仪来进行学习也有的幼儿园没有单开国学班,但引进了一部分典籍读物作为常规课程经典诵读的作用是让幼儿通过熟读和记忆,到达内容与内心的融合,然后在日常生活的某个情境中,得到不自觉的唤醒,从而到达道德情感与习惯的教育。

比方,有一次我带大班的孩子们到公园寻春,有一个女孩突然发觉了角落里一株樱花树开出了一枝艳丽的花,她张口就说:"墙角数枝梅啊!'虽然说的不正确(不是梅花),但其意境用的恰到好处还有一次,有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情,我和小朋友们对他进行了了批判并鼓舞其改正,有一个孩子就突然在后面喊道:"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至于"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等等以学习、交往、孝悌,励志等社会层面的内容,则分别从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进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但经典诵读未免有些古板,甚至死气沉沉有时候难免拘于形式对于3---6岁这些活蹦乱跳,自制力很差的孩子来说,我们肯定要从教学时间上做好支配,并在教学手段上辅以图片,多媒体等,以便幼儿简单接受 二、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是区分于经典诵读的,以游戏为主展开的,有目标的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活动其教育内容涉及面很广泛,表达在幼儿基础课程五大领域以及文化学习的各个方面,形式活泼多样,不拘一格,一般通过引导幼儿观看,体验,操作,沟通商量,肢体表演,游戏等方式,到达对传统文化美学及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行为规范的理解比较多的是做社会领域的集体教育活动,比方《好玩的生肖》通过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引导幼儿了解出生与生肖的好玩结合,体验十二生肖轮回的现象;《秀丽的衣裳》向小朋友展示了我国多民族的不同服饰风采,并引出主题:我们的衣服岁不一样,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艺术方面也可以生成活动,比方大班艺术《画脸谱》,通过观看帮助幼儿了解脸谱的特点,鼓舞孩子们动手设计自己喜爱的脸谱,从而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同时进展了幼儿大胆创新的能力另还有外健康领域如《中华美食》,语言领域如成语故事等集体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面广泛,能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进展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方式方法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及《学习与进展指南》的目标与要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环境创设 有许多幼儿园把中国特色作为环境创设的主题,形式上有墙饰,吊饰,展览架摆放,楼梯贴等,其内容包括文化艺术,饮食,经典诵读,文明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比方我园楼道墙体悬挂或张贴了各式各样的戏曲脸谱、文化扇、剪纸、国画等;楼道吊饰则装饰成了中华瓷器的造型,小主题命名为《中华瓷韵》;展览架一般做成博古架的造型,摆放一些以石头、瓶子、粘土为载体的中国元素的装饰吊饰以中国戏曲,中国瓷艺,中国剪纸,中国扇艺,十二生肖,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成语故事绘图等作为题材这些装饰首先从视觉上给人以浓重的中国味,使幼儿置身于中国元素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感受中华文明的大气与典雅。

同时在美学,科学,社会等方面对幼儿进行了引导和熏陶墙体上可以辅以文字说明,墙体内容的制作与收集可以是老师,幼儿以及家长,形成墙体与幼儿互动,墙体与家长互动,也可以在楼梯上,柱子上一些小空间粘贴三字经,千字文等典籍内容,使幼儿和家长随时可以诵读 四、亲子活动 一般指的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紧密相连的大型主题活动我们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要局限于放几天假,出去玩几天我们更应当从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育意义上来着手比方,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在环境创设上悬挂香包,艾草,还可以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粽子和小朋友一起品尝,不仅体验共享的欢乐,更能结合故事和图片,视频,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以《团团聚圆中秋节》为主题中秋节上,我们可以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和宝宝一起过节日,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鼓舞宝宝把月饼敬献给爷爷奶奶,在温馨的气氛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尊老爱幼的美德;春节,我们可以以《红红火火中国年》为主题,在幼儿园包饺子,作水果拼盘,蘸糖葫芦,做手工灯笼,用各种材料粘贴对联等,使幼儿真实感受中国年的各种元素,引发幼儿对中国年的宠爱。

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延长节日礼仪,道德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大型亲子活动拉近了幼儿园、幼儿及家长的距离,,使家长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园达成共识,到达家园共育的效果,也便于幼儿的国学教育进一步延长到家庭中 五、文艺节目 大型文艺汇演中,我们可以排练内容上或形式上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节目,引导幼儿以音乐、韵律,歌舞等表演形式,感受中国文化美,体验中国文化的内涵比方舞蹈《唐诗新唱》,音乐剧《守株待兔》等这些表演首先要通过很长时间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老师对幼儿动作,表情的指导能够引导幼儿体会中国经典的意义;其次,这些表演场面宏大,更能够使幼儿感受到中国文化气概的恢弘而且,一般的大型演出往往会以影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使幼儿百看不厌,从而使其教育意义得到不断地延长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办书法班,识字班,使幼儿真正感受中国汉字美,为幼儿展开阅读与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幼儿园实施国学教育,把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结合起来,是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弘扬中国文化,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不同内容和做法这些内容和做法其实是作为一种民族教育载体存在,他最终的目的,对于个体来说,是帮助幼儿完善品行,成就人生;作为一个民族,其任务则是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爱护自己文化特色、延续自己文化传统和更新自我进展能力。

我们期望更多的人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期望更多的孩子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期望幼儿园及老师能有效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当中,使新一代的国人成为具有"君当如兰,温润如玉'的高贵品质和面向世界的宽阔胸怀,盎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知感恩、懂孝道'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假如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当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一、家长老师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仿照出来的有些家长单纯地认为,同孩子谈话、训斥、指令他的时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这是大错特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穿戴,怎样跟人说话,家长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处世看法、平常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孩子都特殊擅长仿照,特殊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具有更明显的典范作用有一个关于木头碗的故事:"爷爷年纪很大了,眼睛看不清了,耳朵也听不见了,腿脚已不能行走,牙齿都已经没有了在他吃饭的时候,顺着嘴角常常有食物流出来儿媳妇和儿子嫌弃他,吃饭的时候不让他上桌,叫他在炉灶后面自己单独吃饭。

一次,儿媳妇和儿子给他端了一碗饭,老爷爷想把饭碗挪近一些,却一失手打破了碗,儿媳妇骂他,说他把碗打碎了,家里的东西全弄坏了,还说以后给他弄一个木头碗吃饭,老爷爷只能唉声叹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有一天,夫妻俩在家里,发觉他们的小儿子在地上玩木头,似乎在做什么东西似的,爸爸就问他:"儿子,在做什么呀?'他的孩子回答说:"我要做一个木头碗,等爸爸和妈妈老了,我就用这个木头碗给你们吃饭' 夫妻俩你看我我看你,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他们感到惭愧,觉得不应当这样嫌弃老人,从那以后,他们就让老人和他们一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细心地服侍老人要身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的,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敬重,到达自己所期望的目的 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谈吐文明是对一个人素养的最根本的要求老师和孩子要留意文明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感谢'、"不客气'、"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言时常挂在嘴边,这样到哪里去都会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 三、放下溺爱、让孩子亲身去体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古诗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就教会了他们,可他们能真正懂得这里面的含义吗?道理讲得再多,没有亲自去实践,恐怕也只是空谈,所以要让孩子亲身去体会、去真正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果实让孩子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他才能了解别人劳动的艰辛,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体谅大人抚养他长大的不易,孩子要在锻炼中长大 四、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索 "学而不思则罔',教育孩子不是把我们的学问从一个口袋倒入另一个口袋,道理我们可以讲给孩子听,但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吗?不要让孩子感觉大人的话就是真理,只要去遵从就好,培育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思索,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自己去真正了解事物的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学会了思索,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走得更好 五、要常常鼓舞孩子,培育孩子信念 鼓舞对孩子特别重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信念是前进的动力当孩子提出霸道的要求、做出越礼的行为、犯下严重的错误时,他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错了,这时候假如父母不告知孩子错在哪里,而是对孩子进行暴风骤雨式的批判和斥责,孩子很可能既感到委屈又不能理解,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这样的批判,明显是没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